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三個月,六個節氣,你背的下來麼?

華夏二十四節氣之春季篇: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春天到了:三個月,六個節氣,你背的下來麼?


春夏秋冬四季從四個立而起,立就是開始,後半的“春夏秋冬”配上兩個“分”,兩個“至”;分就是“一分為二”,這裡把一季“一分為兩半”;那另外兩個“至”解為“極”,是太陽向北或向南走到頭了,要回頭走了。

我們通常把這八個節氣稱為四季八節。它們是界定四季的,今天我們主要介紹春。

春天到了:三個月,六個節氣,你背的下來麼?


立春和春分之間三等分插入了“雨水”和“驚蟄”。這兩個名字描寫了春季上半季的氣象或生物的特徵。要開始下雨了,藏在地下過冬的小生命聽見太陽的召喚要開始甦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間插入的是“清明”和“穀雨”。從“清明時節雨紛紛”我們可以知道清明節氣時的氣候情況。

春天到了:三個月,六個節氣,你背的下來麼?


此外,我們介紹一下它們主要的意思。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2月4日前後,謂春季開始之節氣。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2月18日—20日,此時冬去春來,氣溫開始回升,空氣溼度不斷增大,但冷空氣活動仍十分頻繁。

春天到了:三個月,六個節氣,你背的下來麼?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3月5日(6日),指的是冬天蟄伏土中的冬眠生物開始活動。驚蟄前後乍寒乍暖,氣溫和風的變化都較大。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每年的3月21日(或22日),陽光直照赤道,晝夜幾乎等長。我國廣大地區越冬作物將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春天到了:三個月,六個節氣,你背的下來麼?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每年4月5日前後,氣溫回升,天氣逐漸轉暖。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4月20日前後,雨水增多,利於穀類生長。

春天到了:三個月,六個節氣,你背的下來麼?


除此之外,還有更為簡單的節氣歌。

農民流行節氣的順口溜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

  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甸,處暑動刀鐮,

  白露煙上架,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

  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近臘月,大寒整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