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吃得多就不會缺鈣嗎?

張樹煜


其實鈣吃得多,不一定全會吸收,鈣的吸收是需要vd來促進的,很多時候缺的不是鈣而是vd,v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是食物所含vd很少,雖然人體皮膚含有一種膽固醇經陽光照射後能轉變成vd,但由於孩子日曬時間不多,轉化率也是有限的,所以並不是鈣吃得多就不會缺鈣了。



另外事實上很多症狀(枕禿、出汗、夜醒、出牙晚等)都不一定是缺鈣,有的和鈣一點關係都沒有,比如枕禿主要是因為嬰兒平躺時間久,愛左右轉頭再加上頭部愛出汗,枕部頭髮減少――枕禿。

同時我們可以看看孩子到底需要多少鈣?

鈣的推薦攝入量(RNI)為:

1.0到6個月齡每日攝入量200mg;

2.7到12個月齡每日攝入量250mg;

3.1歲到4歲每日攝入量600mg~800mg。

其實母乳、奶粉、營養米粉等食物中鈣的含量非常充足,只要飲食合理,奶量充足,一般是不會缺鈣的(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算算孩子每天大概補充多少)。


營養師媽媽藍弧


寶寶補鈣補得越多,是不是就不會缺鈣?

那麼我們先簡單的瞭解一下補鈣的真相:

由於好多寶媽媽存在著補鈣的誤區,所以,就會出現平時經常盲目的給寶寶補充鈣劑。比如;

寶寶睡覺愛出汗時,補鈣;

寶寶最近吃飯不香時,補鈣;

寶寶不長牙時,補鈣;

寶寶走路晚時,補鈣;

寶寶愛感冒時,補鈣。

補補補,難道寶寶真的會缺這麼多鈣嗎?

寶寶睡眠愛出汗時,真的是缺鈣嗎?

當室內溫度過高時、或者是寶寶平時穿得過多時,加之寶寶代謝旺盛,所以寶寶愛出汗常常屬於生理性的,而不是由缺鈣引起的。

寶寶吃飯不香時,真的是缺鈣嗎?

當寶寶餵養不當時、環境溫度不適應時、疾病時等等都會影響寶寶食慾的。所以,這時不能盲目的給寶寶補充鈣的,要及時查找原因,對症治療。

寶寶平時愛感冒、走路晚等等都是缺鈣造成的嗎?

其實寶寶平時愛感冒,這種情況和寶寶的免疫功能發育尚不健全、病原菌感染等等是有直接關係的,而不是直接由缺鈣造成的。寶寶走路晚也是因人而異的,而不是由單獨缺鈣引起的。

綜合上述原因分析,尤其是在嬰幼兒期的寶寶,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在正常餵養的情況下,寶寶幾乎不會缺鈣的。

所以,在這裡要明白的是,嬰幼兒期的寶寶是沒有必要補充鈣劑的,更不能補充過多。

打個比方,寶寶在吃飽飯的情況下,再讓寶寶吃,寶寶是不會吃的。即使強行的讓寶寶吃,也只能是增加寶寶的難受,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那平時盲目的給寶寶補充過多的鈣劑,會的寶寶造成哪些危害?

首先寶媽們要明白的是,由於寶寶本身就不缺鈣,如果盲目的補充鈣劑,只能是百害而無一利。不但對寶寶沒有一點好處,還容易給寶寶帶來更多的危害。

如果過量的給寶寶補充鈣劑,對於胃腸功能發育不完善的寶寶來說,就很容易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影響寶寶的胃腸功能,從而容易引起寶寶出現便秘、消化功能下降等等症狀的。當寶寶長時間胃腸功能不好時,就會影響寶寶的腸胃吸收,從而影響寶寶的發育。還有就是補鈣過多時,就很容易抑制鐵的吸收,從而也容易引起寶寶出現缺鐵現象,或者是加重寶寶缺血癥狀。

所以,不單單是鈣劑,其他的微量元素補過多了,也會產生負面作用的。

在簡單的說一下,為什麼在嬰兒期,醫生都建議寶寶補充維生素D,而不是補充過多的鈣劑。因為在寶寶骨骼發育的生理過程中,及時的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從而有利於促進鈣的吸收,及調節鈣磷的代謝,而達到骨的重建作用。簡單的說,如果盲目的給寶寶補充鈣劑,而沒有補充維生素D,即使補充再多的鈣劑,也不會被人體吸收的。所以,在嬰兒期寶寶補充維生素D才是關鍵,而不是補充過多的鈣劑來預防缺鈣。(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兒科醫生琪樂


鈣吃得多確實不容易缺鈣,但維生素D攝入不足,依然會影響鈣的吸收,有一種兒科常見病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但很多家長陷入一種誤區,把孩子的很多症狀或現象都歸為缺鈣,例如枕禿、睡眠不好、出牙遲、走路遲等,導致不需要補鈣的補鈣了,而真正需要補鈣的則沒有補鈣。


孩子每天大約攝入多少鈣?

