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的歌謠,是否時常在您的耳邊迴響,勾起你對故鄉的思念?》

兒童時代的歌謠,內容淺顯生動、韻律輕快流暢、風格詼諧風趣,讓人記憶深刻。現在看起來,也許它的內容並不高雅,曲調也不是那麼優美動聽,但它卻時常在耳邊迴響,不時的勾起漂泊在外的人對故鄉的回憶和思念!

《兒時的歌謠,是否時常在您的耳邊迴響,勾起你對故鄉的思念?》

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幾首:

老鼠猖獗,討厭老鼠 ,抒發煩惱,聊以自慰的歌謠。

小老鼠上燈臺,

偷油吃下不來。

小毛妮兒攜貓來,

嘰裡呱啦逮著啦。

妮兒他娘快點燈,

老鼠已經成了精。

東間裡打,西屋裡鬧,

當門裡吵嘞嗷嗷叫。

《兒時的歌謠,是否時常在您的耳邊迴響,勾起你對故鄉的思念?》

兒媳不孝敬公婆,進行孝道宣傳的歌謠:

麻嘎子尾巴長,

娶了媳婦忘了娘,

把娘扔在高山上。

烙油饃打湯湯,

媳婦媳婦你先嚐,

我去高山看咱娘。

兜裡揣著烙油饃,

俺娘俺娘快嚐嚐。

《兒時的歌謠,是否時常在您的耳邊迴響,勾起你對故鄉的思念?》

諷刺後孃虐待繼子的歌謠:

小花雞叨磨盤,

俺娘打俺真可憐。

白天打著拾柴火,

晚上打著摸菱角。

菱角刺兒扎著腳,

沒有親孃誰疼我。

《兒時的歌謠,是否時常在您的耳邊迴響,勾起你對故鄉的思念?》

諷刺大躍進時候的歌謠:

早晨的饃洋火盒,

晌午嘞麵條撈不著,

晚上的稀飯照月亮,

你說可笑不可笑。

《兒時的歌謠,是否時常在您的耳邊迴響,勾起你對故鄉的思念?》

還有沒有主題,隨意編的歌謠:

小雞嘎嘎,好吃黃瓜。

黃瓜有水,好吃雞腿。

雞腿有毛,好吃仙桃。

仙桃有核,好吃牛犢。

牛犢撒歡,撒到天邊。

天邊打雷,打你十錘。

十錘告狀,告給和尚。

和尚唸經,念給先生。

先生打卦,打給蛤蟆。

蛤蟆浮水,碰著老鬼。

老鬼推車,推到河坡。

河坡下河,有個小船。

走到船上,拾個白孩。

《兒時的歌謠,是否時常在您的耳邊迴響,勾起你對故鄉的思念?》

那時候的童謠,就像是搖籃曲,陪伴著兒時的自己入眠,溫馨而又美好,讓人記憶深刻。兒時的歌謠是母愛的化身,是中華民族一種寶貴的語言符號,也是一種濃濃的鄉情,回憶起來總能喚起在外漂泊的遊子,對故土家園的深深思念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