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的屈辱史

”在歷史長河中,有像俄羅斯這樣從一個莫斯科公館擴張到如今的全球第一領土大國,也有像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樣的從一個橫跨歐亞非的世紀大國龜縮到小亞細亞半島和巴爾幹半島一隅的二三流國家。風雲變幻,事實難測。”

在歷史長河中,有像俄羅斯這樣從一個莫斯科公館擴張到如今的全球第一領土大國,也有像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這樣的從一個橫跨歐亞非的世紀大國龜縮到小亞細亞半島和巴爾幹半島一隅的二三流國家。風雲變幻,事實難測。而歷史再倒退到不久的1992年,時隔蘇聯解體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有“巴爾幹之虎”之稱的南斯拉夫也宣告解體,直到2006年黑山獨立,其繼承者塞爾維亞被生生的壓縮為一個內陸小國。

塞爾維亞的屈辱史


如今的塞爾維亞,總面積僅8萬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700萬,莫說昔日“巴爾幹之虎”的風采,就算是放在歐洲,也是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國家。

南斯拉夫分裂解體,除開內部存在分裂的基因外,美國和歐洲是推動其解體的外部因素。面對被肢解的既成事實,塞爾維亞人是不是應該對美歐國家充滿仇恨呢?

事實上,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時,塞爾維亞(南聯盟)也的確是將歐美作為最大的仇敵來對待。不過,到了2009年,塞爾維亞便提出了加入歐盟的正式申請。因二者與海牙法庭合作、科索沃地位爭議等問題多有分歧,塞爾維亞入歐盟受阻。不過,即便如此,塞爾維亞一直都在努力“入歐”。

這多少令人驚訝不已。雖然,當年發動空襲的是北約而非歐盟,不過北約除美國外的組成國,絕大部分都是歐盟成員發動空襲的是北約而非歐盟,不過北約除美國外的組成國,絕大部分都是歐盟成員。塞爾維亞此舉莫不讓人聯想到認賊作父。

那麼,塞爾維亞為什麼堅決要入歐呢?雲石君將做具體分析。

第一,塞爾維亞的現狀所決定。

如果將塞爾維亞置身於南斯拉夫的繼承者來說,塞爾維亞與美歐有不共戴天之仇。美國為了維護其海上霸主的地位,就需有東地中海及近東板塊的主導權,而在歷史上,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上的南斯拉夫與西歐存在地緣衝突。在蘇聯解體後,美歐要剷除這個障礙物,就需要肢解南斯拉夫。直到南斯拉夫一分為七,主體繼承國塞爾維亞淪為內陸山地小國為止。

對歐盟來說,如今的塞爾維亞,自然對歐盟國家構不成威脅,既然如此,歐盟也就不在乎塞爾維亞成為其中的一員。

而對於塞爾維亞來說,其國家和民族崛起的戰略空間淪落到如此不堪地步,確實是與歐盟國家當年的挑唆分化和軍事打擊脫不了干係。不過,既然事已至此,從感情層面來說,自然對歐盟國家有或多或少的仇恨。但是,從理性層面來說,國家民族要發展壯大,就必須認清現實,抓住一切機會改變國運。而歐盟卻是塞爾維爾最大的機會。

如今的塞爾維亞業是內陸國,沒有出海口,而加入歐盟,能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作為歐洲唯一的發達文明體系和秩序的主導者,歐盟可以為成員工提供各種現實待遇,一定程度上,也會打破其內陸山地國的天然閉塞格局,為國家發展注入新機。另外,塞爾維亞周邊國家:斯諾文尼亞、保加利亞、克羅地亞、羅馬尼亞等國,均是歐盟成員工,若自己也加入了歐盟,周邊環境也會相應的有所提升。

