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今日一則有關尼日利亞男籃歸化球員的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籃網球員斯潘塞-丁威迪獲得了尼日利亞護照,將加入尼日利亞男籃效力。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丁威迪加入尼日利亞男籃

說起尼日利亞男籃,球迷朋友們肯定不會很陌生,在2019年男籃世界盃上,小組賽意外沒有出線的“非洲雄鷹”被迫和中國隊進行一場關乎奧運會門票的“排位生死戰”,結果尼日利亞以86比73的比分,順利拿下中國男籃獲得一張直通東京奧運會的門票,而中國的小夥子們只能被迫吞下一場苦澀的勝利,去希望渺茫的落選資格賽中碰碰運氣。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阿聯一打五,獨木難支

其實比賽中,中國男籃也非完全沒有機會,身體強壯的尼日利亞隊,還是展現出一些問題——進攻比較粗糙,奧科吉和阿米奴兩位NBA級別的球員更多是以防守悍將立足,在進攻效率和策動隊友上能力較弱。反觀男籃這邊,“一哥”易建聯毫無疑問是攻防兩端的絕對核心,比賽中甚至出現“一打五”的神勇表現,通過阿聯的出色發揮,第三節比分一度拉近,但是終究“雙拳難敵四手”敗下陣來。而丁威迪的加入,則補齊了尼日利亞最後的短板。

丁威迪在籃網兩位大牌球星本賽季齊齊養傷的情況下,表現出色,在被提上首發後,本賽季場均能拿下20.6分和6.8次助攻,在歐文不在的18場比賽裡拿下12勝6負的戰績,是一個不折不扣的playmaker型球員。他加入尼日利亞男籃後,可以扮演關鍵時刻的攻堅手和串聯隊友、組織進攻的角色。看著完全體的尼日利亞,也給了我們一些啟示,是否可以通過歸化球員,來度過目前青黃不接的狀態

對比中國男籃和尼日利亞這些年的發展軌跡

  • 自大姚退役之後,中國男籃不可避免地處於一個下滑期

畢竟姚明這樣現象級、在國際賽場具有國際統治力的球員,中國男籃歷史上有且只有這麼一個;那麼當時被廣泛質疑是否能扛起中國男籃大旗的易建聯,在作為核心的這幾年表現如何呢?雖然在奧運賽場上8年18連敗,但易建聯的個人表現卻無可置疑,憑心而論,如今的中國隊也鮮有可以幫他分擔壓力的存在。

不過,廣大球迷們至少暫時不用擔心中國男籃在奧運會上繼續連敗了,因為從目前來看,男籃將很大概率缺席東京奧運了……自1984年以來,男籃作為奧運會常客從未缺席過中間的任何一屆,如今這項紀錄恐將作古;更令人擔憂的是,核心易建聯作為1987年生的老將已經33歲,四年之後,難道我們還要依靠易建聯“一打五”來為我們爭取奧運會門票嗎?易建聯之後,誰能撐起“男籃一哥”的大旗?至少現在看來,曾經被給予厚望的“大魔王”周琦不行,被稱為“亞一衛”的郭艾倫也不行。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大魔王”和“亞一衛”暫時還無法結果男籃大旗

  • 對比中國男籃這些年“王小二過年”般的發展軌跡,尼日利亞男籃這些年的成績卻稱得上“勵志”
  • 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尼日利亞面對美國隊,被以為83分的巨大分差擊敗,作為美國隊進攻盛宴的背景板,尼日利亞並未就此沉淪。他們在接下來幾年勵精圖治,悄悄擠掉了傳統的非洲霸主安哥拉和突尼斯,化身非洲籃壇一哥。

    其實早在2016年尼日利亞的強大就以初見端倪,在正直當打之年的迪奧古、喬丹-恩沃拉以及前NBA球員艾派-尤度的率領下,尼日利亞隊在斯坦科維奇盃和熱身賽中,18天內連續擊敗中國男籃3次。由於並非國際正式賽事,所以當時並未引起太大的注意。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奧科吉和阿米奴結果迪奧古的大旗

    直到2019年男籃世界盃的排位賽關鍵戰役中的狹路相逢,並且敗下陣來。我們不得不承認,曾經在小組賽中為我們穩定送分的“非洲小老弟”們,都已悄然變強,而我們,卻在不進則退。強如尼日利亞,還要通過歸化球員繼續自己變強的腳步,那我們是否也可以通過歸化球員來打破眼下易建聯之後竟後繼無人的尷尬處境?

