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梨”出名,“擡槓”而死!(沒錯,說的就是孔融)

《陸游家訓》有云:“後生才銳者,最易壞事。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意思是,小孩子太過聰明,鋒芒畢露,長大容易出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家人長輩應該引起重視,切勿盲目欣喜。

“讓梨”出名,“抬槓”而死!(沒錯,說的就是孔融)


“讓梨”出名,“抬槓”而死!(沒錯,說的就是孔融)


“孔融讓梨”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果爸也經常拿來教育果果。

其實孔融小時候,除了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外,最大的特點就是才思敏捷,口齒伶俐

這當然跟孔融的家庭教育有關係,畢竟是孔子的後代,書香門第嘛!

“讓梨”出名,“抬槓”而死!(沒錯,說的就是孔融)


“讓梨”出名,“抬槓”而死!(沒錯,說的就是孔融)


孔融的父親常常帶著他去會客,有一回跟著父親去洛陽拜訪客人,孔融的表現讓在座的賓客交口稱讚,都認為是個神童。

但在場的陳韙卻不當回事,隨口說了句:“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聰明,長大之後就沒那麼聰明瞭)

孔融聽了馬上回敬道:“想君小時,必當了了!”(如果像你說的,你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咯)

陳韙被他懟得無話可說,在場賓客鬨堂大笑。

不過,凡事過猶不及,小孩的“才思敏捷、口齒伶俐”,如果不加以引導,長大之後極有可能變成一個擅長辯論、不服輸的“槓精”。

不幸的是,孔融長大之後就是這樣一個人,愛找碴,愛抬槓,尤其愛抬曹操的槓,有什麼看不慣的,當場就說,毫不顧忌,不怕得罪人。

1

曹操打敗袁紹之後,曹操的兒子曹丕,見袁紹兒媳婦甄氏長得漂亮,就私自娶了她為妻。

“讓梨”出名,“抬槓”而死!(沒錯,說的就是孔融)


“讓梨”出名,“抬槓”而死!(沒錯,說的就是孔融)


孔融得知以後,專門給曹操寫了封信:“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意思是“當年周武王伐紂的時候,把紂王的愛妃妲己賜給了周公。”

曹操一聽,心裡暗道,哎呀,我怎麼沒聽說過這個典故呢,看來還是孔融博學啊,於是就虛心求教典故的出處。

孔融答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意思是,看你們今天這麼幹,我推測當時周公也是這麼幹的。

(敲黑板!!!)這就是詞語“想當然”的由來,意思是,近乎於沒有依據的信口胡說。


曹操挺鬱悶,敢情讓孔融耍了,不過宰相肚裡能撐船,畢竟是文人耍嘴皮子嘛,忍了!

2

一年因為北方糧食歉收,曹操下令禁酒,以節約糧食。

這個政策本意也是限制權貴對糧食的浪費,是利國利民的好政策,結果孔融專門寫文章進行反駁:“當年商紂王因好色而亡國,乾脆把婚姻也禁了吧!

嘖嘖,這話說得很有道理啊,沒毛病!

曹操心裡恨得要死,動搖經濟政策,惑亂人心,殺心頓生。不過想想,人家畢竟是名士嘛,尊重人才的姿態還是要有的,不然以後誰來投奔呢,忍了!

3

“讓梨”出名,“抬槓”而死!(沒錯,說的就是孔融)


“讓梨”出名,“抬槓”而死!(沒錯,說的就是孔融)


曹操遠征烏桓,這是三國時期僅有的對北方遊牧民族的軍事打擊,在歷代史書中都給予了正面評價。

孔融譏笑道:“曹丞相勞師遠征毫無價值的荒無人煙之地,那些當年騷擾大漢的遊牧民族餘部都還在,你乾脆一起都滅了吧!

曹操太忙了,沒時間跟孔融爭辯,可是孔融卻有的是時間抬槓。再這樣忍下去,曹丞相好不容易建立起了的威信,遲早被孔融這張嘴毀掉......

4

公元208年,曹操以“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朝儀”為由,殺了孔融,並株連全家。

孔融臨死前,請求放過一雙兒女。當時他兒子才9歲,女兒才7歲。

孔融對曹操派來的人說,一人做事一人當,罪責都是我的,請饒恕他們吧。

不料孔融的女兒聽後卻說了8個字:“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意思是說,巢都已經傾覆了,難道其中的鳥卵還能夠倖存嗎?

結果,孔融的一雙兒女也沒能逃過厄運,而這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也流傳至今,成為了經典名句。

不得不說,孔融的基因是好的,知書、明理、聰慧、善辯,這些家長對孩子的美好希望他都具備了。但最終下場悽慘,確實值得為人父母者深思。

希望大家養成點點文末“在看”小花花的好習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