第二,塞爾維亞已具備加入歐盟的基本條件。

首先,根據1993年歐盟哥本哈根首腦會議確立的標準,入盟國家必須擁有捍衛民主穩定的機構。也就是說要實行西式民主政體。

從內部環境來看,隨著南斯拉夫解體後,大多民族聚居區皆已脫離並獨立成國。現在的塞爾維亞,民族構成簡單,超過八成的都是塞爾維亞族,內部次級地緣板塊也不多,宗教信仰以東正教為主,這加強了國家凝聚力和認同感。而不必像南斯拉夫時期,因為多種族,地緣板塊複雜,宗教信仰雜亂而需要用紅色意識形態作為國家統一的紐帶。如此一來,塞爾維亞採用西式民主的時機已成熟,這就為加入歐盟掃清了意識形態上的障礙,而且是最大的障礙。

從外部環境來看,隨著俄羅斯沒落,大大降低了塞爾維亞加入入歐盟的顧慮。

歷史上,因地處歐洲、俄羅斯勢力及中東伊斯蘭板塊三大勢力交匯處,使得巴爾幹半島有“歐洲火藥桶”之稱。而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巴爾幹半島本土勢力無論倒向哪一方,都會被淪為炮灰的命運。

近代以來,伊斯蘭勢力整體衰落,可以忽視來自中東的地緣威脅。不過,在美蘇對峙時期,南斯拉夫卻處於東西方勢力夾擊之下。而巴爾幹半島的特殊地理位置又決定了,當時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南斯拉夫擁有不和東西方結盟的資本。也就是說,如果蘇聯不解體,或者說俄羅斯足夠強大到可以和美歐抗衡,塞爾維亞大可以繼續保持中立,不加入歐盟,以免引火燒身。

塞爾維亞的屈辱史


不過,如今的俄羅斯都有些自顧不暇了,沒有了東歐衛星國,自身國土也較蘇聯時代大幅衰退。再加上烏克蘭等前加盟共和國的背叛,俄羅斯地緣影響力已經嚴重萎縮,如此一來,俄羅斯想幹預巴爾幹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隨著前南斯拉夫的解體,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這兩個前蘇聯衛星國全盤倒向西方,使得現在的塞爾維亞,已被西方國家包圍。如此一來,俄羅斯也無力阻止塞爾維亞加入歐盟。

如今,只有西方勢力才有能力影響巴爾幹半島國際格局,塞爾維亞入歐,也不必擔憂俄羅斯或者是伊斯蘭勢力的掣肘。

這便是塞爾維亞具備加入歐盟的內部外成熟條件。

當然,這會讓許多情感至上的人多少難以接受。不過,話又說回來,

識時務為俊傑,大可不必為了早已逝去的東西而活活遭罪,倒不如藉著有利的機會尋找更好的出路。這便是塞爾維亞的理性之選。

雖然,塞爾維亞入歐條件成熟,歐盟也不會拿歷史問題做推托之詞。不過,歐洲有四十多個國家,而歐盟成員工只有28個,換句話說,入歐也並非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擺在塞爾維亞眼前的有兩個問題:一、客觀現實問題。塞爾維亞內部需要加強經濟改革、社會體制改革,以完全適應歐盟的要求;另外,關於前南斯拉夫內戰戰犯,及科索沃地位問題上的分歧亟待解決。二、主觀情感為題。作為前社會主義國家的主體繼承者,以及與俄羅斯東正教——斯拉夫系民族的歷史淵源太深,還有在科索沃戰爭中俄羅斯的支持等因為,使得不少塞爾維亞人抗拒入歐之心不小。

塞爾維亞的屈辱史


當然,這些只是時間問題,塞爾維亞總有一天能完全能達到歐盟要求,前南內戰戰犯及科索沃地位問題的分歧也總有塵埃落定的那一天,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更好生活的渴望,抗拒之心也會慢慢的消逝。所以說,塞爾維亞入歐的大勢已定,只待最終時間的敲定。

如今,巴爾幹半島沒有多方勢力盤踞,反而難得和平。但是其地理位置又決定了其會隨著國際格局的變化而變化,到那時,是否還會再出現一個“巴爾幹之虎”呢?而和塞爾維亞有著歷史淵源的俄羅斯是否有再度崛起的那一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