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紅色華佗”,負藥從軍走千山,白求恩贊他創造了兩大奇蹟

1955年至1964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177位將領被授予中將軍銜,其中,有一位開國中將極為特別,他從未上過戰場、從未開過一槍、從未殺過一人,甚至從沒在軍隊中當過什麼高官,立下的功勞卻不比前線殺敵的軍長與司令員少,他就是傅連暲。

據統計數據顯示,傅連暲的家鄉誕生了將軍13位,有3名是軍醫出身,分別是他、葉青山、塗通今。而相比於其他兩位,他的軍銜是最高的。

他少年受洗入基督教,卻傾心向黨、成為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者;他嘔心瀝血、鞠躬盡瘁,為黨為人民、為醫療衛生事業付出了不知多少汗水。

毛澤東同志將他比作紅軍部隊中的“活華佗”,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動情地稱讚他創造了兩大奇蹟……




1894年9月,福建長汀的一戶破落農家裡,傅連暲降生。

被譽為“紅色華佗”,負藥從軍走千山,白求恩贊他創造了兩大奇蹟

他的父母是虔誠的基督教徒,他年幼時受到影響,也跟著一起信奉基督。

由於天資聰穎,傅連暲的求學之路很順,且和醫學十分有緣。

在讀完汀州一中後,就成功考取了亞盛頓醫科學校,畢業後被當地的福音醫院聘請,成為了一名職業醫生。

基礎知識牢固,實踐得心應手,傅連暲的口碑攢了起來。

五卅慘案後,他被推選為醫院的院長,並在1925年結識共產黨員鄧子恢後,接受了黨組織的感召,傾心於革命。

只不過,他並沒有在早期加入中國共產黨,而是一直以醫生的職業為掩護,默默的幫助紅軍的高級將領獲取敵軍的情報。

在他的支援下,國民黨軍的一些秘密作戰計劃、軍用地圖等都在無形之間被紅軍摸得透透的,各項革命活動開展起來越發順暢。

如此這般持續了一年左右,南昌起義失敗後,起義軍撤離時路過長汀,傅連暲發現軍隊中很多戰士受了傷,急需治療,便讓陳賡、徐特立等人稍稍停留數日,等治好了傷再上路。

被譽為“紅色華佗”,負藥從軍走千山,白求恩贊他創造了兩大奇蹟

300餘名傷員,傷在了不同的地方,要想又快又好的為他們診治,以當時醫院的人手來看,是遠遠不夠的。

為了讓紅軍能夠在國民黨軍趕來之前痊癒,傅連暲將醫院所有的藥品拿了出來,夜以繼日地為他們療傷,並動員了自己的妻子、女兒加入其中,總算讓傷病員短時間內重新歸隊,紅軍得以脫困。

經過長時間的相處,傅連暲對共產黨有了更深的理解,他樂意對工農紅軍施以援手,並在1933年初,放棄手頭上每月400元大洋收入的工作,正式加入這支隊伍。

他的醫院隨著他一起搬到了瑞金,成了中央紅軍第一個正規醫院。

1932年——1934年,傅連暲為完善醫療衛生體系,捐贈了所有存款,累計4000塊銀元不等,並創辦中國工農紅軍看護學校,為隊伍培養了一大批醫療骨幹。

他無微不至的關心著前方戰士的身體,從飲食起居到大病小病,就沒有他不操心的事情。

為了預防傳染病,傅連暲為戰士們注射疫苗,將領們生了病,他也是精心照料,直至病情好轉,毛澤東同志身患瘧疾,整個人肉眼可見的瘦了,他不遺餘力地根據病情對症下藥,最終將其從死神的手裡拉了回來。

