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高聊幽默-幽默的理論基礎

幽默是一種可以讓人發笑的能力,而這種能力背後其實隱藏著很多不同的看待問題的邏輯思考方法,幽默其實是一種可以通過後天的培訓及刻意練習而掌握的。

幽默的理論基礎:

1,優越感

一個具有幽默感的人通常是會拿自己的缺點來開玩笑,甚至還可以在別人取笑他之前,能快速先取笑自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自嘲。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如果你遭遇到一些尷尬的場景,就可以借用自嘲的方式,來貶低自己,襯托他人,進而引起大家的開心情緒而化解窘境。

著名的喜劇演員卓別林就習慣以招牌的滑稽動作出場,他出場時不慎摔跤的舉動,就會讓觀眾覺得“他很笨”,而“他很笨”就是讓觀眾產生優越感,繼而覺得卓別林很可笑!

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就是“優越感”,幽默就是讓對方建立優越感的過程。

大家在聽相聲的時候,作為觀眾的你如果被當作相聲演員的爸爸或者先祖的時候,就覺得非常開心,因為你覺得自己佔便宜了,這是智力上的優越感表現。

因此,喜劇演員就經常通過嘲笑,貶低自己或他人而引發觀眾的笑聲。

2,違背預期

有這麼一個段子:昨天我女朋友特別口渴,說現在只要給她一瓶水,讓她做什麼都行。於是我遞給 了她一瓶水,讓她幫我擰開。

幽默就是通過這樣一個結果的反轉,讓前後出現了出乎人意料的轉折。幽默最重要的就是反轉,180度大反轉。

預期違背其實是有很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

舉個例子:我們經常會在不同的場合被別人問到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一般來說具體的某種職業,律師、保安、教師等等都是正常的思維方式。那如何是違背預期的回答呢?

別人問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你可以說我是做正經工作的;

我是天天數錢的(銀行人士、會計);

我是修剪花花草草的(園丁-教師);

我是用手指頭工作的(敲代碼的it人士);

我是打電話找爸媽要錢的(學生黨)等等,

只要你的回答不是常規的回答又能合理的解釋自己的工作性質就能達到幽默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