    亞洲籃壇,列強紛紛開啟歸化球員的招兵買馬之路

    把目光放回到亞洲,仍舊堅持自己“最後的倔強”的男籃,猛然間發現自己的對手陣中,出現了不少黑皮膚的面孔。

    • 東亞三國,男籃統治力不再

    歷來在和韓國、日本的交手中,中國男籃都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可以說東亞三國內戰是中國的基本盤,放在之前東亞內戰的比賽是必須拿下的。面對日本,中國男籃有著19勝1負的輝煌戰績,除了在14年仁川亞運會上,宮魯鳴指導率領的那支男籃太過青澀,意外輸給日本之外,再無敗績。而面對韓國,

    中國男籃也是以28勝8負佔據絕對優勢,除了仁川奧運會遭遇東道主黑哨的敗北至今仍廣受質疑,近年來有兩次失利值得一提,一次是02年釜山亞運會100-102,第四節最後三十秒被對方連得7分拖進加時,最後以兩分分差惜敗,由於大郅沒有迴歸,這次失利引起了軒然大波造成了後來對大郅的一系列影響;另一次是13年亞錦賽59-63敗於韓國,全場三分14中0,11年後再敗韓國。要知道每次能夠擊敗中國隊,韓國媒體都會大書特書,畢竟一直以來中國男籃,都是韓國男籃追趕的目標。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男籃一直能壓制日韓

    然而,時至今日,情況已經在悄然改變。2019年男籃世界盃的排位戰中,中國男籃以77比74通過第四節末端郭艾倫的突然發揮,涉險拿下比賽,這場比賽韓國隊的外線集體失準,靠著規劃球員羅健兒的發揮和中國隊一直周旋到第四節,1米99的羅健兒有出色的爆發力和得分能力,無論是易建聯還是王哲林,在防守端對他都沒做出很好的限制,還好周琦和他對位能佔到優勢,才能有驚無險的拿下比賽。對比尤納斯時期以44分分差痛擊韓國隊,鄧華德時期次次兩位數分差拿下比賽,這些年與韓國隊的交手優勢已經悄然縮小,不得不防,如若不然,恐面對韓國男籃的第9場失利近在眼前。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羅健兒給男籃帶來不小的麻煩

    再看看日本,他們規劃了前NBA小牛隊中鋒費澤卡斯作為自己的內線核心,而外線核心自然是現奇才隊前鋒八村塁。以內外兩核心建隊的日本隊,在世預賽中已初現威力,他們在世預賽中擊敗了實力強勁的澳大利亞隊,要知道彼時八村塁還只是一名NCAA岡薩加大學的大學生球員,作為NBA首輪秀、奇才的主力球員,經過一年的NBA歷練,八村塁的實力已經突飛猛進,可以肯定的是,處於上升期的他,還將進一步進化,面對鋒線羸弱的中國男籃,坐擁八村塁和渡邊雄太的日本隊必成大敵。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費澤卡斯和八村塁是日本隊的內外核心

    誠然看了韓國的K聯賽和日本的BJ聯賽的水平,對比cba,在本土球員這一塊上,我們還有一定優勢,但在加入了歸化球員之後,中國男籃面對兩個老鄰居實力上就不再佔優了,我們有的可能只是歷年以來戰績給我們帶來的些許心理優勢了。在易建聯退出國家隊後,若以現在的班底來看,今後數年再和兩位鄰居在比賽中相遇,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 南亞片區菲律賓啟用“僱傭兵團”

    菲律賓是一個很熱愛籃球的國家,籃球在菲律賓的地位就如同乒乓球在中國的地位,而菲律賓的籃球聯賽PBA早在1975年創辦了,是世界上除NBA之外歷史最悠久的籃球職業聯賽,比CBA還早了20年。然而受制於聯賽水平不高,菲律賓在亞洲範圍一直是一支魚腩級別的球隊。

    菲律賓人痛定思痛,在歸化球員的道路上,他們是最早邁出步伐,也是步伐邁的最深的國家。大家熟悉的NBA球員克拉克森和原新疆隊球員布拉徹都已被菲律賓歸化。菲律賓甚至可以排出4名歸化(只能3人出戰)7名混血的陣容,看著這一群黑黝黝的面孔,大家也許會有一瞬間的恍惚,這樣的球隊還能稱之為亞洲球隊嗎?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看著菲律賓清一色的“僱傭軍團”,這還是亞洲隊伍嗎?

