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降薪博弈:球員輸在了起跑線 & 暴露了“偽職業”的本質

中超降薪博弈:球員輸在了起跑線 & 暴露了“偽職業”的本質

當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各行各業都遭遇了不小的經濟損失。在足球領域,“降薪”成為了當前最為熱議的話題。意甲以尤文圖斯為風向標,全體放棄4個月薪水;西甲的巴薩、馬競、皇馬先後與球員達成降薪共識;德甲的拜仁、多特等豪門降薪的同時,還拿出一大筆錢作為聯賽的“幫困基金”,我們看到的是世界足壇應對危機時的團結一致、萬眾一心。那麼在中超當降薪二字擺上檯面,我們又看到了什麼樣的戲劇性場面?

Round1:中超降薪的前世今生--從“高獎金、低工資到高獎金、高工資”

中國足球發展之初,甲A球星成為了無數少男少女的偶像,“我們自己的聯賽”一度成為代表城市形象的名片。在這個過程中,因為巨大的廣告效應帶給投資人的利益,所以驅使他們為了勝利和榮耀許諾球員更高的收入。

中超降薪博弈:球員輸在了起跑線 & 暴露了“偽職業”的本質

想當年四川的金牌球市:誰人不知道全興二字

為了刺激球員們能夠更好地踢比賽,因此投資人為中國足球制定的薪資策略是“高獎金、低工資”。用這樣的方式,逼著球員更好地去拼殺,讓我們自己的聯賽曾經無數次地牽動著球迷的心絃。

中超降薪博弈:球員輸在了起跑線 & 暴露了“偽職業”的本質

廣州恆大的到來:讓一度跌落谷底的中國聯賽得到新生

因為“假球、黑哨”等原因,取代甲A的中超一度陷入低谷。球迷們不再熱愛“我們自己的聯賽”,甚至出現球場門口羅雀的尷尬。廣州恆大進入中國足球圈,帶動了一波新的浪潮。通過大量的資金注入,打造一支王牌球隊。無論是在中超還是亞冠賽場,都有著讓人信服的成績。球迷們開始重新迴歸球場,中超聯賽再度爆發生機。

中超降薪博弈:球員輸在了起跑線 & 暴露了“偽職業”的本質

孔卡的年薪嚇到了伊瓜因

不過廣州恆大在“中興”我們自己的聯賽時,也難免發力過猛,讓整個中超的薪資水準上升了一大塊。最初的時候,恆大用高工資吸引明星球員,隨後想要逐漸降低獎金激勵。但是很快他們發覺“差不動老爺兵”,於是獎金和工資齊高,中超從“低工資、高獎金”向著“高工資、高獎金”發展。


中超降薪博弈:球員輸在了起跑線 & 暴露了“偽職業”的本質

中超靠工資和投入:成為世界第6大聯賽

2019年歲末時,數據機構Sporting intelligence發佈了2019全球體壇年度薪資調查報告。報告統計分析了2019年全球18個體育聯盟和運動員的薪資情況。我們驚訝地發現:2019年中超球員的平均薪資為120.7229萬美元,達到了韓國K聯賽平均水準的7倍之多。中超工資在全球居然僅次於歐洲五大聯賽,贏得了“世界第6大聯賽”的戲稱。

Round2:中超球員抗拒降薪---暴露“偽職業化”本質 & 的確在工作

在今年年初,中國足協就已經下達了“限薪令”和“工資帽”,通過這樣的方式要讓中超“降降溫”。隨著新冠疫情帶來的巨大影響,新一輪的降薪呼聲來到一個新的高峰。

中超降薪博弈:球員輸在了起跑線 & 暴露了“偽職業”的本質

限薪令讓多支球隊宣告退出職業化:因為無法補上欠薪

早在疫情到來之前,因為欠薪和新賽季預算不足等問題,多支球隊選擇退出職業化。中國足球的“寒冬”比病毒更早一步到來,勞資雙方之間的矛盾早已激化。甚至遼足明明已經遞交了球員簽字,卻因為有球員告發“假簽名”一度進入破產邊緣。此次降薪的源頭,就是來自於投資人的“不堪重負”。