對於1歲以內的嬰兒,每天需要多少鈣,不清楚!但根據母乳餵養寶寶正常發育推算,6個月以內每天推薦適宜攝入200毫克即可,6~12月齡每天推薦適宜攝入250毫克。也就是說,只要奶量充足,每天攝入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就不用擔心寶寶缺鈣的問題。


對於1歲以後的寶寶,推薦每天攝入的鈣明顯多了,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1~3歲每天攝入600毫克的鈣,而根據營養性佝僂病防治全球共識,1歲以後的兒童每天推薦要攝入至少500毫克的鈣,如果每天攝入的鈣低於300毫克,就可能會導致缺鈣,導致佝僂病。


所以,1歲以內的寶寶幾乎不需要關注是否缺鈣,只需要注意補充維生素D。對於1歲以上的孩子,每天至少要攝入500毫克的鈣,相當於500毫克的。



成人每天大約攝入多少鈣?

對於成人,每天需要攝入800-1000毫克的鈣,每天攝入300毫升純奶可以獲得超過300毫克的鈣,對於沒有喝奶習慣的人群,飲食鈣攝入不足,可以適量補鈣。但補鈣並不是越多越好,每天鈣攝入超過2000毫克就造成結石的風險。



作者介紹:劉長偉,南京市兒童醫院營養醫師,中國註冊營養師,科普作家。科普代表作《輔食每週吃什麼》、《孩子愛吃的三餐》。更多科普知識,請大家持續關注頭條號“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你好,缺不缺鈣,除了攝入足夠,還有幾個條件。

1.維生素D是不是充足

簡單講就是曬沒曬夠太陽。

宅男宅女,夜晚工作白天睡覺的人,嬰幼兒,老年人,全年日光照射不足的地區比如四川盆地的人,霧霾嚴重的城市人都是比較容易缺乏的人群。

維生素D是鈣吸收和代謝不可缺少的營養素,鈣吃得再多,維生素D不足也沒有用的。反而會增加身體的負擔帶來問題。

具體該怎麼曬,或者如何安全補充維生D,需要了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在我的頭條文章中有一篇文章《維生素D家庭補充劑計劃》專門講這個問題,非常詳細和實用的。

2.有沒有經常運動

主要是負重運動,比如快走,跑步,啞鈴,器械運動等。健康骨骼的維護是需要承受一定的負重壓力的。

長期久坐缺乏鍛鍊的人即使鈣吃再多也會有缺鈣和骨質丟失,骨質疏鬆的風險。

建議每週2~3次負重運動,但是日常散步和游泳效果不大,可以一定強度的快走或者慢跑。

3.其他因素

長期飲酒,閉經,長期使用藥物,低體重低脂肪,肌肉減少症等等都會影響鈣代謝和骨質水平。

鈣的吸收還受年齡的影響。嬰兒吸收率>50%,兒童約40%,成年人20%,老年人只有15%。

膳食結構也會影響鈣的吸收,比如過多草酸,膳食纖維等會降低鈣的吸收,乳糖促進鈣的吸收,所以喝牛奶時吃鈣片比吃完大碗蔬菜更有利吸收。等等~

最後,合理補鈣需要根據年齡和飲食結構來具體分析,最好請專業的營養師做一個評估,看看如何通過飲食配合一定的補充劑來達到最好的效果?

如果需要具體的建議,可以關注我,所有我的粉絲都可以享受免費諮詢和一次免費專業評估哈。


孕嬰營養師瑰夏


寶寶鈣需要量是多少? 中國營養學2000年修訂版嬰幼兒每日所需鈣質:0-6個月需要300mg/日, 6-12個月需要400mg/日,1-3歲則需要600mg/日。

怎麼樣給寶寶科學補鈣?

1、最適合0-3歲嬰幼兒補鈣的是母乳、配方奶、牛奶。尤其是母乳中的鈣、磷比例最適宜(2比1),這樣的鈣磷比例最適合寶寶腸道對鈣的吸收。

2、寶寶吃的奶製品的含鈣量是:母乳約:34mg/100ml 配方奶約:50mg/100ml 牛奶約:100mg/100ml

3、適合寶寶的鈣製劑:複合鈣沖劑:每日2-3包(每包含鈣100mg)、活性鈣沖劑:每日4-6包(每片含鈣50mg)

補鈣是越多越好嗎?

