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冬季傍晚,村裡人都喜歡湊到一個屋子裡,嗑瓜子閒聊

(承上文)第11章 閒聊

如果再時間長一點見不到魏龍,聽不見他的名字,我也許會忘了,八月的一個傍晚,那無比浪漫的燈光閃爍、人頭攢動,和那個高年級的、聲音好聽的男孩兒:他幫我解了圍,在耳邊悄悄告訴我不要說髒話,然後消失在濃濃夜色中。

冬季悄然來臨,萬物被寒氣冰封起來,冰封以後,萬籟寂靜,村子裡真的幾乎只剩下雞鳴狗吠,和炊煙裊裊,人們都不大願意出來了。

我心裡卻暖流滾滾,因為我媽的心情恢復了許多,她的臉開始有笑容洋溢,不再肅然的像能滴出水一般。

她又願意張羅著包餃子吃,我們家自從過年,就再也沒吃過餃子。她教我怎麼和麵,怎麼拌餡兒,然後她和我們一起包。

在吃飯的時候,她像以前一樣,和我們三個孩子聊天說笑。我爸跟她說話,她也好好回答,不再拎風使氣兒的了。

彷彿這一年以來,是我媽對我爸的考驗,看在我爸有耐心,態度好的份兒上,她就暫且饒過他了。這也是他應得的。

我爸在鄉里申請的輪椅批迴來了,我媽每次坐上輪椅,都覺得不可思議,她說:

“這會兒政策真是不賴,輪椅都能免費坐!”

她沒事兒了還願意坐著輪椅上人家串門子,拉家常。說到往事了,就掉幾滴眼淚,說到未來了,就暢想一下。路上碰見人兒了,也笑呵呵和人打招呼。

她也不想閒著了,又開始收拾屋子,把能做的事兒都做一遍。看來我媽是真消氣兒了,將近一年,她一直生我爸氣,從來不給我爸好臉子。

她也想開了,不知道我媽是怎麼想開的。我生來自戀,自然而然的認為,是我每天連上學帶幹家務活特別辛苦感動了她...

我媽心情好了以後,我心裡也踏實了,她願意看電視,我爸就幫他開電視,陪著她一起看。我又能回到一年前,吃完晚飯,和紅丫他們出去溜達著瘋玩兒。

小時候冬季傍晚,村裡人都喜歡湊到一個屋子裡,嗑瓜子閒聊

圖片源自網絡

今天紅丫感冒了,沒出來玩兒,我待著沒勁,就去我小姨家待著。小姨今年19,去年和我小姨夫結婚,才懷孕沒多久。我只比她小了三歲,小時候是斷然不願意叫姨的,就叫名字。

小姨叫李素梅,她長得漂亮,熱情溫柔,落落大方,心腸善良,她沒結婚之前,我總是跟著她一起玩兒,也隨著大人一起管她叫小梅。後來我爸罵了我好幾次,才開始稱呼她小姨。

小姨我們兩家中間隔了三戶人家,一小會兒就走到。她家正房一共三間屋子,東屋是她公婆住,西屋是她和小姨夫住,中間屋是廚房。

小姨夫也和我爸以前一樣,常年在外面打工,年了節了才回來。村裡很多家都是如此,男的外出掙錢,媳婦在家照顧老人孩子。

馬上過年了,村裡人陸陸續續都從外地趕回來,大包小包的拎著,最近每天從班車從路口停下的時候,都會有八九個人下車。

小時候冬季傍晚,村裡人都喜歡湊到一個屋子裡,嗑瓜子閒聊

圖片源自網絡

家家都比平時熱鬧,小姨家更是如此,每天晚上都有許多人串門。大大小小十幾個人,坐在炕上,嗑瓜子的嗑瓜子,吃爆米花的吃爆米花,抽菸的抽菸,

主要是去閒聊的,比如其中一個人說了啥話題之後,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接著這個話題說,永遠有說不完的話。

話題的範圍就廣了,家長裡短的,孩子大人的,國家世界的,太空宇宙的,都能聊到。不管事兒是真是假,也不用管當事人是啥樣人,說的好玩兒、熱鬧、新奇就是了。

進屋的時候,一眼就看到了魏龍,不知道他有沒有看到我,反正我瞬間就心跳加速了。

我快速別過頭去,小姨問候了我媽我爸,問我吃過飯沒有,問我小弟小妹,我說是偷著跑出來的,要不他們肯定跟著。

旁邊有幾個人笑我,不知道誰說了句:

“當老大的都這樣,都得哄著小的,小的再不聽話點兒,再淘氣點兒,老大就委屈著。”

他們於是就著這個話題展開,老張家、老李家、老孫家的例子輪番的舉。

有人給我瓜子讓我磕,有人讓我上炕裡坐著。

話題又談論到了結婚的年齡,小姨夫說:

“人家深圳那大城市,年輕男女都二十多歲以後才結婚,光上學就上十好幾年,上完學再找對象!”

我小姨笑著說:

“媽呦,我十八就結婚了!”

不知誰又說:“人大城市都講究滿十八歲週歲才是成年人,你這屬於未成年結婚!”

引得鬨堂大笑。好幾個人異口同聲:

“不光素梅一個,咱這邊都未成年結婚,都得抓起來!”

又有人說:

“咱們農村以後肯定也得時興結婚晚,上學的孩子多了,肯定有能考上學的。”

我於是就納悶了:考上學是什麼,我們不都上著學呢嗎,不用考也能上,還要考啥學呢?

(下接第12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