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叢邊幽蠹更不凡,蝴蝶紛紛逐花老

引言

美食文化自古以來都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不僅是從古至今人們對生活的尊重,更是代表古代智慧的人間煙火。大千世界,包羅萬象,各種食物豐富了我們的餐桌,不管是日本的魚片,還是印度的咖喱,又或者是澳大利亞的炙烤鱷魚,在豐富口味的同時,也能讓人感受不一樣的飲食文化,而中國,更是盛產美食的國家,不管是烹飪技法還是食材的種類都是世界一流。宋代的大詩人黃庭堅就有一首詩《和柳子玉官舍十首·茴香》寫道,“鄰家爭插紅紫歸,詩人獨行齅芳草。叢邊幽蠹更不凡,蝴蝶紛紛逐花老”。而今天要說的是茴香的的歷史淵源。

茴香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叢邊幽蠹更不凡,蝴蝶紛紛逐花老

圖|張騫出使西域

茴香在中國古代的源遠流長

茴香並非自古就在中國大地上生長,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建元元年,漢武帝劉徹即位,張騫任皇宮中的郎官。建元三年,漢武帝招募使者出使大月氏帶回黃瓜,葡萄,石榴等等的各種番邦作物,這其中就包括茴香。憑藉其細膩的口感和綿綿不斷的回香,很快風靡一時。茴香,不管是在希臘還是中國,都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貌不驚人的外表,卻散發著它獨有的香氣,回味悠長,悄然生香。

在唐宋時期大小茴香就已經成為了當時的人家烹調菜餚的常用調味品。因為茴香能夠去除肉類裡面的臭氣,常被用作包子、餃子、餛飩等麵食的餡料。茴香的命運,從掀開鍋蓋的那一刻,就註定要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在中國的飲食歷史上留下它的足跡。

茴香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叢邊幽蠹更不凡,蝴蝶紛紛逐花老

圖|酒宴圖

茴香的功效相比其他蔬果也比較大眾化,溫腎散寒,和胃理氣,治療腎虛腰痛,乾溼腳氣。所謂藥食同源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在茴香的香氣瀰漫腹中,溫暖味蕾的時候,它也在悄然無聲的在幫助我們調理著身體。

在宋元時期,勤勞而富有智慧的中國人,一邊從外國進口茴香,一邊開始研究如何栽培種植這種美味的食物,經過幾代農耕年華的努力,茴香終於在中國大地上生根發芽,在如今的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寧夏等地種植。

藥典記載,本草求真:大茴香,據書所載,功專入肝燥腎,凡一切沉寒 痼冷而見霍亂

而到了明朝時期,茴香的種植技術在我國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國產茴香已經慢慢超越了進口茴香的品質,我們不再需要西域的茴香,茴香已經在我們華夏大地上,正式立足。

茴香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叢邊幽蠹更不凡,蝴蝶紛紛逐花老

圖|農耕

南米北面,茴香在北方人的飲食習慣裡面,佔有很高的地位,出門在外的北方遊子,如果吃上一碗茴香餃子,也許也能想起家鄉的味道,上車餃子下車面,同樣,茴香雞蛋麵也是北方人家的家常美食,有著屬於它的特殊意義。

電影《夏洛特煩惱》裡,馬冬梅曾經對夏洛說,茴香,回想,經常給你做茴香雞蛋麵,就是希望如果在以後的日子裡如果你厭倦了我,也能回想起這段歲月裡我對你的好,以及我們曾經的點點滴滴。

那麼茴香所代表的,從古時人們把他稱作懷鄉時,就已經不僅僅是餐桌上的一盤餃子,一碗麵而已了,在人們的智慧與依託之下,給予了它不一樣的人文情懷,吃一口茴香,回味的,還有某一段歷史,大到絲綢之路的風風雨雨,小到某一段屬於自己生命中重要的時光。