    不過菲律賓也是在運用規則,在允許範圍內儘可能地提高自己的戰鬥力,這樣一支猶如“僱傭軍”組成的兵團,實力不容小覷。在17年的亞洲盃上,菲律賓以87:96擊敗過杜峰帶領的中國男籃藍隊,值得一提的是那支菲律賓隊沒有布拉徹也沒有克拉克森;而在18年,面對中國男籃紅隊,雖然菲律賓招來了克拉克森,仍然以為80-82輸掉了比賽,不過由於大腿抽筋,克拉克森沒有出戰第四節,隨著壓哨的三分不中,菲律賓錯失了絕殺比賽的機會,不過那場比賽的過程還是讓人緊張不已,昔日的“魚腩”,如今也用自己的方式,站了起來。

    平均身高只有1.62的菲律賓人,源於對籃球的痴迷,通過徵召“僱傭兵團”也有了和亞洲其他籃球強隊掰掰手腕的實力。

    • 西亞片區的老對手也開始了歸化之路

    作為中國男籃在亞洲的老對手伊朗,和中國男籃類似,也一直自持王者的尊嚴,很長一段時間內不願啟用歸化球員,然而和中國男籃所面臨的窘境類似,隨著黃金一代哈達迪與巴赫拉米的老去,伊朗隊的競爭力也已大不如前。為了能夠繼續屹立在亞洲籃球的強隊之列,無奈之下,伊朗也開始選擇歸化球員來增強自身實力——在去年世預賽第六窗口期伊朗隊公佈的名單中,麥克-羅斯塔姆保爾的名字赫然在列,這是一位出身在美國明尼蘇達的球員。既然有了第一位,想必之後伊朗也會慢慢物色更強,更適合的球員加入。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伊朗的黃金一代也終將老去

    另一位老對手約旦,在去年世預賽最後一個窗口期和中國隊的比賽中,竟然以82-68擊敗了中國男籃,要知道此前兩隊的交鋒史為中國男籃14勝1負。那場比賽約旦隊的功臣自然是砍下32分11籃板外加5助攻的歸化球員達爾-塔克。塔克作為打過NCAA卻在09年落選無緣NBA的一名球員,現效力於阿根廷聯賽,身體素質勁爆的他打法非常美式,關鍵時刻擁有大心臟的他,幾乎毫不手軟。雖然約旦隊整體實力比中國隊稍遜,但塔克的實力明顯凌駕於亞洲的其他後衛,自然也是中國男籃後衛線的大敵。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塔克的實力放在亞洲後衛中,足以睥睨群雄

    其他諸如伊拉克和卡塔爾等隊,也都擁有著歸化球員,並通過這些“僱傭軍”,進一步提高了自身的實力。

    中國男籃可以選擇歸化球員這條路嗎

    自姚主席接手籃協以來,其實一直以一個專業的人來做非常專業的事情,通過深化CBA聯賽的職業化改革力度,姚主席對辦好CBA可謂用心良苦,效果可以說非常顯著,CBA的品牌影響力逐步提升,價值也在提高,隨著越來越多的贊助商願意加入進來,整個聯賽已經踏入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階段。前不久和中國移動咪咕簽訂的最高可達50億的轉播合同,就是對CBA目前品牌價值的最好展示。這也讓俱樂部、贊助商無後顧之憂,敢於放心投入。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姚主席對男籃對CBA的改進可謂是鞠躬盡瘁

    另一方面,大姚大膽創新,將國家隊一分為二為藍隊、紅隊,讓更多的年輕人有機會加入進來。以賽代練,內部挖潛,可以說還是很有成效的。由此可見,短時間內,籃協並無大規模歸化球員的意願,相比依靠外來球員來短時間內以“拔苗助長”的形式來提高球隊戰鬥力,中國男籃更願意通過完善青訓體系和內部挖潛來慢慢提升球隊的競爭力。

    如果選擇歸化球員,主要困難有什麼

    目前來看主要困難還是在一直自己。

    • 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

    由於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的緣故,想要加入的外籍球員必須放棄原國籍,這對於該球員來說必然是一個需要慎之又慎的考慮。不過鑑於中國男足已經有至少三人成功歸化的案例可供借鑑。想必只要願意實行,肯定還是能找到願意為中國男籃效力的歸化球員。

