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窩頭與流星雨

泡窩頭與流星雨

我很想把時間準確下來,這記憶裡的流星雨究竟是2001年還是2002年的獅子座流星雨,但是,無論如何怎麼還原當時的場景,也記不起具體時間,只記得:一道解不出的幾何題,一碗熱水泡的窩頭渣,一件軍綠色的大衣。

學生時代,老師對我評價裡有愛鑽牛角尖的評語,我當時認為這是一種褒義。也正是這種“精神”常常讓我陷入題目深淵,著迷又苦惱!誠然,當時那道檯燈下的幾何題肯定是讓我陷入深淵,踩在縫紉機踏板上的腳必然也是麻木的(小時候,我的寫字檯是母親陪嫁的縫紉機,我想有的人也有類似的寫字檯)。

當時如此入迷的幾何題,到現在沒有任何器官上的記憶(如果腳麻算的話,但腳麻都一樣,好像很難區分),倒是那時半夜充飢的窩頭留下久久未能消退的記憶,不光是味覺,還有觸覺,視覺。

這窩窩頭是用熱水泡出來的。選用的窩頭是涼透的,摸上去特別硬,用手掰開,由於玉米麵的特性,最後掰成渣狀(也可以說是揉出來的)就像煮熟的淡水魚籽,一顆顆的。澆上醬油,些許鹽,加熱水,一碗泡窩頭就出來了。

現在回想,我會有如此的做法,應該是受到姥爺的薰陶。記憶中,姥爺不怎麼會做飯,唯一他自己覺得能拿出手的就是“酸辣湯”,醬油+香油+胡辣粉+開水(印象當中是這樣做的),然後就著大餅吃,可以再加個黃瓜,這個味道真的是特有的。我覺得不僅好吃還特別有態度——簡單不缺層次。誠然,也是姥爺特有的味道。

記得,當時由於水不太熱,泡出的窩頭溫度正好入口,快速得解決了飢餓感,但是,我一直沒有解決那道幾何題。已是深夜,戶外小解,抬頭滿眼星星(印象當中還能淺淺看到銀河)。耳機傳來聲音:今晚的獅子座流星雨馬上開始(那時候,沒有網絡,沒有終端,唯一接受消息的是收音機)。晚自習回家路上,同學也和我說,今晚有流星雨,要記得許願。我應該是許願了,但真的忘卻了,會不會是讓我解出那道幾何題?!哎!看來,時至今日,我還是對牛角不放棄!

當時家裡人主要是靠倒賣玉米為生,所以院裡總會堆著一口袋一口袋的玉米,那天晚上,家裡的農用三輪車也堆著玉米口袋,再也沒有比這合適的場地觀看流星雨。披著當時幾乎每家都有的軍綠色大衣,躺在泛著玉米香口袋上,夜裡的寒氣敲打著臉。來了!來了!來了!一開始,是一點點的小火流,往後越來越大,真的像雨一般,卻不需要打傘。

假使,換了一床蓆夢思,內心裡是看不到的流星雨的,之所以說玉米口袋上才是最好觀看的場地!是因為:記得有一年高考的作文題為仰望星空,好多人都在寫仰望,卻忘了基礎腳踏實地。而我當時,星空(流星雨)是仰望到了,實地也踏住了——正是泛著父母汗水的口袋充飢了我!

一道道流星劃過黑夜,襯托著夜空中最亮的星。聽大人說過,人過世後,就會像星星一樣掛在夜空,指引著後人。長大後,又聽別人說,過世的人,會像流星一樣墜落到人間,開始新的人間。我不知道那種說法,更好地解釋去世的意義。

去世就是消失,消失就是沒了餘味,因為這餘味已成你味道的一部分。

一碗泡窩頭,不光是醬油味,也是影響生活態度的味道。

一顆顆流星,不光劃破星空,也劃亮一輩子的念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