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原標題: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河 夫

小時候在後山上放牛,爬到高高的山崗上向遠處眺望,最遠處隱隱約約可見兩樣東西,一個是微微泛白的河流,一個是隱隱起伏的山脈。長大後走出家鄉,才知道這兩樣東西是那麼重要,原來它們一個是淮河,一個是大別山。

雨過天晴,天空湛藍如洗,極目西南方向,兩座形如乳峰的山巒就朦朦朧朧地浮現在遠方,那時我們都叫它奶頭山。

多年之後,我竟然來到了這兩座乳峰下工作,它就是離我老家不到百里的震雷山。只是走近了,山峰的形狀也變了,滿目都是蒼松翠柏,已經分不清哪是奶頭山了。看來,“距離產生美”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震雷山也叫雷山,位於鄂豫接壤的信陽市平橋區,也是大別山山脈沿京廣鐵路方向到河南境內的最後一座山峰,海拔三百多米。震雷山往北是淮河和中原腹地,往南則群山起伏,綿延不絕,直達荊楚。巍巍大別山,縱橫八百里,山川錦繡,物產豐饒,是中華版圖秦嶺淮河的分界線,也是一幅色彩斑斕的長軸畫卷。

有著“豫風楚韻,北國江南”美譽的信陽市,就依傍在震雷山旁,淮河的支流溮河從山腳下繞城而過。綠水青山,春茶飄香,靈秀家園。有山有水有毛尖,不羨鴛鴦不羨仙,做一個信陽人是何等自豪。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從溮河濱河大道的柳蔭裡穿行,來到一個叫兩河口的橋頭就進入雷山的環山鄉道了。兩河口就是溮河與杜河擁抱的地方,鮮活的水流引來魚兒們爭先恐後在此嬉戲,這也讓兩河口垂釣成為一幅詩意的圖畫。從震雷山蜿蜒而來的杜河,清澈純淨,沒有汙染,這裡的漁獲是大自然的饋贈,透著原汁原味的生態美。

拐過橋頭就是“兩河口國家溼地公園”了,國家級的溼地公園就隱藏在震雷山腳下,不顯山,不露水,卻是百鳥翔集的樂園。清晨和黃昏時分,白鷺舞蹈,水鳥淺唱,蝴蝶蹁躚,演奏出一曲生機與浪漫的交響。

過了溼地公園往南不到一公里,就到了震雷山風景區大門所在區域,這裡屬於震雷山街道辦事處管轄。今非昔比,勤勉奮進的雷山人,把這裡打造得美輪美奐,把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招牌擦拭得光彩奪目。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首先赫然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塊巨大的文化石,上書“震雷山大街”五個遒勁的大字。巨石後面是一條通往震雷山的寬闊街道,街道兩邊是連排歐式風格的房屋,這裡有平橋區的一些政府機關,還有一些現炒現賣的茶葉店。這裡的茶葉都是震雷山上打下的野茶,帶著淳樸的山野風,物美而價廉。

街道的盡頭是一處大型演藝廣場,廣場上矗立著一組高大威武的西式雕塑“八駿圖”。八匹駿馬神態迥異,栩栩如生。它們前蹄騰躍,昂首狂奔,一種勇往直前的時代氣息讓人熱血澎湃。我在各地也見過許多雕塑,其中不乏粗製濫造者,而這組八駿圖在外形、神態、工藝上都堪稱完美。在山門口能邂逅到如此震撼的西洋藝術,足見山裡人的見識和胸襟了。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漫過廣場,就到了景區大門前。

暫時別急著進山,我們先來啜飲一口旁邊的金花泉吧。遠遠就看見拎著各種水桶水壺的人在泉邊打水。這眼泉水四季不枯,常年漫溢,清冽甘甜,據村民說常飲能祛病養身,延年益壽。因此,平日裡來打水的人絡繹不絕。如此免費的天賜之物誰會拒絕呢,就連一些遊客也常常把喝完的純淨水瓶灌滿帶走,臉上洋溢著興奮,像撿到了寶貝似的。

震雷山的大門是傳統牌坊建築風格,雕樑畫棟,富麗堂皇,金色琉璃瓦與硃紅廊柱透著京城古建築的大氣與神韻。大門沒有售票處,這個省級風景區是免門票的,驚不驚喜?好客的雷山人,敞開胸懷歡迎五湖四海的朋友們來觀光遊覽和休閒養生。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從大門進來,一塊巨石上寫有三個紅色的大字“震雷山”,並刻有“青春永駐”和“鄭州老三屆知青插隊雷山村五十週年紀念”字樣。這些老三屆的知青,當年響應毛主席的號召,離開學校和城市,來到農村廣闊的天地鍛鍊成長,把最美好的青春留在震雷山。如今他們都是七十多的人了,不禁讓人感慨人生易老,青春難再。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往上走,是一面水平如鏡的湖泊,有一木製人行走廊橫跨湖中。青山和映山紅的倒影清晰地複製在湖面,夢幻般的感覺,讓人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水。此湖名叫景明湖,應當是紀念歷史名人何景明的吧。何景明是明代“文壇四傑”也是信陽首屈一指的歷史名人。何景明登臨震雷山,留下“震雷山頭石潭水,夜行蛟龍行雨歸,清春下與倉溟會,白日常聞霹靂飛”的詩篇,成為震雷山彌足珍貴的人文瑰寶。如今,“何景明文學獎”也成為信陽官方的最高文學獎。

