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現!翼王石達開唯一傳世文物:繡花28龍袍

驚現!翼王石達開唯一傳世文物:繡花28龍袍

作為太平軍立國重要典章的龍袍制度,是近代史研究中最薄弱的環節,也是「中華服飾史」中的一個遺憾。太平天國相關文獻及實物的缺乏,加上史料的偏頗,令世人無法瞭解"太平天國衣冠制度"的原貌。相比中國其他傳統封建皇朝,即使是割據勢力,我們或許還能在墓室、壁畫、實物和文獻中找到當代的衣冠。但太平軍不用棺木,僅以緞布包裹,這種習俗更是令後世在瞭解當代服飾的研究路上堵塞了一幅無法推倒的厚牆。太平軍失敗後,清政府嚴厲銷燬所有太平天國相關的人和物,這讓後世的研究更是舉步維艱了。


驚現!翼王石達開唯一傳世文物:繡花28龍袍

一、文化習俗的侷限與消失的痕跡


文章開端指出太平軍的墓葬方式及失敗後相關文物文獻均被清廷銷燬,增加了後世研究的難度。


二、記載偏頗的《賊情彙纂》與清代奏稿


指出太平軍中一直以暗號等方式防止奸細滲入,阻撓了清方的刺探。而清代間諜書《賊情》服飾部份的數據有錯誤,例如:「丞相朝帽用鳳,師帥朝帽用龍但去一爪」及「偽侯偽丞相繡龍四條,偽檢點素黃袍,偽指揮至偽兩司馬皆素紅袍」。而實況是甲寅四年的《天父聖旨》降旨:「(龍)四爪便是妖蛇,丞相亦準用鳳」。可見天國取消四爪龍,丞相準用鳳,證明了二者不會共存的制度。《天命詔旨書》更承諾了:「軍帥職(攻陷南京封賞中最小的軍階),累代世襲,龍袍角帶在天朝」。而《鰍聞日記.卷下》就記載了庚申十年,慷天福錢桂仁統領下的"軍帥"身穿"蟒箭衣"。


驚現!翼王石達開唯一傳世文物:繡花28龍袍


查看咸豐、同治朝間不同官僚派系的奏稿均有龍袍記載:「(湘軍羅澤南)復截擊三百餘名,內有偽指揮劉姓、偽總制余姓及師帥八名,奪獲偽盤龍冠,金龍袍等件」、「(駱文忠部)陣斬逆渠偽忠貞報國敦天燕張姓、偽春官又副丞相元勳張姓、偽翼殿右十承宣譚姓、偽指揮吳姓、偽承宣承尉李太有,楊兩萬、偽將軍羅再田,『皆』剝取繡龍袍,繡龍風帽,馬褂,偽印執照等件呈驗」、「(向榮部)劉廷鍈燃點洋槍連擊騎馬之賊,內有繡龍黃衣賊首一名中槍落馬…餘逆即將賊首搶回…奪獲盤龍賊帽一頂上繡東殿左十二承宣字樣(筆者查得,東殿承宣職同檢點)」。奏稿證明"軍帥"以上官階的監軍、總制、將軍、指揮、檢點都身穿龍袍,符合《天命詔旨書》承諾的「龍袍角帶在天朝」。


驚現!翼王石達開唯一傳世文物:繡花28龍袍

三、文人記載與時報版畫


據太平軍統治下的“張汝南”之《金陵省難紀略》:「黃衫上織龍,下織水,東王三十六龍」;“鶴樵居士”的《盛川稗乘》:「偽王繡龍二十四條(聽王及榮王),天將繡龍二十條(天將沈枝珊繡袞黃袍)」;《蠡湖異響序》:「(撫天侯徐少蘧)衣染鵝黃之貴,徐僭服團龍金繡黃袍」,得知太平天國以繡金團龍為補子,每一爵級相差4條龍。

此外,還羅列了洋人筆下的"殿左五檢點吳如孝涼冠肖像"及"天海關斂天安梁鳳超畫像"版畫,同時解釋了其他爵級出現“素袍”與“龍袍”並存的原因。


驚現!翼王石達開唯一傳世文物:繡花28龍袍

四、王爵龍袍等級與延續


據《金陵省難紀略》、《盛川稗乘》記載,按龍袍每級相差4條龍,分析了服飾制度:天王為40龍袍,東西二王36龍袍,南北二王32龍袍,翼王28龍,燕豫二王24龍。重點解釋燕豫二王及天燕、天豫爵的誕生及後期大量賜爵的現象。以《天朝爵職稱謂》指出“復爵幼豫王”與《盛川》“聽逆”是同級,故此"列爵王"都是身穿24龍袍,並從各種資料中看到分封燕王、豫王后服飾定製後的延續性。


