《夜行者》詮釋人性之極惡,看完裡面的故事會讓人害怕

電影一般都有一個常規的套路,那就是邪不勝正,一般情況下,最後勝利的都是正派角色,也就是主角,反派肯定是要被鎮壓的。可是觀眾們看的電影越來越多,這種常規的電影也讓人覺得沒意思,所以很多導演就開始搞一些比較新奇的劇情出來,比如說不再讓反派當襯托正義的綠葉,反而給反派安排一些比較飽滿的人設,讓人覺得反派也不是那麼壞,有時候甚至支持反派能打敗主角。但真正把反派當成主角的電影,至今為止還沒有看過幾部,今天我們說的這部電影,壞人在裡面扮演的角色,可是非常重量級的,這部電影的名字叫《夜行者》,據說這部電影詮釋了人性之飢餓,評論還說,看完這電影裡面的故事,還會讓人害怕,時隔很多天想起電影中的情節,仍會毛骨悚然。

《夜行者》詮釋人性之極惡,看完裡面的故事會讓人害怕

拍攝這部電影的導演叫做丹·吉爾羅伊,這部電影也是他的處女作,可是電影一經上映,直接就被貼上了成功的標籤,很少有導演能夠用處女作來獲得成功。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飾演反派的傑克·吉倫哈爾,他的演技在電影中發揮到了極致,誰也想不到這麼一個看起來帥帥的小夥,做起壞事來讓人氣的牙癢癢。電影從頭到尾都貫徹著黑暗的主題,吉爾羅伊還將社會上那些無良媒體非常醜陋的吃相給暴露出來,人們得知真相的時候,想起來都有些後怕。電影的名字叫夜行者,這三個字代表為了牟取利益而放棄真相的那些媒體人,表面上打著為平民伸張正義的旗號,其實背地裡還是在吸食平民的血。讓人恐懼的地方就在於吉倫哈爾飾演的那個角色,正經的外表下居然能這麼的不擇手段。

《夜行者》詮釋人性之極惡,看完裡面的故事會讓人害怕

布魯姆是一位無業遊民,為了生存,他精通各種偷蒙拐騙,雖然成功的在城市裡活了下來,卻也是人人喊打的老鼠,白天就藏起來,晚上就在城市裡釋放自己貪婪無恥的一面。他們身上永遠圍繞著貪婪二字,有一次布魯姆看到了一場車禍,於是就把現場給拍下來,並且將視頻賣給了媒體,在他心中這種場面應該越血腥越好,因為媒體需要的就是比較博人眼球的視頻,這種視頻往往能夠換到特別豐厚的酬金。布魯姆好像發現了商機,用自己最珍貴的自行車還是偷來的,在外面換了一架攝像機用來拍視頻,並且還換了一部能夠接聽到警方出警信息的電臺,於是他便成為了一名夜行者。布魯姆剛開始還是比較手生的,有時候拍攝不是很及時,或者說畫面不是太清晰,內容題材選的也不太好,最後終於找到了如何才能拍攝的更慘烈,獲得的酬金也越來越高,內心的貪婪開始作祟。

《夜行者》詮釋人性之極惡,看完裡面的故事會讓人害怕

布魯姆開始放棄那些小案子,直接將目光放在了兇殺案上,他跑到了一場槍擊案的現場,將現場給破壞掉,並且挪動了一些證據的位置,就是為了能夠製造吸引人的話題,拍下視頻之後,這個視頻被一個叫尼娜的記者買了下來,讓他的節目有了非常高的收視率,這名記者和布魯姆兩個人簡直就是非常合適的一對,沒有任何底線和原則,一個只為了得到金錢,另一個只為得到流量,兩個人做的事情越來越無恥,為了視頻能夠更加轟動,居然還製造了一起車禍,在受害人還不知生死的情況下,就挪動受害人的身體開始擺拍,對此,那名叫尼娜的記者一直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夜行者》詮釋人性之極惡,看完裡面的故事會讓人害怕


後來富人區又發生了一起持槍搶劫案,布魯姆距離案發地點非常近,他比警察還要早一些到達現場,並且還將歹徒如何行兇的全部過程都給拍了下來,這中間包括歹徒的車牌號碼,可是為了話題能夠更勁爆,他將自己拍攝到的信息全部刪除,讓兇手得以逃脫,在這部電影的最後,布魯姆居然成功了,他依靠自己獨特的新聞拍攝手段,擁有了一家大型的傳媒公司,在同行中都屬於佼佼者,看起來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這個結局讓很多的觀眾都無法接受,反派居然能夠奪得最後的勝利,大家都在摩拳擦掌的準備審判這個壞事做盡的人,誰知道所有逝去的生命都成為了他成功路上的墊腳石,這種類型的電影很難在國內上映,因為他不符合道德價值觀,所以在觀影的時候一定要調整好心態,現實中終歸還是惡有惡報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