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堂財富課》|小故事揭示從零到一的創業祕密

因為喜歡喜歡存錢的緣故,會經常買有關金融方面的書會來閱讀和學習。

因為讀陳志武教授的《金融通識課》而結識的陳志武教授。

陳志武教授著名華人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終生教授、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特聘教授。曾獲得墨頓·米勒獎。專業領域為金融理論、股票、期貨和期權市場,以及宏觀與經濟史。

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講,金融是高大上的代名詞,提到金融就想到銀行,和錢有關。而陳志武教授通過講述發生在我們身邊故事而引出背後的金融知識,揭開了金融華麗而神秘的面紗,讓它更貼近生活。

而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陳志武教授作為父親,與是十多歲的女兒聊創業的的故事。

作為一名父親,陳教授講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給予子女最好的禮物不是金錢財富而是創業致富的技能。”

書中講述了二十四個與如何創業有關的商業故事,可以作為青年創業的啟發讀本,為艱苦的創業路程形成指路明燈。

創業的前提是要確定商業模式是什麼?用直白的話來說:商業模式就是公司通過什麼途徑或方式來賺錢?簡言之,飲料公司通過賣飲料來賺錢;快遞公司通過送快遞來賺錢;網絡公司通過點擊率來賺錢;通信公司通過收話費賺錢;超市通過平臺和倉儲來賺錢等等。只要有賺錢的地兒,就有商業模式存在。

商業模式是一種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關係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闡明某個特定實體的商業邏輯。它描述了公司所能為客戶提供的價值以及公司的內部結構、合作伙伴網絡和關係資本等藉以實現(創造、推銷和交付)這一價值併產生可持續盈利收入的要素。

書中的開篇就介紹了微軟的商業模式。


《24堂財富課》|小故事揭示從零到一的創業秘密


什麼是邊際成本為零的商業模式?

書中開篇用比爾蓋茨和微軟的故事講述了邊際成本為零的商業模式。開啟了一場妙趣橫生的關於如何賺錢、如何致富的商業旅程。

大家都知道比爾·蓋茨是一個天才。21歲創辦的微軟公司,1986年3月微軟股票上市,那時候他30歲,就成了億萬富翁。

那麼他是怎麼賺到這麼多錢的呢?相信大家也想一探究竟,陳教授講到,微軟的股票上市後,股票市場對微軟未來的收入非常看好,從而願意給微軟的股票很高的價格。也就是說蓋茨今天的財富是反映的微軟未來能賺多少錢,是股市幫助蓋茨變現。

那麼為什麼會這麼值錢呢?與傳統公司有什麼差別嗎?書中提到了被稱之為邊際成本為零的商業模式。關於什麼是邊際成本是零的商業模式書中是這樣介紹的就是當經過投入研發成本、廣告成本之餘,為了再賣一份產品你還要付出多少成本。

傳統的製造業每賣出一件商品,還需要承擔相應生產成本和製造成本。而微軟的產品就是電腦的操作系統,多賣一份系統,收入是260美金,成本接近零。

在生活中,邊際成本為零的模式

例如:現在比較熱門的行業,網絡教育培訓行業,老師通過開發和研發一門課程,開始可以免費試講,將核心內容進行收費。這裡的成本是老師的人工成本、開發課程的時間成本以及宣傳的廣告成本。以後每招收一名學員進來的費用就是純收入,成本接近零。


《24堂財富課》|小故事揭示從零到一的創業秘密


不用花錢成為全球頂尖品牌

起初看到這個標題的時候,在思考是什麼樣的品牌,用了什麼樣的方法,不用做廣告卻能把生意做到全球成為全球知名品牌?

眾所周知我們通過了解一個品牌,往往是通過品牌的宣傳,即是品牌的營銷。從經濟學的視角瞭解了不一樣的品牌效應。

書中講到的案例,是在每個商圈臨街的商鋪就能見到的咖啡館——星巴克。

星巴克之所以能將傳統的咖啡館文化推廣到全世界,有賴於它的選址文化以及消費者的習慣。每一家星巴克的地址都是選在繁華的商業圈臨近街邊的位置,大大的招牌以及獨有的LOGO設計效果,在視覺上,讓人一眼就能記住。

店內所售的咖啡都是經過標準配比產生的,讓消費者養成固定的咖啡飲用習慣。而全球化的今天,人們去到一個城市旅遊或者出差,因為有了喝咖啡的固定習慣,是沒有時間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當地適合自己的咖啡館,那麼星巴克固定配方和口味的咖啡,成了消費者的最佳選擇。也就是一個人,無論去到世界任何城市,只要有星巴克的地方,都能喝到自己喜歡口味的咖啡。

最後一點就是星巴克1992年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的主要目的是除了融資外,另一方面可以鞏固公司的品牌和知名度。剛上市的初期,只有星巴克的發源地周邊的城市知道有這樣一家咖啡館。在上市的過程中,會接受各種媒體的採訪和報道,自然起到了推廣和鞏固品牌的作用。那些不知道的人,通過報道,也會好奇去試試,久而久之,會逐漸形成口碑效應。


《24堂財富課》|小故事揭示從零到一的創業秘密


從商業模式的選擇到品牌的選擇,而什麼樣的行業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呢?

書中的第六課提到了受政府管制的行業和行業的發展。

被政府管制的行業和行業發展

讀到這一章的時候,發現陳教授的女兒稱得上是鬼馬小精靈了,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心,而且對有關賺錢的項目是觀察得細緻入微。

“你看,人人每天都用電,電不就是你說的最有市場規模的消費品、日用品嗎?所以,辦電力公司,給家家戶戶提供電那一定很賺錢!”

陳教授也是耐心的分析了管制行業的利弊,之所以有些行業,會被政府管制,是因為所有國家共同的行為,認為涉及老百姓日常生活、涉及民生的東西,政府是需要管制的;而因為管制太多,也會出現錯位的管制,反而會大大降低商品或服務的供給量,結果反而會使價格上升。比如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越管制,越漲價。人為調控的結果,就是出現供給失衡,供應的房子少了,而想要買房的人在不斷增加。

那麼說回電力公司,起初電力公司發展,因為電力公司一旦將電線接入到一戶用戶家中,那麼第二家電力公司就不可能來了,這樣作為用戶來說,就別無選擇,就形成了自然壟斷。

寫在最後:本書寄託了一位父親都孩子成長的愛,作者用孩子能接受的語言,講述了與創業有關的24個故事,簡單,通俗易懂,值得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