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親戚不親也不是其中一方的錯,雙方多少都有責任,說到“斷親”哎……我真的深有感觸。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緣何出現斷親潮,不知從何時起,親戚間走動少了,或者是逢年過節匆匆來往,也沒有了濃濃的情意,微信短信的問候來自網絡,多是編輯好的網絡用話,兄弟姐妹只有過年時才於父母處短暫一聚,平常沒事家庭群裡是一片沉寂,若或有紅包跳出,定是那家的孩子要辦事了,至於姐妹因錢財反目、兄弟因贍養成仇的也時有聽聞,我們不僅要問,我們的親情怎麼了?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親戚不再親了,是因為我們之間有了距離,(親、堂、表)兄弟姐妹為了各自的生計、懷揣各自的夢想、依據各自的技藝分赴各自的戰場,或是南國都市、或是北方小城、亦或某個邊隅鄉村,經濟的發展與地域的開放催促著更多人尋夢的腳步,距離產生了思念的美,也磨滅著人的記憶,更有下一代對於叔伯姑舅姨等概念缺少了感性,假如你我是那空中的風箏,現在尚有家中老人一線相牽,那一天老人的手不能牽動你我的線,你我或許是那聚合的白雲,不知何為歸途,有可能欣喜不再漂泊,然而你我已不再屬於那故土的你我。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親戚不再親了,是因為我們的下一代沒有親戚,這一代有多少是獨生子女啊,多少人說這代獨生子女是幸運的,雙方父母都在為他們積累財富,然而倒金字塔式的養老重壓卻落在他們身上,放開之後,為了完成上代的生育夢想,下一代、二代的金字塔又正了過來,他們如何承受這種親情帶來的壓力。或許這一代印象裡的兄弟姐妹是隔壁王叔家的,下一代印象中的叔伯姑舅姨是樓下王奶奶家的,親情的感性中已經鮮有了血緣的成份,有點蒼涼的可悲。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親戚不再親了,是因為金錢佔據了我們的整個生活,那時出門我們多想掙錢成家立業,翻騰摸爬我們已是焦頭爛額,或許小有所成我們築起那個叫家的小窩,家中的父母要贍養,身邊的孩子不想讓他再接受你我受過的搞笑般的教育,我們在奔波的路上沒有停息,也不敢停息,金錢對於你我是何等的迫切,我們也常常會問時間都到哪了,自己的內心狠不得抓住生命的秒針,然而真的不夠,父母那裡的費用口頭上說的大方,內心何嘗不是壓了又壓,孩子的費用還按著我們上學時可憐的花銷預算,兄弟姐妹間或許因為你少拿一點你少侍候老人一天而斤斤計較,親情中少了幾分寬容多了幾分尖酸,世風日下幾成規則,無不讓人唏噓。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親戚不再親了,是因為你我氾濫的“義”滅了我們的親情,古人所謂的大義滅親的義是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義,是江山社稷危亡匡扶的義,是持守道德底線遵循群體利益的義,而你我的家中,把親人錯誤當作不義,把親人的借貸當作不義,把親人的不孝當作不義,把親人的一句閒話當作不義,等等,斷而絕之,從此反帖門神不對臉,兄弟也成陌路人,兒孫計仇難化解,可知孃胎血脈親。

親戚啊,自古就是民族、社會、國家的一部分,是千年傳承的血脈,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傷痛,是靈魂歸宿的盤根錯節,豈能斷絕在你我手中?然而,時過境遷,誰還說這無用的親情。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農村,現在有一部人城裡買了住房,而鄉下的老父母親也陸續地去世了,過去在咱們農村有句老俗話說的好呀,"有父母親在,農村家就在",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父母親還在世的話,無論你孩子們遠在異國他鄉,還是遠隔千山萬水,大家都必須要回鄉下陪著自己的父母親過年呀,而且過年大都需要走親戚。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現代社會大多數的農村年輕人都在城裡買了住房,鄉下的老父母親們去世了以後,回家過年與兄弟姐妹們聚在一起的機會只是說少了一些,如果不是過年的時候,鄉下親戚們家中有辦紅白喜事的,回家過年走親戚的機會少了,也並不存在什麼割斷了親情的現象了啊。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農村人過年走親戚拜年已經是優良的風俗傳統習慣了,自己的親人在親情就在,就算是偶爾出現年輕人不回鄉下過年走親戚,也是因為個別的老父母親已經去世了,或者是在城裡買了住房,有了穩定的工作,過年沒有年假而已,回家過年的機會少了一點罷了而已。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農村有句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人請了權威親戚分家,不滿意可以明確提出來,老人活著時充當好人,老人死了,糾結往事,亳無意義。

把這些陳年往事總是糾結在生活裡,真的很累,兄弟情,少走動也好,親戚是無法忽略的一個群體,好的親戚對家族幫助是巨大的,不好的親戚會起到反作用,無論好壞,我們始終十分重視親戚這一族群。我是70後,記得小時候親戚總是來往不斷,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家常事,如果兩家離的遠分別時哭的真親。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現在,感覺這個族群只是維持一層血緣關係,不愛來往,無話可說,甚至有的連名字稱呼都忘了,隔著一兩代都變成陌生人。導致親戚不親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一、走親戚不再是親情,是利益。過去每個家庭狀況比較相似,誰也不攀比不利益化,相互溝通非常自然,如今親戚變得更加功利主義,相互防守。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二、親戚貧富差距加大,看不起窮親戚。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親戚之間貧富差距拉大,勢必會出現裂痕。(這種嫌貧愛富的親戚最好斷交,他幫不了你還小看你)。

三、自私自利攀比。有的親戚看不得其他親戚過的好,如果某些方面優越於他,可能引起嫉恨與不滿。還有親戚之間攀比也是疏遠親情的罪魁禍首。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其實親戚都是一家人,都是有這血緣關係的,踩別人幾腳並不會顯得你比他高貴,而更加顯現出你的人品。信息發達的時代,縮短了地域距離,卻拉長了人心的距離。


斷親現象在哪裡都有,有一種是貧富差距的斷親,這種斷親現象是富的不登窮家門窮了不往富家奔,這個在城裡比較普遍,有很多原本在農村的,掙到錢了全家去城裡買房居住,由於農村的房子拆了,回來探親的次數越來越少,最後自然是不回來了,我們村裡就有這樣的事情,一家人都去省城好多年了,他親生父親在農村老家去世,全家都沒有回來看一眼。

農村現在的親戚“斷親”現象越來越普遍,為什麼?

在農村一句老話:一代親,二代表,三代來往少。這個現象在全國各地都很正常了,到表兄弟之後各自成家了,各自的親戚範圍越來越廣,就像我的侄子和我表兄弟他們的孩子都不認識。慢慢的就是從拜年開始取消,只是彼此有大堂喜事和白喜這樣的事情才會通知,這種情況也不會延續很久,只要有一方不通知,基本上是不再往來。

以上兩種斷親現象比較普遍,第一種是惡意斷親,第二種是家庭自然發展的必然現象,也是社會發展趨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我們做好自己,問心無愧就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