中超降薪博弈:球員輸在了起跑線 & 暴露了“偽職業”的本質

武漢老將艾志波公開反對降薪:理由讓人忍俊不禁

在3月底,武漢老將艾志波在社交媒體上的公開信,給出了球員們拒絕降薪的表四個理由:

1. 中國聯賽球隊不是靠轉播分成以及周邊等商業開發為經濟主要來源,此次疫情造成的收入影響很小(揭露了中國足球“偽職業化”的本質)。

2. 中國球員在疫情期間都在訓練,歐洲減薪是因為球員放假了(艾志波對於歐洲足球的瞭解有限,事實上歐洲五大聯賽球隊都正在使用APP在線團隊訓練)

3. 比足球賺錢多的大有人在,為何就盯著足球圈?足球隊捐款很多,一直在為疫情做貢獻。

4. 國內對於臨時性失業的這些政策條例並不健全,從法律上無權要求球員降薪。

中超降薪博弈:球員輸在了起跑線 & 暴露了“偽職業”的本質

艾志波說的是實話:中超球員疫情期間都在訓練,甚至不能回家

艾志波的發言中最為關鍵的2個要點,闡明瞭球員們當下的心態:首先是中國聯賽職業隊的運轉是靠投資人不惜成本的“燒錢”;其次是疫情期間球員們都被“隔離”起來,保持一個“工作”的狀態。

不過球員們“按時上班”就能不降薪嗎?很顯然這一次降薪並不真正是因為疫情,更是有著深層次的“保護投資人”意義。

Round3:足協出手支持降薪---目標是保護投資人

儘管說沒有像西甲這樣的ERTE條款(將球員和僱員列入失業),不過中國足協及時出手,推動了降薪的進程。4月9日晚,中國足協宣佈:經過充分討論,中超、中甲及中乙三級職業足球俱樂部代表表示,原則上一致同意俱樂部和球員在充分協商的情況下實行全隊統一標準的合理減薪,減薪週期從2020年3月1日至2020賽季聯賽開賽日。

中超降薪博弈:球員輸在了起跑線 & 暴露了“偽職業”的本質

中國足協的公告:從行業領導者高度上支持降薪,推動後續工作

從近來曝光的一組數據可以看到:2016年中超16隊總支出高達110.14億,總收入僅為70.82億,虧損高達39億。職業聯賽本身需要一個良性的經濟運作閉環,不過當下中超卻是一個“純燒錢”的舞臺。這使得投資人變得非常“可貴”,如果他們轉身離開,中超的基礎就會被根本性動搖。

中超降薪博弈:球員輸在了起跑線 & 暴露了“偽職業”的本質

2020賽季中乙參賽隊嚴重不足:足協已經邀請中超預備隊參賽

因為此前嚴厲的打擊欠薪和取消冠名權,以及更高的保證金等規定,提高了“門檻”的中乙聯賽讓不少投資人有些吃不消。這導致了10幾家的球隊退出職業化聯賽,讓中乙平臺出現了至少一半的“缺額”。無奈之下,中國足協只能邀請中超預備隊加入中乙聯賽度過此次危機。眼下中超聯賽遲遲無法開打,贊助沒有著落的局面下,各家中超球隊的收入銳減成為定局。生怕更多的投資人就此“拂袖而去”,中國足協不得不及時出面主導降薪。

中超降薪博弈:球員輸在了起跑線 & 暴露了“偽職業”的本質

降薪的本質針對的不是此次疫情:而是中國足球多年來的畸形積累

不過中國足協在降薪細節上,將降薪幅度交給俱樂部自行協商。這一點也是充分尊重各方投資人的意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薪資調整。畢竟如果投資人願意付錢,自然也就沒有問題。如果投資人想要節省開支,那就需要說服或者“放棄”部分球員。

未完待續:

眼下中超降薪僅僅只是開啟了第一步,接下去勞資雙方的談判和博弈必將繼續。到底是降薪7成?還是3成?既取決於各支球隊自身的財力,也取決於聯賽何時能夠恢復。當陽光照滿大地,疫情最終結束之時,相信一切也會恢復正常。中超能否利用這樣的機會,對原本有些畸高的工資進行改革呢?是打老虎還是打蒼蠅?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