景明湖水是由震雷山的溪水匯聚而成。溪水四季長流,把山上花開花落的音訊源源不斷帶到湖裡。倘若到了雨季,激情四射的溪流在山澗奔跑,整個山谷都像有雷聲在轟鳴和迴響。莫非震雷山的名字就是這樣得來的?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上山有兩條路,一南一北。南邊就是遊人常走的山道,順著陡峭的臺階,翻過幾處茶園,耗時一兩個多小時,一步步爬到山頂的雷鋒禪寺。這裡就是雷山之巔,放眼山下,田園、村舍、城郭盡收眼底,似有登雷山而小天下的感覺。

北邊這條道卻很少有遊客走,偶有本地的驢友喜歡從此穿越。這條道也是我的最愛,我本來就喜歡安靜,走在這條幽靜的山路上,聽著鳥語蟲鳴,身心自由而放鬆,塵世的煩憂隨風飄散。從北路爬到山頂,可以繼續從起伏的山樑往北翻越,歷經兩三個小時,爬過數個山頭,在“長風驅松柏,聲拂萬壑清”中到達信陽新八景之一的“平山塔”。我曾經在初春之際,透過溮河岸邊多情的柳條拍過一張以平山塔為主體的“雷山春曉”的照片,獲得了一個攝影大賽的特等獎。其實不是我攝影技術有多好,是雷山處處皆美景啊。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震雷山值得一看的景點星羅棋佈,不勝枚舉。上山途中有一處明代“震世名山”的摩崖石刻,傳為何景明字跡,見證了歲月滄桑。震雷山頂的雷峰禪寺已有上千年的歷史。金花寨、聖賢寺、震雷山寨等景觀都有著動人的軼聞趣事。紅軍橋、紅軍洞是當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震雷山還有雷沼噴雲、聖泉、雷劈石、雙乳峰、火焰山、筆架山、黑馬石、老虎洞、烏風洞、萬壽寨、勝泉寺、月牙湖、茶園等。

震雷山還流傳著許多美麗的傳說。震雷山頂有兩個石沼,其水清冽,四季不幹涸,每逢天氣驟變,則有浮雲升騰籠罩,景象神奇。據史書記載:“相傳有龍潛於內,人以石投下,則砉然作聲,如震雷然。”這才是震雷山名稱之濫觴。也是信陽八景之一的“雷沼噴雲”的由來。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震雷山沒有泰山的巍峨,沒有黃山的雄奇,也沒有幾十公里外的避暑勝地雞公山聞名遐邇。可我卻非常喜歡震雷山,甚至勝過喜愛名山大川。相看兩不厭,唯有震雷山。春天,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和野薔薇粉墨登場,爭奇鬥豔。夏天,濃陰蔽日,溪水叮咚,好似茶妹子放飛的動聽的豫南民歌。秋天,山坡上都是板栗成熟的笑臉,山谷裡紅葉的雙頰也片片緋紅。冬天,銀裝素裹,玉樹瓊枝,山河盡染。這裡沒有遊客的喧囂和擁擠,沒有絕望的排隊,沒有昂貴的門票,來去自由。去拜訪名山大川,車馬勞頓,風塵僕僕,匆匆一瞥只證明你來過,其實就相當於一次擦肩而過。可是在雷山不一樣,山花與鳥鳴俯拾即是,你可以讓步子和心靈同時慢下來,良久呆坐,貪婪地吮吸綠色的空氣。抑或與一棵古老的銀杏樹深情對視,抑或把無人知曉的心思浸在“聖泉”裡慢慢漂洗,看光陰從指間緩緩滑過。只要你有足夠的空閒,可以讓巒風流雲來來回回在眼前徜徉;如果你有足夠大的手掌,整座山的蒼翠都可以攬在胸前。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我是六年前來到震雷山旁工作的,感覺自己已經是個老山民了。王安石在詩中寫道:“終日看山不厭山,買山終待老山間。山花落盡山長在,山水空流山自閒。”我對這首詩有深深的共鳴。我經常在上班前和下班後獨自來爬山,我知道幾條更加隱秘的爬山路線,也幾乎爬過震雷山周邊所有的山峰。當然,一個人爬山也難免會迷路和遇險,山裡有野豬,也有毒蛇,更有曾讓我困陷其中的深谷。而就是這種原始和野性才魅人,才具挑戰性,尤其是歷經艱難到達峰頂的成功喜悅,會蔓延到生活和生命之中。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我熟悉震雷山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我愛這裡的重巒疊嶂,青山綠水。時光流轉,季節在更替,震雷山也在變換新顏。如今山邊已新建了一所航空大學,山周邊分佈著七所各類學校,一個文化教育長廊在震雷山下正如山花次第綻放。這裡還有每年一度的三月三廟會,悠久的民間文化得以傳承並注入新的活力。

朋友,你來過震雷山嗎?上好的野山茶已經沏好,熱騰騰的是雷山人誠摯的召喚。雷山之畔,泉水釀造的雞公山啤酒新鮮出爐,香醇待舊友,洋溢迎新朋。

信陽平橋區震雷山,鐫刻在心上的風景

文字/攝影 河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