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蕭紅故居,民國傳奇才女的出生地

蕭紅故居所在地呼蘭區

​呼蘭區,位於黑龍江省南部,哈爾濱市區松花江北岸,素有“江省鄒魯”、“滿洲穀倉”之美譽,因呼蘭河得名。清雍正十二年,設立呼蘭城;1913年,設呼蘭縣;1954年8月,歸屬合併後的黑龍江省;2004年2月,撤銷呼蘭縣,設立現在的哈爾濱市呼蘭區。

而在呼蘭區還為呼蘭縣時,出現了一位對呼蘭而言代表性的人物,也使呼蘭這座小縣城更廣為人知,那就是民國傳奇才女蕭紅。

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蕭紅故居,民國傳奇才女的出生地

蕭紅故居

蕭紅人物簡介

​蕭紅是中國30年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6月1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原呼蘭縣)。原名張秀環,後改為張乃瑩,她用筆名蕭紅髮表作品。蕭紅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更是“民國四大才女”之一。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

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蕭紅故居,民國傳奇才女的出生地

蕭紅最出名的代表作,是​反映中國北方民俗的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作品於1940年9月1日見載於香港《星島日報》,12月27日全稿連載完。該作品以蕭紅自己童年生活為線索,把孤獨的童話故事串起來,形象地反映出呼蘭這座小城當年的社會風貌、人情百態,從而無情地揭露和鞭撻中國幾千年的封建陋習在社會形成的毒瘤,是學習、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重要作品之一。

​蕭紅故居介紹

​蕭紅故居位於哈爾濱市呼蘭區南二道街204號,從故居中不僅可以探索蕭紅的成長環境和生活軌跡,而且還可以領略30年代北方人民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故居現是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蕭紅故居,民國傳奇才女的出生地

蕭紅故居陳列室就設在正房裡。堂屋中間擺設著一個砂盤模型,再現了故居的原始形態。東屋兩間陳列蕭紅祖母用過的部分物品;西屋兩間作為展室,牆上展示著蕭紅生前的照片和中外名人參觀蕭紅故居的留影和與蕭紅共同戰鬥過的老作家蕭軍、端木蕻良、舒群、塞克、羅烽、白朗等人的墨寶。院內有一座2米高漢白玉的蕭紅塑像,後花園西側有碾房一座。

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蕭紅故居,民國傳奇才女的出生地

​故居是典型的北方鄉村建築,保留著滿族民居建築的風格,在結構上是五檁五鳩,軟山、明柁、半明柱。在門窗上,窗戶採用上下對開,帶有盤腸子花格圖案,中間鑲嵌一塊玻璃,四周裱糊北方特有的窗戶紙。中間的房門,採用了“蘇州門”,是江南水鄉的產物。而房間後門是北方傳統的板門。室內是北方人生活的火炕。體現了滿族民居的另一特點就是與正房平行的煙囪。

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蕭紅故居,民國傳奇才女的出生地

呼蘭河

​延伸閱讀呼蘭河介紹: 呼蘭河為松花江支流,位於黑龍江省中部。源出小興安嶺,上游克音河、努敏河等支流匯合後稱呼蘭河。西南流向,與來自北面的通肯河交匯後,改向南流,進入平原區,河道變寬,曲流發育,至呼蘭縣入松花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