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最近一週驚喜不斷。

盜墓IP翻拍,互動劇實驗,中年男逆襲,高分國漫,宋朝宮廷劇……

任君挑選。

全都8分起跳。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但一片形勢大好之時。

也有隱憂。

即——

口碑劇幾部能撐到最後?

並非Sir多慮,一個現象,觀眾早已不再買單——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國產劇,有一種爛尾叫做——

強行大團圓。

注意。

是強行。

在編劇畫上的句號中,還有太多沒來得及縫合的裂紋。

看似圓滿。

其實是水中的月亮,用樹枝輕輕一攪,就散作一灘碎片。

是時候揭開這層朦朧的假象了。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動作過猛的國產劇

2020開年第一把火,非《安家》莫屬。

各種奇葩房主,帶動了一波一波的話題。

但結局一出,讓追到最後的觀眾抱怨猝不及防——

終究是錯付了。

感情線不明顯的985和瓜哥談起了戀愛;

原本還是曖昧得沒有捅破窗戶紙的朱閃閃和王子健,突然在女主的助力下,一個放棄追了10年的女神,一個對愛懵懵懂懂的小女孩公放表白;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男主恨了52集的出軌父親(母親因此在他生日那天跳樓自殺),因為對方來給朋友做了一道佛跳牆,在兒子面前流淚,二人相擁冰釋前嫌;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為了給兒子攢錢,不惜以老爺子放棄治療為代價的潘貴雨,病重入院,房似錦弟弟在倆人創業的大廈裡當電工。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每個人,好像都有了個交代。

但你為什麼想退貨呢?

因為在觀眾打下的心結,並沒有揭開。

只是匆匆地。

曾經無法釋懷的,原諒了;曾經曖昧的,表白了;曾經恨的,接受了。

“最後一集”變成了編劇唸的慈悲咒,哪管你前期多麼痴纏,有多少宿怨,一聲令下。

所有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奇怪嗎?

好像又不奇怪——

原諒,不就是國產劇的固定答案。

《安家》不是先例。

從《歡樂頌》的樊勝美媽、嫂,《都挺好》的蘇明玉媽,到《安家》的房似錦媽。

同樣的勢利,刻薄,“吸血”。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全都恨得牙癢癢。

但最後,又無一不是和解和原諒。

Sir並非反對皆大歡喜,也並非說必須和原生家庭徹底決裂。

只是從對抗到握手言和之間——

對方有足夠值得原諒的理由了嗎?

主角內心的不忿已經真正化解了嗎?

很抱歉。

不清不楚的勸和,本質上還是一種拉偏架。

就拿《都挺好》來說。

母親已經去世。

她在家中資源、情感分配的失衡,錯已鑄成,母女的糾葛也沒有機會再說開。

親子關係,只靠始終缺位的父親來補救。

但妻子去世後,重掌權威的蘇大強,有沒有把扭曲的家撥回正軌,學會當好一個父親呢?

沒有。

他反而利用成為一家之長的機會,天作地作,以老齡巨嬰向子女加倍索取。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那原諒靠的是什麼?

蘇大強老年痴呆。

蘇明玉不得不放下所有過節,回家照顧父親。

最終,一段回憶雞湯讓蘇大強快速被“洗白”。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你對我的恨,我都不記得了,你還恨什麼呢?

看到沒。

在這原諒的邏輯中,沒有對等的付出,只有“受難者”單方面的隱忍讓步——

算了吧,都挺好。

但一切是否真能一筆勾銷?

一面是編劇強行的大團圓。

另一面是觀眾前期被編劇喂下的蒼蠅,繼續在肚子裡隱隱發作……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國產家庭劇一個明顯的套路:

1、激起價值觀念的家庭話題。

2、升級矛盾,製造話題。

3、結局,再借“病遁”強行大團圓。

看上去,這些國產劇都是緊跟社會熱點現象,反思“原生家庭”“重男輕女”等家庭問題。

但並沒有打算真正去應答

因為前期製造話題時,用力過猛,已經透支了故事現實的合理性,巨大的撕裂導致最後編劇無心也無力去彌合。

一切都在草草收場的結局中暴露——

埋下的雷並沒有拆除。

只是胡亂抓一把稻草掩蓋起來。

旁邊立了一個“大團圓”的指示牌。

但,你真的信嗎?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不能破碎的國產劇

Sir前段時間剛追完一部劇。

一開始,破碎到掉眼淚。

《不完美的她》。

林緒之和好友創辦保護母親的公益項目“愛心媽媽”,因為不符合領養條件(單身女子不能收養孤兒),她只能把小鷗送回福利院。

警方經過調查,查明瞭林緒之拐走小鷗的原因,法院表示會結合實際情況判刑。

但在最後一幕,林緒之牽著小鷗的手,田放向她表白,三人在海邊放煙火。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為破碎,找到了圓滿的安慰。

而日版《母親》。

劇情在奈緒(日版林緒之)把憐南(日版小鷗)送回孤兒院時戛然而止。

因為日本有嚴格的領養制度,服刑後作為誘拐犯的她按規定不能見面,也不允許領養。

全劇在她寫給20歲憐南的信中落幕。

信裡,包含了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掛念和期許。

那時如果我沒想成為你的媽媽

我也一定不會和媽媽相遇

成為你的媽媽之後

讓我能在最後的最後都愛著媽媽

我覺得那是不可思議的命運

……

我們的見面是不被允許的

我們是不能以母女相稱的

但是我還是堅信

將來我們還能重逢

將來我們還能手牽手

就像我和媽媽經過30年重逢一樣

……

遇見你真好

能成為你的媽媽 真好

和你度過的季節

成為你媽媽的季節

對我來說 是現在的全部

然後 和你再次重逢的季節

對我來說 將會是今後要打開的寶箱

我愛你

最後一個鏡頭,一個不知現實還是想象的畫面。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既不迴避分離的感傷,又帶著隱隱的希望。

無獨有偶。

還有去年的《小歡喜》。

每個孩子都高考順利,去了自己想去的學校。

英子和母親和解,考上南大天文系;磊兒考上清華;方一凡進了南藝,季楊楊去了慕尼黑學汽車工程。

但大結局時,細心的觀眾發現,磊磊這一趴口型不對。

播出時的劇情是,磊兒考上了清華,但是分數上不了物理系。

但演員的臺詞是——

“磊兒你已經很棒了,雖說你本科沒有考上清華,但研究生你可以考上清華啊。”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為的就是要全劇孩子的結局齊齊整整,得償所願。

當然,Sir並不是說大團圓結局,就一定不好。

Sir甚至分析過,《小歡喜》的結局改編後,比原著更合理了——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但我們的疑惑在於。

是否每一個故事都適合用大團圓結局?

又為什麼今天屏幕上幾乎只剩下了大團圓結局?

有太多事情,並不是一個大團圓就能打發的。

《陽光普照》,也說家庭。

一個細節讓Sir如鯁在喉。

深夜,母親在陽臺抽菸,陽臺正對著阿豪的房間。

阿豪補習回來,看見母親,走過去,問,發生了什麼事。

母親掩飾。

阿豪追問,一定有事。

母親說:明天“弟媳”要產檢,我沒空,你爸不肯,誰陪她去?

阿豪:我去吧。

母親:……。

阿豪:沒事,我去吧,快去睡媽。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阿豪真懂事,媽媽真欣慰。

真的如此?

煙一看就沒有點多久,媽媽迅速丟煙,擦手,動作一氣呵成。

她知道他會答應。

《喜宴》。

一個大逆不道的鏡頭,Sir印象深刻。

大清早,兒子發現患有高血壓的父親靠在椅子上一動不動。

叫,不答應。

走上前,再問,還是不答應,這時兒子下意識地伸出了手。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注意看。

不是搖醒父親。

而是去探鼻息。

他的第一反應,不是父親是否睡了、昏了,而是他是否死了。

之後,父親醒來,兒子連忙詢問,父親說他只是睡著了而已。

一個小動作,既有兒子對父親的擔心,也暗暗包含了兒子對這份父子關係的悲觀。

這些家庭裡聲量不大卻不那麼美滿溫馨的雜音,組成了原生家庭的隱痛。

而圓滿,是對現實的弱化,也是對代價的弱化。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國產劇還有沒有痛的勇氣?

