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推崇的“禪讓”,其背後是一盤大棋,堯舜禹真心想禪讓?

一說到三皇五帝,上古有德之君,就會想起來堯、舜、禹,他們的“禪讓”為後人所欽佩。他們視金錢、權力如糞土,一心為了部落的發展,採取“抽籤”推選的方法,將帶領部落前進的大權讓給別人。拋除身份與地位,不論血緣與出身,完成權力的和平過渡。

古人推崇的“禪讓”,其背後是一盤大棋,堯舜禹真心想禪讓?

人們提到這哥三兒都是讚不絕口,讚歎上古的聖人如何能摒棄一切,以德行為重要的考量維度,而後人卻為了王位爭了個你死我活?在我看來,自古以來,王權的交接無不是暗流湧動,所謂的平穩過渡只是一個表明現象,還有就是後人的可以追捧。所謂“理想還是要有的”,咱下面就一起去看“禪讓”背後的是是非非。

堯傳舜

據記載堯在位七十年,等到該傳位的時候,發現自己的兒子丹朱“不孝”,不受百姓的愛戴。但是駙馬爺舜,這些年在崗位上做出了成績,深受百姓愛戴,德行與品質都被信服。即使是這樣,堯仍舊給丹朱提供舞臺,他治理治理南河8年,終於向世人證明了,他的確不是一個治國的賢才。對比之下駙馬爺堯就顯得更加優秀了。

古人推崇的“禪讓”,其背後是一盤大棋,堯舜禹真心想禪讓?

這樣,舜上承天意,下承民心坐上了首領的寶座。但是的堯並不是不想讓他兒子丹朱即位,而是丹朱水平太差,而堯又憑藉這麼多年攝政,籠絡提拔了一批心腹干將,勢力已然已經到了可以取而代之的地步,堯只能禪讓,這樣大家面子都好看。

舜傳禹

舜是何人?大禹的殺父仇人。一朝天子一朝臣,舜即位之後,立馬著手清算了一批前朝老臣,終、鯀、歡兜等悉數被制裁。舜也算是坐穩了王位了,隨著時間的進行,有一位傑出青年大禹在逐漸的嶄露頭角,他是鯀的兒子。

古人推崇的“禪讓”,其背後是一盤大棋,堯舜禹真心想禪讓?

由於治水有功,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成功俘獲民心,獲得了部落的支持。舜傳禹也並不是舜的主動行為,請問你會將王位傳給你的仇人嗎?他本來以治水無功將鯀治罪處死,又命大禹接著治水,想如法炮製,以治水不利為由繼續處死大禹,但是大禹偏偏藉機作出了成績。他三過家門而不入是不敢,而不是不想。隨著大禹勢力的作大,他逼迫晚年的舜去巡遊南方,最終客死他鄉。

大禹禪讓伯益

“禪讓制”在大禹這裡就戛然而止,但是大禹名義上還是實施了禪讓之舉,但是他知道自己的王位是怎麼來的,又總結了前面幾任的經驗,最終使得天下的大權落在了自己兒子啟的手裡。

古人推崇的“禪讓”,其背後是一盤大棋,堯舜禹真心想禪讓?

伯益隨同大禹治水,又教會部落人民馴養動物,在部落裡面威信很高,深受部落人民愛戴。基於這種情況,大禹不實施禪讓之舉,會招致非議。他也不願意承擔這自私的惡名,於是他選擇給予自己兒子啟實際權力,在位期間架空伯益,充分給啟創造建功立業的機會。

這樣啟的勢力越來越大,大禹等到很老的時候才將王位禪讓給伯益,這樣的伯益怎麼能掌控天下的大局,於是眾人紛紛推舉夏啟。啟成功的獲得了王位,自此開啟了家天下的模式。

後記

雖然說人性本善,但是在上古時期,無形人們的利己思想更為嚴重。黃帝都自父傳子持續七代,後面的堯、舜、禹的禪讓必然也不像流傳的那樣。

古人推崇的“禪讓”,其背後是一盤大棋,堯舜禹真心想禪讓?

“禪讓”的本質參照漢獻帝與曹丕的禪讓,越是生逢亂世,禪讓的戲目出現的就越多,表現的就越精彩,和平盛世總會父死子繼,因而不要被“禪讓”的光環閃耀了雙眼,還是要看清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古人推崇的“禪讓”,其背後是一盤大棋,堯舜禹並不是真心想禪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