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光:基建投資機會(中篇)—喜新不厭舊,老基建如何煥發新活力

楊博光:基建投資機會(中篇)—喜新不厭舊,老基建如何煥發新活力

本篇是承接上篇部分,探究如何挖掘新老基建的投資機會。首先我們給老基建定個範圍,老基建主要是鐵路、公路、港口、機場和房地產項目建設等,涉及建材、電力、公用事業、鋼鐵、機械、有色、建築等多個行業板塊。

中國人“基建狂魔”基因與生俱來,在古代的中國早有京杭大運河、萬里長城這樣真實存在的建築奇蹟,也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女媧補天等神話故事來激勵世世代代的中國人。所以無論在哪朝哪代,基建都是部署重點。我們從遊戲的邏輯也可以理解老基建的重要性,在眾多受人喜愛的生存遊戲中,如帝國時代、方舟生存進化,星際大戰等,萬變不離其宗的首要任務就是,瘋狂買農民、買兵造房子,造兵營最後才有可能取得遊戲的勝利。

不同時期的基建,政府都為它賦予了全新的生命力。本輪經濟逆週期調節,肯定不是簡單複製2008年危機之後刺激方式。因為刺激後,當後期需求不可持續,就出現了以鋼鐵、煤炭、水泥、有色為代表的低端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以至於不得不開始“三去一降一補”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可能讓大家更有印象的是,因為2008年的刺激不得當,一想到老基建大家就想到房價的瘋狂上漲的噩夢,讓投資者對老基建產生了偏見,但今時已不同往日。

楊博光:基建投資機會(中篇)—喜新不厭舊,老基建如何煥發新活力

眾所周知,產業週期分為導入、成長、成熟和衰退階段,處於不同的生命週期便適宜不同的分析方法,由於傳統基建大多屬於產業成熟期甚至是衰退期,大部分行業新增需求有限,但這時候供給側往往會出現大幅集中的情況,所以供給側改革便是傳統基建研究的重中之重。

但凡事都有例外,傳統基建也一樣。2020年年初以來經濟受疫情影響較大,一季度GDP甚至同比下降6.8%,對此政治局會議提到“財政+貨幣”雙逆週期,再度提到要提高赤字率,這就創造了傳統基建的需求側機會。

一、傳統基建將繼續受益於供給側的改革和下游需求旺盛

(一)水泥行業作為傳統基建的明星板塊,一旦迎來了需求側機會,便是如虎添翼,漲價彈性可觀。

水泥行業的寡頭壟斷地位決定了,利潤增速將明顯跑贏需求端增速,帶來穩定的投資機會。而水泥的需求主要來自基建、房地產和農村建設,所以可以通過對基建投資和房屋開工面積的數據分析,進行大致方向的判斷。從3月房屋新開工面積降幅和基建投資降幅大幅收窄的情況下,進一步加大財政投資力度,將對水泥產生較大需求增量。

楊博光:基建投資機會(中篇)—喜新不厭舊,老基建如何煥發新活力
楊博光:基建投資機會(中篇)—喜新不厭舊,老基建如何煥發新活力

數據來源:水泥地理、數字水泥網、東莞證券研究所

水泥的成本主要來自煤炭和電力,具有三個突出的優點:海外不確定因素對其影響較小;全產業鏈技術國際領先;行業集中度高,對下游的議價能力較強,前10家熟料產能集中度從2008年的28%提升至2019年的高達57%。值得注意的是,水泥產品碳酸鈣屬性不宜保存,供給彈性低、運輸成本較高,各區域基本形成了寡頭壟斷格局,實際議價能力遠高於行業集中度表現程度。2020年有望在加大基建投資力度情況下,進一步提升水泥行業的利潤。

(二)工程機械需求穩定,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

工程機械的需求主要來自基建和房地產,所以也可以對基建和房屋新開工面積分析,從而預測工程機械。當然工程機械的需求跟水泥還有一個重要差別,即存量的更新。以挖掘機為例,上輪行業銷量峰值出現在2011年,按照挖掘機8-10年的更新週期,所以當下挖掘機銷量大幅上升仍然可能是存量替換的結果。

