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江西省奉新县西北部巍峨的的千里峰下,景色秀美的“九百公路”中心地带,坐落着一个依山傍水以胡姓村民为主的小山村——东庄。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早在300多年前,以五世祖昌廷公、昌信公为主要代表的胡氏先祖们,分别自康熙50年(公元1711年)和雍正6年(公元1728年),先后从赣州市的南康潭口、定南潭庆等地,迁徙到现在的石溪乡和柳溪乡,其各支后裔,则主要分布在奉新的柳溪,尤以东庄最为集中。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子孙,生生不息。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清嘉庆13年,由胡氏五世祖昌位公后裔华在公等四位先祖倡议,族人建起了一座东庄胡氏宗祠。在200多年风风雨雨的历史长河中,胡氏宗祠几经损毁,尤其在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几近灭顶之灾,胡氏族人却以客家人百折不回的坚韧守护着这方精神家园,硬是让胡氏宗祠的主体建筑得以保存了下来。

东庄胡氏族人对宗祠情有独钟,还有一个历史原因:他们始终怀念一位给东庄农民带来过实实在在好处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第一上将肖克。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开国上将肖克

1934年2月,时任红17师师长的肖克将军率领部队由石溪进驻东庄,指挥部就驻扎在胡氏祠堂内,在东庄搞了五天的土地革命试点工作。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当年,肖克将军就在这里运筹帷幄,并亲自到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农民家里去访贫问苦。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这一带的贫苦农民家家户户都分到了田地。为了庆祝土地革命的初战告捷,四面八方的村民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地蜂拥到胡氏祠堂,庆贺自己第一次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这个动人心魄的历史事件被东庄人牢牢地铭记在了心中。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2019年2月8日,东庄胡氏祠宗亲会正式向社会各界人士和胡氏族人发岀了胡氏宗祠修复工程倡议书。随后设立了宗祠修复的专门机构,筹集专款100多万,于4月26日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修复工作,在短短的8个月内,一座古朴典雅、气势宏伟、庄重肃穆、工艺精湛的胡氏宗祠以全新的面貌矗立在世人面前。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胡氏宗祠修建工程技术总监、“江西赣艺仿古工程有限公司”陈后兴老总向我介绍,重修后的胡氏宗祠五重五进,占地总面积近1千平方米,是目前奉新境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宗祠。

东庄胡氏宗祠规模最大,且又有革命历史的红色印记,我称它为“奉新第一祠”,没有夸张。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东庄胡氏宗祠重光竣工庆典定于12月15日上午隆重举行。不少远道的嘉宾头天下午就来到了东庄,这是宗亲会的秘书长胡祖峰先生正在与远道而来的嘉宾亲切交谈。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15日上午,东庄胡氏宗祠重光竣工庆典仪式正式开始。除了各地嘉宾,县文广新旅局、县委党史办、县文物管理所的主要领导都前来出席,令这次庆典显得特别隆重。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台下人头攒动,座无虚席,喜气盎然。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在庆典仪式上,东庄胡氏宗亲会会长胡祖长从奉新县文管所许所长手里接过了中共奉新县委党史办、奉新县文广新旅局颁发的“红十七师师部驻地旧址(肖克上将故居)”牌匾。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胡会长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拟将宗祠右边的一排房间作为红军旧址的展厅,供村民们和各地游客瞻仰。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这十几位嘉宾必须专门介绍,他们来自南昌,半个世纪前,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南昌下放居民。他们随父母举家下放到了东庄村接受再教育,当年他们都是年仅十来岁的小孩子,现在他们的父母绝大多数都已辞世,这些下放居民的后代却能相约远道而来。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善良、热情、极富同情心的客家人给予了当年这些娃娃太多心灵的抚慰和美好的回忆,令他们足以温暖一生,这也正是客家人的魅力所在!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庆典仪式结束后,祠堂内外摆下了整整120桌盛大的宴席。人们举杯畅饮,笑声朗朗。


千里峰下现胜景,120桌喜宴很撩人

如此美好的时刻,每一位东庄胡氏的族人都会铭刻在心,东庄胡氏宗祠也一定会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革命历史教育的一方圣地,我衷心祝贺东庄胡氏千载繁荣,万代兴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