補鈣要適量,不是越多越好。補鈣量如果大大超過所需量的標準,可能會便秘,甚至干擾其他微量元素如鋅、鐵、鎂等的吸收和利用。

鈣吃得多就不會缺鈣嗎?

並不是鈣吃的多就不會缺鈣。如果沒有維生素D的作用,鈣是不能被腸道吸收入血、進入骨骼裡,被骨骼所吸收。所以,不注意補充維生素D,即使補再多的鈣也得不到充分利用,也是沒有效果的,也會出現缺鈣的現象,繼而出現一系列的臨床表現。比如“佝僂病”的全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而不是缺鈣性佝僂病。如果利用的好,食物中的鈣是完全能夠滿足寶寶生長髮育的需要,不必額外補充鈣劑。

但很多寶媽的意識裡還是要不停的給寶寶補充鈣劑,而忽略了維生素D的重要性,使補鈣成為寶寶的負擔。


兒科徐媽媽


寶寶缺不缺鈣和吃的多不多沒關係,而且補鈣還要適量,不能缺也不可多。

缺鈣容易引起:不易入睡、入睡後愛啼哭、易驚醒、夜間多汗、出牙晚、明顯的生長疼、腿軟抽筋、乏力、煩躁、精力不集中、容易疲倦、易感冒等症狀。

兩個月大的寶寶,每天應該補充500毫克左右的鈣,每100克母乳含鈣30毫克,牛奶含鈣104毫克。

一些疾病也容易引起鈣的缺乏,比如缺乏VD,甲狀旁腺功能不足或鈣的吸收障礙等。這個時候大量的補鈣反而容易引起許多的副作用。

如果每天補鈣超過2000毫克以上,可能出現噁心嘔吐及便秘等消化道症狀,嚴重的能夠出現心腦血管的病變。

合理的飲食也可以補鈣,比如牛奶,蝦皮骨頭湯等,同時多吃一些富含鐵、鎂、VC、VA能促進鈣吸收的食物.




淨芮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公佈的數據,中國人均鈣攝入量還不到建議攝取量的一半,缺的不是一點點。難怪大家關心補鈣的事。

但是好多人補鈣陷入了一個誤區,以為鈣補的多就不會缺鈣。這還真不一定。我們這裡不討論生病狀況下的鈣代謝,那太複雜了,交給醫生去解決。我們只討論健康人群的情況。

看上圖,鈣的代謝不單單是補鈣的問題,還涉及幾種激素和維生素D。正常情況下激素一般不會出問題,而維生素D就成了關鍵。

非常幸運,維生素D是人體可以自身合成並且能夠長期貯存的物質。人體每天生理合成的活性維生素D約為0.5一1.0微克。活性維生素D可以促進人體小腸上皮細胞吸收鈣和磷,加速鈣、磷入血;促進骨骼中破骨細胞的活性,促進骨吸收,使舊骨質中的骨鹽溶解而增加骨鈣釋放,同時直接刺激成骨細胞活性,促進鈣鹽沉著,進而調控骨骼的新陳代謝和生長。在腎臟可以間接抑制甲狀旁腺素的作用,促進腎小管對鈣、磷的重吸收,減少尿鈣及尿磷的流失。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除了充足的鈣,還不能少了維生素D,否則補再多的鈣還是會缺鈣。

維生素D主要在人體的皮膚合成。然而人體維生素D的合成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離不開紫外線的照射。通俗的說,就是皮膚只有在曬太陽的情況下,才能合成維生素D。那麼問題來了,現在好多人曬不到足夠的太陽!冬天不必說了,全身裹得嚴嚴實實,哪裡曬得到太陽。即便是夏天,好多人也會主動避免曬太陽,或者圖上厚厚的防曬霜,尤其是年輕女性。

所以,建議不怎麼見到陽光的人要補充維生素D。這樣才不會缺鈣。


福爸聊營養


購買鈣產品一定要看成分是不是有機鈣,比如檸檬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這些是有機鈣,有機鈣不傷胃不結石不便秘。無機鈣如碳酸鈣不易吸收還會造成結石便秘等。


睿仁堂


吃這麼多幹嘛?不怕得結石嗎?合理補鈣才最好


關愛腎寶寶


當然不是,鈣無法留存,一定要膠原蛋白粘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