茴香與馬拉松的歷史淵源

當然,茴香的歷史,可不止到西漢張騫的絲綢之路,同為當時文明古國之一的希臘,也已經把這世界上最古老的食用作物端上了餐桌,有茴香不摘是傻瓜,這是古希臘流傳至今的一句諺語,在當時的希臘,茴香,已經成為了重要的食品,不僅如此,在公園前490的一項世界級運動由茴香命名。

古代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時期,波斯帝國的侵略野心逐漸彰顯,在公元前492年開啟了為期半個世紀對希臘的侵略,史稱希波戰爭。

茴香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叢邊幽蠹更不凡,蝴蝶紛紛逐花老

圖|希波戰爭

492年夏天率2萬五千人進攻希臘,卻受到颶風和色雷斯人的阻擋無功而返,在公元前490年率5萬人捲土重來,但是在希臘人眾志成城的抵禦之下,他們的侵略野心沒有得逞,苦苦支撐的希臘人在前線取得勝利後,立刻派出士兵斐力庇第斯跑回雅典傳信,將這個天大的喜訊傳給全國人民,他一刻也不敢停歇,極速跑了42.193公里報捷後便倒地不起,不治而亡。而他倒下的地方就是一片茴香田。而馬拉松的字面意思就是一片茴香田。

將茴香子放入墓葬之中為親人陪葬,也成為了希臘人持續了很久的風俗習慣。那是對親人的敬重也是對親人深深地思念。

如今的希臘把茴香當做勝利,成功的標誌,起源便是那一片茴香田,而希臘的國酒也正是不可思議的茴香酒。

茴香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叢邊幽蠹更不凡,蝴蝶紛紛逐花老

圖|茴香籽

拜占庭時期皇室的鐘愛

茴香酒是燕麥、黑麥加入茴香釀製的酒。它一般作為餐前的開胃酒,但是如果你願意,也可以做成雞尾酒。在茴香酒中加入水,它會變成乳白色白色。原因是大茴香油與乙醇融合會分解,而當乙醇變少,它會變為白色的小冰晶,那麼酒的顏色就會變為乳白色。

拉斯弗斯島是頂級茴香酒的家鄉,茴香酒配炸海魚,閉上眼睛,感受異域風情,彷彿置身於曾經的一片茴香田,轉瞬又回到舒適柔情的海邊,你甚至能體會到一絲希臘人民對於茴香獨有的情懷。無可厚非,茴香酒本身也是吃希臘餐的絕佳伴侶,在希臘,這是公認的。

茴香悠久的歷史文化淵源;叢邊幽蠹更不凡,蝴蝶紛紛逐花老

圖|貴族酒宴

茴香酒的具體起源已經不可考據,但是有證據表面,在拜占庭時期,茴香酒,已經成為了皇室宴席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直到如今,它冰涼的口感,口中滿溢的香氣,和它附有的歷史文化和意義,已經和世世代代的希臘人密不可分。可能,在他們眼中,濃縮在杯中的不止是小小的茴香,更是希臘輝煌歷史的縮影,對文明古國的懷念,一飲而盡,回味悠長,滿口生香。

結語

2500年,7000公里,遙遠的的距離,不同的語言,在歷史上中國和希臘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的交集,但是兩大文明古國卻是不約而同的有對茴香的不凡意義,茴香,在他國眼裡可能僅僅是調味的蔬菜,或是烹煮的食材,但是隻有我們知道,它承載的,是對歷史的見證,是出門在外的遊子對家鄉的思念,是深情的妻子對丈夫的愛戀。

天地太大,歷史太久,相比茴香,還有很多食物的歷史文化等待著我們的發現,它們的身上,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文化意義,探索,發現,推開一扇又一扇歷史文化的大門,我們才能知道不一樣的世界,歷史的痕跡無處不在,哪怕,只是一株小小的茴香。歲月更迭,茴香如故。

參考文獻:

《千金方》

《卡里阿斯合約》

《本草綱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