長征出發前,常年的操勞讓傅連暲自己身患數病,肺部有疾病,胃也不好,還得了痔瘡。

被譽為“紅色華佗”,負藥從軍走千山,白求恩贊他創造了兩大奇蹟

將領們體恤他,打算讓他重返故鄉,拾起老本行來,這樣也可以輕鬆一些,不必長途跋涉,加重病情。

可傅連暲並沒有同意這個解決方案,堅決表示隨隊行軍,還說紅軍傷病員那麼多,沒有醫生不行。

一路上,紅軍邊走邊打,每天都有新的傷員送到後方,傅連暲的手術刀就沒有停下來過。

他既要擔起搶救傷員的重任,有時還要面臨生離死別的痛苦,心裡的壓力是不可言說的。

但是,困難重重,他總會想辦法去解決。

有一次,部隊行至湘西,常用的藥品又用完了,臨時又買不到,他看到當地有一座教堂,便打算去那裡問一問。

教堂中住著一名修女,也時不時地給窮苦人看病,傅連暲找到修女,想要弄到一些藥品,卻多次遭到修女的拒絕。

那名修女給出的說法是,不給異教徒看病。

被譽為“紅色華佗”,負藥從軍走千山,白求恩贊他創造了兩大奇蹟

傅連暲忙說,自己也是基督徒。

他通過這層關係,解釋道,主的旨意是教我們博愛眾生,雖然他加入了紅軍,但也是在救死扶傷,唯一的區別是,他將教義和革命結合起來了。

傅連暲的說法嚴絲合縫,並無錯漏,找不到藉口的修女,只好提供幫助,贈送了部分藥品給他。

這件事情得到了周恩來的肯定,周恩來還建議他,不必隱瞞自己的宗教信仰,這和革命是兩碼事。

兩萬五千裡的路途,傅連暲共待過兩支部隊——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前半段路是跟著紅一方面軍走的,後半段是隨紅四方面軍一起的。

兩軍會師後,傅連暲被劃入了左路軍,成為了朱德的保健醫生,跟著張國燾行動。

當時,四方面軍的領導人張國燾的思想出現了偏差,導致四方面軍多走了很多彎路,過了三次雪山和草地,葬送了許多無辜的生命。

這一做法讓傅連暲心裡窩著一團火。

被譽為“紅色華佗”,負藥從軍走千山,白求恩贊他創造了兩大奇蹟

為了籠絡人心,張國燾逮著機會就和軍中的高級將領談話,當然,不是將領的傅連暲,他也沒有放過。

有幾次,傅連暲給張國燾治療眼疾時,張國燾拋出了橄欖枝,說只要他站到自己的隊伍裡,就讓他當衛生部部長。

遇到這種情況,傅連暲絲毫不慌地裝糊塗,說自己從沒當過官,也不會當官,他就是一個醫生而已。

在不動搖革命立場的同時,傅連暲還是沒有鬆懈自己的主要工作,傷寒病、痢疾、瘧疾,戰士們經常犯的毛病,他都會尋根溯源,把問題的癥結給找到。

比方說,瘧疾頻發,傅連暲認為是山林蚊蟲叮咬導致的,讓戰士們防蚊;

到了藏族地區傷寒病爆發,他又發現了是高原地區空氣稀薄的原因,戰士們喝了燒不開的水,才生的病。

為了科普醫療知識,他臨時組建了一個醫療培訓班,白天他忙碌於治病,晚上又當起了“老師”,教大家防病的方法。

因為有他的處處周到,紅軍後續患病人數大大減少,也因此救活了不少人。

被譽為“紅色華佗”,負藥從軍走千山,白求恩贊他創造了兩大奇蹟

沒有領兵打仗,可是手術檯就是他的戰場,醫術就是他的槍和子彈,他僅僅是把醫療工作這一件事做好,就已經為新中國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

雖然,他與家人訣別踏上長征路,兩度險些喪命,但他的革命信仰始終不改。

抵達陝北後,傅連暲加入中國共產黨。

大部隊朝著延安出發,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聽聞傅連暲的種種傳奇後,不由地發出陣陣感嘆:“基督徒參加長征,真是奇蹟!基督徒加入共產黨,真是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