那種徹底的,捶心捶肺的悲慘,我們已經久違。

那種縈繞心頭,命運的蒼涼感,也早就陌生。

就拿熱播劇來說。

《知否知否》,講述宋朝家族庶出的女主明蘭,如何隱忍機智地化解命運裡的坎坷,成為當家主母。

宅鬥和大宅生活穿插,結局也挺生活化。

明蘭和顧廷燁化解風波,與父親關係緩和,全家在一起修繕顧家家祠,平淡,溫馨。

其中的不和諧之音,來自她的四姐墨蘭。

姐妹倆同父異母,同為庶出,只因為墨蘭母親受寵,二人地位天差地別,墨蘭又總是看不起明蘭。

墨蘭的母親害明蘭母親難產至死,墨蘭私通伯爵府六公子害得明蘭等人差點名譽掃地,明蘭丈夫出事還專程來家顯擺。

甚至在明蘭性命攸關時,見死不救,只出言嘲笑。

姐妹倆芥蒂不淺,但大結局一派和氣。

墨蘭來家,明蘭笑臉相迎,祖母和氣招呼,絲毫不見齟齬。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總之,大結局要堅持的原則是“一個都不能慘”。

是否熱播劇,就必須順著觀眾的心意,最後乖乖地雙手奉上HE?

過去。

國產劇是敢傷觀眾的心的。

《梁祝》,中國人最熟悉的愛情故事之一。

二人結局,悲中見喜,明明陰陽相隔,卻能化蝶重聚。

這個故事影視化的版本,化蝶這一經典場面幾乎都很浪漫。

踏星隕滅。

隔空對望。

碑文化蝶。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 陳夢希版、董潔版

表現手法、演員表演、甚至特效,各有千秋。

但Sir印象最深的,是徐克版。

看完有種真切的遺憾和無奈,即便看起來,這是一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團圓結局。

但這一版,讓我最真切地感受到這團圓背後的代價。

死亡。

楊采妮版祝英臺出嫁前,家人嫌棄她面色慘白不好看,於是給她打上了一層厚厚的粉底,塗上腮紅。

這強行的喜氣,配上她如死灰般的眼睛,往梁山伯的墳前一站。

整個人透著一股沒有生機的冷氣。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即便是化蝶,也化得淒厲哀怨。

有了這層死亡的陰影,才讓這出愛情傳奇結結實實地刻在人心裡。

悲劇,就一定苦嗎?

第一口。

一定是苦的。

但我們又為何反覆咀嚼、疼惜著這份苦楚。

接受它在心裡,烙下一個永恆的印記?

回想起那些無法忘記的經典。

Sir覺得很幸運——

我們曾經苦過。

《血色浪漫》的無常。

鍾躍民的徒弟寧偉,陰差陽錯成了黑幫分子,一步錯步步錯。最終拿著空彈殼的手槍,面對兩位領路大哥堅決赴死。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我的團長我的團》的悽愴。

全團的老父親,炮灰團唯一沒摸過槍的獸醫,和孟煩了找了個斷樹樁嘮嗑,突然犯起糊塗把孟煩了嘮得氣跑開。

就在他跑開後一小會,一顆炮彈就落了下來,正好砸中了樹樁。

他留給這世界最後一句話,“我還是傷心死的”。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春光燦爛豬八戒》的唯美。

一哭就會下雨的小龍女,原來是東海的“天命真女”,只有她能拯救即將乾枯的東海。

結尾時,小龍女幻影消失,只留八戒一個人欣賞漫天的煙花。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金粉世家》的繁華凋零。

金童玉女轟轟烈烈相愛,終成眷屬,卻敗給了婚姻的平淡。

最後金燕西想去追回愛人卻不得的失落,倆人的錯過,永遠留在了那時還是小孩兒的觀眾心裡。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仙劍奇俠傳》的情殤刻骨。

強撐著一口氣也要和李逍遙回家的靈兒,說什麼都不肯閉眼。

但她還是走了,留李逍遙一個人帶著女兒,回到餘杭鎮……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想來真奇怪,那麼多的苦,我們當時竟然也甘之如飴。

不怕慘。

也不怕死。

因為悲劇,才不是對美好的失望。

而是對於美好的極致信任。

哪管它結局雨打風吹去。

愛過,存在過,一切終於值得。

強行大團圓、強行原諒惡人,讓這些本可以優秀的國劇不及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