驚現!翼王石達開唯一傳世文物:繡花28龍袍

五、六爵官邸、冠額與官印的玄機


指出雷同於天燕、天豫爵的意外誕生,"義安福"爵乃至"天將"、"掌率"等情況相似,所以服飾都是繡20龍袍。並說明太平軍以"官邸稱謂制(廷府宇閣樓第衙館)"、"爵銜冠額制(實物冠額風帽)"、"新制官印尺寸"來釐定六爵級別。


帶出降清保王部隊的〈太平天國“偽”官執照及“偽”印清冊〉中,和"聽王陳炳文"同期封王的列爵王「保王」官印尺寸與另一傳世文物「首王」的官印尺寸相符,重申上述《天朝爵職稱謂》中的"列爵王"都是24龍袍的論據成立。最後更指出太平軍是使用清代「量地尺」作單位,還列舉了旁證:浙江海寧博物館收藏『前軍前營司馬李』三角旗的直邊86cm與〈太平軍目〉所載『兩司馬旗長闊俱二尺五寸』是一致的。


重申筆者選用《金陵省難紀略》、《盛川稗乘》,二書成書雖然相距十年卻見延續性,並附以實物等解開了太平天國龍袍制度之謎。


驚現!翼王石達開唯一傳世文物:繡花28龍袍


六、丞相與軍帥的龍袍劃分


據《金陵雜記》、《癸甲紀事略》、《中興別記》以「官帽瑞獸」級別引伸出丞相至軍帥的龍袍繡龍數目。細分如下:丞相穿16龍袍(『丞相亦準用鳳』『官至極品』),檢點、指揮12龍袍(帽用“麒麟”),將軍、總制8龍袍(帽用“獅”),監軍、軍帥4龍袍(帽用“虎”),其他則是素色袍。並製作列表劃分了"神裔軍師王"、"特爵軍師王"、"後期主帥"等,指出「爵」、「職」的分別。後期王爵中,王長次兄「西下南尚」爵乃34龍袍、南王幹王同爵穿32龍袍、翼王英王同級屬28龍袍、忠王以下至各列王都是24龍袍。《洪天貴福親書諸王名單》的王爵排位,基本是按《八年太平禮制》爵級排列,展現了真正天國爵級排位。


驚現!翼王石達開唯一傳世文物:繡花28龍袍


七、東王馬褂與翼王龍袍文物真相


以席寶田後人捐贈予"南京太平天國曆史博物館"的四團龍繡花馬褂,作為尋找其他天國服飾的依據。最後找到了東王爵8團龍馬褂、翼王28龍袍。以「清代刺繡規格」指出服飾均有固定格式,就清代緞料顏色、袍服開裾、袍內墨書、清代伶人戲服、清代皇家龍袍、官補等多方面比較,強調翼王龍袍及東王馬褂的文物真實性。


驚現!翼王石達開唯一傳世文物:繡花28龍袍

八、結語


指出科學化驗是文物鑑定的鐵證及後輩應該秉承先人治學態度,「補吾國曆史上之缺憾」,共同完善中華服飾史。


太平天國服制等級:


天王/幼天王、光王、明王龍袍繡龍40條;

東、西二王繡36龍;

王長兄、王次兄、天王女壻繡34龍,(『西下南尚』爵級別,當他們榮升『爵同西王』時,則穿36龍袍);


南、幹二王繡32龍(前期則是南王北王);

翼、英二王繡28龍(前期僅翼王);

忠王、贊王、侍王、輔、章、豫、順、護、顧、扶、保、聽、首、榮等各王及列王繡24龍(前期僅燕王豫王);


天將、掌率、統管、儘管、神策、朝將、護京國將/神將、神使、六爵(義、安、福、燕、豫、侯)繡20龍;

丞相16龍(『丞相亦準用鳳』);

檢點、指揮12龍(帽用“麒麟”) ;

將軍、總制8龍(帽用“獅”) ;

依次遞減至監軍、軍帥4龍(帽用“虎”);

餘下官階則是素紅袍及藍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