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搶“不打工男”正常嗎?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 4年前,手被銬著的周某面對鏡頭時說的話,點燃了網絡。在他入獄服刑後,竟儼然成為一個“傳說”。4月18日,周某出獄。當天,除了他的家人,還有網紅經紀公司等來到現場,200萬簽約、綜合開發、直播提成、跑車的轟鳴聲,讓現場周某的親屬們有些困惑。周某的一個兄長表示,目前為止已經有30多家類似的公司接觸過他們家屬,200萬、300萬的簽約價都有人提過。

周某曾因搶劫、盜竊而“幾進宮”,出獄消息成網友關注、媒體聚焦的熱點,本來就顯得不夠正常,數十家網紅公司開出200萬、300萬“搶人”,而且“價格還可以談”,更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有話題就有熱度,“話題”人物往往很“吃香”,這在流量時代並不新鮮,正如不少網友指出,周某迴歸社會自然有擇業的權利,是否幹直播這個行當是他個人的自由,網紅公司是否聘用周某、開出什麼樣的價碼,各取所需、兩廂情願,儼然也無可厚非。但縱觀相關報道披露的信息,一眾公司競相伸出“橄欖枝”,顯然既非看中周某有啥能力、特長,更非因為周某獄中改造表現值得讚賞,而純粹出於蹭並不陽光的熱點、賺並不乾淨的流量,所謂為了“改造”周某的說法,更像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客觀理性地審視,有“前科”者回歸、融入社會,一直是個頗受關注的社會問題,周某出獄後不被歧視、排斥理應是大家所共同樂見的,但清一色“網紅孵化”公司對周某“情有獨鍾”,很難不引起人們對網紅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現象的遐想與檢視,會不會帶偏網友或社會價值導向的憂慮也未必多餘,有網紅公司就毫不掩飾地坦承,“考慮到周某的實際情況,直播也有可能面臨封殺”。倘若真有心“改造”周某、依法合規“直播”,實現流量變現,而非意欲拿負能量作賣點,何來封殺之虞?

正如有網友指出,倘若周某簽約了,那就是替人家打工了,這不正打了“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一記耳光?周某是否做網紅固然尚須拭目以待,但這並不是問題的關鍵,人們圍觀、質疑網紅公司趨之若鶩,也未必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周某。一段時期以來,一些網紅、直播平臺熱衷於打擦邊球,頻頻踩踏道德、法律底線,靠“毀三觀”式套路斂人氣、賺流量的做法備受詬病,大家真正擔心的或在於,“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熱點冷卻之後,或者“被消費”失去開發利用價值之後,周某還會如此搶手嗎?平臺究竟如何“孵化”周某,會不會將他引向又一條“不歸路”?抑或,周某的“成功”之路,會不會成為另類“勵志”樣板,催生更多跟風效仿者?(範子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