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3月28日

“閉關”許久的國家4A級景區

大餘丫山景區再次敞開懷抱

不少遊客錯峰暢遊

看爛漫山花、雲海翻湧和林海飛瀑

沉醉於無邊春色中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近年來,大餘縣依託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和生態資源稟賦,大力發展全域旅遊,不斷加快旅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旅遊綜合接待能力,全力提升旅遊品質和旅遊品牌影響力。

築牢基礎補短板

3月13日,和風細雨,在大餘丫山景區,景區工程部工作人員肩挑手扛,正依託山形地貌,按照創意和環保要求,建設文旅體驗新項目。而在大龍山生態酒店、藥泉谷等度假園林區,工作人員正在移植野生藥材,栽種鄉土作物,對景觀進行“添妝”改造。疫情期間,大餘縣變閉園“空檔期”為提質升級“黃金期”,不斷補短板,築牢基礎設施,升級遊客度假體驗項目。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發展全域旅遊,需要完善的配套設施來支撐。近年來,大餘縣加快推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遊客體驗。大餘縣累計投資近8億元,在丫山及周邊先後建成國內一流環形自行車泵道、13公里環山健康騎行(健走)步道、UTV全地形越野,以及籃球場、戶外拓展訓練基地等硬件設施,並高標準打造了A哆鄉村、鄉村旅遊觀賞園、無公害蔬菜基地群、傳統養殖基地群、特色農家樂餐館等,全國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國家登山基地、國家級青少年戶外活動營地先後在丫山小鎮落戶。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我們一直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理念,政府發揮規劃引導、服務保障的作用,並配套建設好相關基礎設施。企業根據市場規律配置相應資源,建設相關項目,自主經營管理,自負盈虧。”大餘縣城鄉和住房建設局工作人員胡偉介紹說。為進一步完善丫山運動休閒小鎮的功能,提升其承載能力,大餘縣紮實推進全民健身中心、龍安城市新區體育服務基地和章江河北岸全民健身步道項目建設。

服務升級全要素

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第一家縣級“智遊旅遊”數據平臺、集景點講解、語音互動等多種功能於一身的機器人導遊“大丫”“小丫”、提供全景VR沉浸式旅遊體驗的VR體驗室……在大餘縣旅遊集散中心,智慧旅遊、VR(3D)情景呈現、文化創意展示、美食購物街等等一系列旅遊服務配套設施體驗讓一眾遊客應接不暇,紛紛點贊。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近年來,大餘縣加快完善旅遊功能配套設施,投資2.8億元建成旅遊集散中心,為遊客提供優質的全方位旅遊服務,相繼推出南安板鴨全鴨宴、南方紅軍遊擊餐、丫山客家十大碗等特色餐飲;打造了九回頭、楓葉裡、印象南安等集美食、購物、娛樂為一體的旅遊購物街區;培育了縣旅遊集散中心、贛粵物流小鎮等一批旅遊購物旗艦店;策劃了超維度實景遊園體驗秀《遊園·今夢》、丫山民俗表演《大龍山民俗晚會》等一批高質量旅遊文娛新節目,實現了“白天看景點、晚上品藝術”,集中、互動式地展示大餘歷史文化,只需一部手機就可以“搞定”吃住行娛遊購等旅遊要素。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完善旅遊住宿接待網絡,大餘縣累計建成五星級標準酒店1家、四星級酒店1家、三星級酒店1家,在建五星級標準酒店1家,打造了69家星級農家旅館,其中三星級以上38家,形成了高、中、低價位結合、種類豐富、區域佈局合理的旅遊住宿接待網絡。同時,對縣域內國省道200餘公里路段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加快完善高速公路、國省道、旅遊幹線等主要交通要道旅遊標識標牌規劃佈局。

特色廁所添亮點

在大餘,有一個刷爆朋友圈的景區網紅打卡點——一座由停在丫山景區入口旁的大巴車創意改造成的旅遊廁所。“自建好後,遊客都要在這裡打卡拍照。”大巴車廁所管理員介紹,為了讓遊客進入景區時能就近如廁,最初景區準備在入口處建造公廁,但建設廁所會影響景觀的協調性,“經過群策群力,景區創意了這個大巴車網紅廁所,解決了公廁與景點環境的融合問題。”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大餘縣按照“旅遊廁所五定”(定位置、定面積、定性質、定等級、定時間)要求,每月一調度,明確責任分工、限期銷號和跟蹤督查入手,持續推進“旅遊廁所革命”。在數量增加的基礎上,注重提升旅遊廁所建設及服務質量,新建和改擴建廁所均達到A級以上標準,基本實現了“數量充足、分佈合理、乾淨無味、管理有效”的目標。

圍繞生態環保節能,就地取材、變廢為寶,大餘創新“廁所革命+生態景觀+美麗經濟”的模式,將贛南民俗特色融入旅遊廁所設計建造當中,使旅遊廁所成為旅遊景區一道亮麗的風景,共建成“巴士文化景觀廁所”“糧倉生態文化景觀廁所”“輪胎樂園創意廁所”“茶田民宿景觀廁所”“酒友文化創意廁所”等各具風格的A級旅遊廁所42座。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開展“六個年”活動 推進六大攻堅戰】大餘大力完善基礎設施促進旅遊發展

三分建設,七分管理。大餘縣堅持旅遊廁所建管結合,明確轄區、行業廁所的管理機構,建立嚴格、科學、持久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衛生保潔制度,做到規範化、標準化管理廁所,實行檢查、反饋、協調、處置、督查“五步工作法”,做到平時有人掃、日常有人查、問題有人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