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那部《加里森敢死隊》以及應運而生的國產首部諜戰劇嗎?

《秋蟬》的播出,把觀眾的注意力都拉到了諜戰劇這個類型。我喜歡諜戰劇,是從很小時候的那部《敵營十八年》的記憶開始的,在那個年代,長期以來佔據熒屏的電視劇都是以譯製片為主,電視機中幾乎看不到一部真正的國產劇集。

你知道那部《加里森敢死隊》以及應運而生的國產首部諜戰劇嗎?

記得有一部美劇曾引爆熒屏,這就是《加里森敢死隊》,它講的是一所監獄裡的囚犯,在一個美軍“幹部”的帶領下,深入德軍敵後搞破壞的故事。每集一個故事,極快的節奏,驚險的劇情,精彩的打鬥讓觀眾看的目瞪口呆……這部1980年引進國內的電視劇,播出後就引起了社會上極大的反響,在當時較為封閉的社會形態下,劇中一些道具,比如男主角麥克的太陽鏡成為了年輕人最時髦的裝束,“酋長”的飛刀更是眾多青少年模仿練習的“絕招”;另外還有吸菸、酗酒等鏡頭都在那個物質資源和娛樂資源相對匱乏的時代對社會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最終,這部26集的電視劇只播出了16集便遺憾終止……

你知道那部《加里森敢死隊》以及應運而生的國產首部諜戰劇嗎?


你知道那部《加里森敢死隊》以及應運而生的國產首部諜戰劇嗎?

“勝利在向你招手,曙光在前頭!”1981年,伴隨著一首至今難忘的主題曲響起,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國產電視連續劇終於登上熒屏。這部9集的電視劇出自於導演王扶林之手,懸疑緊張的氣氛,環環相扣的劇情,不僅開創了內地諜戰劇的先河,也成為國產電視連續劇的鼻祖。

你知道那部《加里森敢死隊》以及應運而生的國產首部諜戰劇嗎?


劇情講述了共產黨員江波為完成黨交給的光榮而艱鉅的任務,打入敵人內部,隻身深入虎穴十八年,與敵人周旋,一次次將情報安全送出,粉碎敵人陰謀詭計,迎來解放的故事。如今看來,電視劇從服裝、道具的製作來說都較為粗糙,這也完全是由於製作經費的捉襟見肘所造成的。據說,當時的服裝都是借來的,連主人公的都沒有合適的尺碼,劇組排除萬難,沒有整身的服裝就拍半身,帽子太小戴不上就拿在手中,沒有符合年代的化妝就乾脆用當時比較時髦的髮型(這點是在電視劇播出後來遭人詬病最多的,比如:大鬢角,捲髮頭……其實,在我看來,這也是當時劇作的一種創新觀念:電視劇不是紀錄片)。

你知道那部《加里森敢死隊》以及應運而生的國產首部諜戰劇嗎?


你知道那部《加里森敢死隊》以及應運而生的國產首部諜戰劇嗎?


雖然拍攝過程中很窘迫、尷尬,但這部共分9集,投資10萬元,共拍攝97天,每集50分鐘的電視劇還是在播出後引起了觀劇狂潮,和《加里森敢死隊》不同,《敵營十八年》採用了中國特有的章回體,只是給每集都加了個題目;記得那是在大年初一的晚上,室外的鞭炮聲都似乎漸漸稀落,每家每戶的人都集中在稀有的黑白電視機旁(那時工廠,大隊才有的電視機都會放到公共場合,即使少數自家擁有的也會搬到院子裡)等待著這部劇集的首播,用萬人空巷來形容當時的場景毫不為過!

你知道那部《加里森敢死隊》以及應運而生的國產首部諜戰劇嗎?

時間轉眼過去了四十年,《敵營十八年》的導演王扶林又拍出了經典名著《紅樓夢》和《三國演義》;而當時因飾演主人公江波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的張連文老師,則在去年離我們而去;但這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諜戰劇依舊作為經典為人所銘記,它第一次在電視劇中採用的一些拍攝手法,對於後期的《潛伏》、《風箏》等諜戰劇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