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衛王朝而不“忠君”的愛國者——于謙

于謙,字廷益,號節庵,杭州府錢塘縣人。永樂19年中進士。二十三歲中進士,並且能擔任兵部尚書,可見排名不低。應在二等(4-49名)之列。跟隨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宣宗命于謙訓誡朱高煦,“謙肆口而成,其言皆正大剴切,高煦俯首戰慄,稱萬死而已。上大悅。”即令于謙巡按江西。平反數百起冤獄。可見於謙的宣講能力極為不凡。《名山藏》中說其為諸生英邁過人,“讀書過目成誦,為諸生時習容止,骯髒有聲。巡按御史目之入,視學召使講書,謙乃為御史講高皇帝《大誥》,御史撤坐避席,跪而聽講,謙反覆推解甚悉。聞者悚服。”以生員身份能讓御史避座,跪著聽講(尊重之意,正冠跪坐。非下跪)可見演講才能卓著。

守衛王朝而不“忠君”的愛國者——于謙

于謙祠

玄德五年,宣宗越級提升于謙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于謙到任後,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並立即上書。一年上書幾次,稍有水旱災害,馬上上報。可見做事幹脆。正統六年于謙上書說:“現在河南、山西都積蓄了數百萬斤糧食。請在每年三月份時,令府州縣報上缺少食物的下等民戶,然後按分額支給他們糧食,先給豆類和高粱,其次給小米和麥子,最後給稻穀,等秋收後償還。因年老有病以及貧困而不能償還的則給予免除。州縣官吏任期已滿應當升遷的,如果預備糧不足,不能離任。還要命令風憲官員經常監察。”皇上下令施行。河南黃河沿岸,經常被洪水衝開缺口。于謙令加厚建築堤壩,每個鄉里都要設亭,亭設亭長,責令其督率修繕堤壩。又命令百姓種樹挖井,結果當地榆柳夾路,行人也不再受渴了。大同孤立在塞外,按撫山西的官員常走不到,于謙請另設御史來治理。又把鎮邊將領私人開墾的田地全部收為官家屯田,以資助邊防開支。于謙的恩威遠為流行,太行山的盜賊為此而不敢露面。可見做事果敢並且深受愛戴。

守衛王朝而不“忠君”的愛國者——于謙

正統年初,內閣由著名的三楊主持,即: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皆看好於謙的才能。于謙早上奏請之事。晚上便能得到批覆。等到三楊去世之後。太監王振開始掌權。文武百官爭相行賄。而於謙進京奏事,不帶任何禮品。王振指示通政使李錫彈劾于謙久未晉升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被判死刑。一時激起民憤,而周王、晉王等藩王也力保于謙。使得王振聲稱是抓錯了人而放了于謙,貶官大理寺少卿。明朝的藩王一直很可憐。因為明成祖朱棣的原因,一直深受懷疑。而於謙能使得藩王上書保釋,可見恩德遠播。

正統十四年,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導致了明朝最大的恥辱,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朝野震驚。(明朝最強戰鬥力,甚至還有神機營。無論從裝備還是人數都佔巨大優勢。能打輸可見英宗的指揮有多糟糕)百官舉足無措,南遷之聲遍佈朝野。

謙厲聲曰: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議乃定。謙請王檄取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師。以次經畫部署,人心稍安。即遷本部尚書。

于謙既有愛國之心,又能安定朝野。並且是有方法策略,而非喊口號之人。領袖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當即晉升為兵部尚書。《明史.兵志一》說“于謙創立團營,簡精銳,一號令,兵將相習,其法頗善。”“景帝用於謙為兵部尚書,謙以三大營各為教令,臨期調撥,兵將不相習,乃請於諸營選勝兵十萬,分十營團練。每營都督一,號頭官一,都指揮二,把總十,領隊一百,管隊二百。於三營都督中推一人充總兵官,監以內臣,兵部尚書或都御史一人為提督。其餘軍歸本營,曰老家。京軍之制一變。”這些個舉措、改革對明朝軍事深有影響。同時百官奏請皇太后立郕王為皇帝。而後堅壁清野。準備京師保衛戰。于謙負責北京保衛戰,條件不算好,“時京師勁甲精騎皆陷沒,所餘疲卒不及十萬”,敵人不算弱,手下將領也談不上多強。此等條件下,能臨危不亂,鎮定指揮,隨機應變,最大限度調動發揮既有資源、人力之作用,其軍事才能是第一流的。京師保衛戰後,代宗(即郕王朱祁鈺)論功行賞。加封于謙太子少保。尊稱於少保。

守衛王朝而不“忠君”的愛國者——于謙

于謙畫像

後英宗復辟,于謙和王文以謀反罪論處。王文忍受不了這種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可見於謙心中自有丘壑。當初為了保衛國家于謙力主代宗登基。後英宗復辟,自然因為政治原因處理于謙等功臣。于謙也不分辨。最終在崇文門外——斬決。死後抄家的時候,于謙家中沒有餘財。而其中正屋緊鎖。打開看時,屋中僅有代宗賜予的蟒袍、利劍。可見於謙清廉如水。(電影《龍門客棧》應該是以于謙為原型,講述的救下於謙遺孤的故事)

讓我們重新梳理一下,于謙是長相帥氣,聲音洪亮,做事幹脆,受到百姓愛戴,朝野傾慕,有計謀,有擔當,清廉如水之人。深受儒家思想影響(非程朱理學)的代表。敢於撤換皇帝做到了君為輕,民為重。是所有官員的典範和表率。諡號忠肅。

現有于謙祠位於浙江省杭州西湖三臺山麓。北京于謙祠位於西裱褙衚衕23號(免門票)希望大家在去西湖、長城等地遊玩的時候也抽出空來多看看明朝最大的民族英雄于謙。也緬懷一下當初這位最應受到敬仰的英雄。最後用於謙的《石灰吟》來歌頌一下這位天才: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