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神變妖——九尾狐

九尾狐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山海經》雲:“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是能吃人的靈獸。而九尾狐的神奇就在於,一般吃人的靈獸都被定義成為兇獸,但是九尾狐卻成了天下太平的祥瑞。而漢代的壁畫中西王母旁邊站立著九尾狐、白兔、蟾蜍、三足烏。表明了很早開始九尾狐就是祥瑞的徵兆。

由神變妖——九尾狐

最早的九尾狐是《山海經》記載的青丘九尾。青丘九尾甚至被後人演化成了女媧的寵物。可以說是九尾傳說的發源地。後人演化後九尾就有了天生的魅惑能力。所以女媧不喜,導致了九尾最後被女媧驅逐。最著名的青丘九尾就是妲己了。女媧利用九尾的魅惑能力去迷惑殷紂王。而最早的九尾參與政治是塗山氏。塗山氏與大禹的結合成就了大夏王朝的崛起。而九尾的祥瑞很可能也是因為塗山和大禹的結合而成。大禹平定天下,九尾輔佐。所以天下定九尾出。

由神變妖——九尾狐

從妲己、塗山氏的傳說,再加上九尾吃人的原因。從宋代開始,儒家就開始黑化九尾狐。隨後越來越多的儒家小說開始大量描寫九尾魅惑人心禍害天下,終於到了《聊齋志異》裡的狐狸精全是負面形象。從九尾狐從有神性,變成了狐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