    • 感情上無法接受不是黃皮膚的球員穿上中國球衣

    不同於成績已經退無可退,為了衝擊世界盃已經孤注一擲的男足,男籃目前的成績還有考慮的餘地和上升的空間。此外,感情上,大部分球迷還是無法接受黑皮膚的外籍球員穿上中國男籃的球衣,如果只是因為重利而加入,那麼入籍球員就沒有榮譽感和使命感,這樣的“僱傭軍”和為國而戰的球員們共處一隊,感情上無法接受。

    所以短時間內,想要在男籃一線隊看到歸化球員的身影恐怕難以實現。

    如果選擇歸化球員,潛在的對象

    前文有提到,如果選擇歸化球員,必須在情感上對中國文化有認同感,願意帶著榮譽感和使命感加入男籃。最好還是黃皮膚黑眼睛,大家在情感上也比較容易接受。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如果書豪能夠入籍,那肯定是最優選項

    這裡就有個不錯的人選——林書豪。作為北京隊本賽季的重要引援,書豪真的是一個非常值得稱道的外援,且不說他在疫情期間數以百萬的捐款和孜孜不倦地呼籲人們重視疫情團結一心,單說他在場上的表現也無可挑剔。多次膝蓋滲著血帶傷作戰,職業精神沒的說,而且很重要一點,因為可以和球員用中文溝通,書豪扮演的角色不同於其他外援在CBA那種得分機器,他非常樂於帶動隊友,通過策動全隊進攻的方式,讓整支隊伍變得更好。可以說,書豪之於北京隊,猶如之前馬指導對於北京隊,哈德森之於遼寧隊,是真真正正的融入了球隊。如果他能加入男籃,那對於整體的實力提升和帶動隊員進步都大有裨益。書豪本人也表示如果籃協發出邀請,他會認真考慮。不過後來此事就沒了下文,也許,籃協有自己的考慮,不願輕易開一線隊歸化球員的先河。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馬指導由於代表美國隊參加過A類賽事,並沒有歸化可能

    還有一個呼聲比較高的就是馬布裡了。其實這個選項是一個偽命題,因為老馬打過04年雅典奧運會,根據國際籃聯的規定參加過國際A類賽事的球員,無法再代表其他國家參加國際比賽。所以,雖然當時大家都希望馬指導能加入中國男籃,以一個“老北京”的身份在隊伍裡發光發熱,但事實就是這也只能是大家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不過,現在有一個聲音就是希望小馬能接替老馬的衣缽來幫助中國男籃,不過一來小馬年歲尚小,未來能達到什麼高度還不好說;二來這也是雙方你情我願的事情,強求不來,也要看人小馬自己的意願如何。

    男籃復興之路,或應順應潮流選擇歸化球員

    作為首個歸化球員,李弘權已出現在規劃名單

    其實,中國男籃也是有自己的歸化球員的——小將李弘權。可能很多球迷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今年17歲的他,出生於北美此前持加拿大護照,身高1米94,體重204斤,身體素質很出色,基本功也不錯。作為鋒線是男籃目前比較稀缺的類型,他在美國能拿到D1級別的獎學金,實力是非常出色的。黃皮膚的李弘權在16週歲的時候拿到了中國國籍,並加入了u19國青隊。根據國際籃聯規定,如果16歲以前就持有改過護照的話是不算歸化球員的,而在16歲之後才獲得的話,只能作為歸化球員,並佔用歸化球員名額。所以李弘權是中國男籃歸化球員第一人啦,個人還是看好他的實力的,希望他能繼續漲球,今後能在成年組的比賽上大放異彩。



    中國男籃復興之路漫漫其修遠兮,阿飛認為,在抓好青訓的同時,也可以適當的召集一些符合條件的歸化球員來提高即戰力。好比西藥治標,中藥治本,我們完全沒必要討論中藥和西藥誰更好,如果能夠中西藥結合,能做到療效好,豈不是更好?

    在目前的大環境下,幾個潛在對手都在通過歸化球員來縮小和我們的實力差距,這點不得不防,我們一味地因為自己是亞洲籃壇霸主的驕傲而不願去利用規則的話,反而有些作繭自縛的感覺,一旦因為實力不濟在今後的比賽頻頻失利,我擔心,屆時失去的可能不只是我們往日的榮耀,還有我們年輕球員的自信心。

    當然,選擇歸化球員也要慎之又慎,必須是對我們有認同感,願意為我們出力的球員,當然能帶動全隊,幫助年輕球員成長的那就更好。我覺得李弘權的嘗試就很不錯,希望姚主席也能正視這個問題,今後能看到實力不錯且被大家所接受的歸化球員出現在中國男籃的陣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