楊博光:基建投資機會(中篇)—喜新不厭舊,老基建如何煥發新活力

在自主品牌國產替代效果逐步增強,行業集中度從2012年的63%加速至如今的80%,除了產品遠銷海外,更形成對下游議價能力的大幅提升。2019年挖掘機銷售23.6萬臺,同比增長15.9%,再創歷史新高。2020年供需兩端作用下,行業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速,集中度提高更是為利潤跑贏銷量創造了可能。

楊博光:基建投資機會(中篇)—喜新不厭舊,老基建如何煥發新活力

二、傳統基建的新技術改造存在較大需求增量

除了上述典型的傳統基建,技術進步在電力、軌道交通、冷鏈設施、市政園區、能源項目等方面都產生了新的更新需求,以下僅以特高壓、軌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為例:

(一)電力資源存在錯配,特高壓技術成熟

由於電力資源集中於西部,負荷主要為東部沿海,長期處於失衡狀態,所以長距離、大容量的西電東送需求長期存在,特高壓技術可以大大提高電網輸送效率。

楊博光:基建投資機會(中篇)—喜新不厭舊,老基建如何煥發新活力

除了當前已經建成的多條特高壓線路外,龐大的電網更新計劃也將落地,特高壓投資一次設備投資額佔總數25%-30%,相關細分行業標的存在確定性投資機會。

(二)軌道交通離規劃仍有1.1萬公里的差距

近期各地交通強省計劃相繼發佈,城際高鐵、軌交均在此前“新基建”的內容之中,2019年城軌獲批覆規模較大,2020年建設任務重大。尤其,我國高鐵營業里程已經超過“十三五”規劃目標,但全國鐵路營業里程距規劃目標仍有1.1萬公里的差距,自然形成了許多確定性的基建需求。


楊博光:基建投資機會(中篇)—喜新不厭舊,老基建如何煥發新活力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東莞證券研究所


楊博光:基建投資機會(中篇)—喜新不厭舊,老基建如何煥發新活力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東莞證券研究所

(三)政策東風與技術成熟驅動新能源基礎設施需求增長

新能源汽車近年來技術進步明顯,續航里程大幅提升,磷酸鐵鋰電池的進步也使得安全問題得到初步緩解。近期在國常會宣佈新能源購置補貼和免徵購置稅政策延長2年基礎上,財政部等三部委再公告稱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消費者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這將對新能源汽車消費也將有一定提振作用。

配套的新能源車充電樁,就是本次新基建的重點領域之一。根據工信部規劃,到 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仍有5倍提升空間,建設空間廣闊。截止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車樁比下降到3.5,但主要受私人樁提振,公共車樁比仍高達8.25。

楊博光:基建投資機會(中篇)—喜新不厭舊,老基建如何煥發新活力

據央視財經,近期國家電網啟動新一輪充電樁建設計劃,總投資27億元,新增充電樁7.8萬個;而國資委網站顯示,未來四年南方電網將投資251億元建設充電設施,其中今年計劃投資12億元。中國充電聯盟發佈《2019-2020年度中國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年度報告》披露,私人充電樁從2015年到2019年複合增速206.17%,遠高於公共充電樁的72.89%,顯見兩者皆具有潛在增量。

2020年一季度國內經濟同比下降6.8%,社會零售總額甚至下降15.8%。而根據當前外貿情況,預計二季度外需衝擊將逐步發揮效應,疫情長期持續將導致消費低迷或為常態,所以穩定經濟的希望更多是投資,特別是基建投資。

本文從傳統基建的供給側機會,講到傳統基建的更新需求,為大家揭示了部分行業投資機會。正如上篇所講,基建投資目前仍主要是傳統基建的發力,所以投資者需要從這部分出發,去挖掘機會。當然新基建也將迅速成長,需求短時間爆發也將帶來大量機會,這一部分留待下篇講解。

本文僅記載楊博光的觀點與心得,不代表所任職機構的立場,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

本文所發佈的觀點和陳述不構成對任何人或任何組織的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執業證號:S0340619060008


楊博光:基建投資機會(中篇)—喜新不厭舊,老基建如何煥發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