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博光:基建投资机会(中篇)—喜新不厌旧,老基建如何焕发新活力

杨博光:基建投资机会(中篇)—喜新不厌旧,老基建如何焕发新活力

本篇是承接上篇部分,探究如何挖掘新老基建的投资机会。首先我们给老基建定个范围,老基建主要是铁路、公路、港口、机场和房地产项目建设等,涉及建材、电力、公用事业、钢铁、机械、有色、建筑等多个行业板块。

中国人“基建狂魔”基因与生俱来,在古代的中国早有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这样真实存在的建筑奇迹,也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等神话故事来激励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以无论在哪朝哪代,基建都是部署重点。我们从游戏的逻辑也可以理解老基建的重要性,在众多受人喜爱的生存游戏中,如帝国时代、方舟生存进化,星际大战等,万变不离其宗的首要任务就是,疯狂买农民、买兵造房子,造兵营最后才有可能取得游戏的胜利。

不同时期的基建,政府都为它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本轮经济逆周期调节,肯定不是简单复制2008年危机之后刺激方式。因为刺激后,当后期需求不可持续,就出现了以钢铁、煤炭、水泥、有色为代表的低端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以至于不得不开始“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能让大家更有印象的是,因为2008年的刺激不得当,一想到老基建大家就想到房价的疯狂上涨的噩梦,让投资者对老基建产生了偏见,但今时已不同往日。

杨博光:基建投资机会(中篇)—喜新不厌旧,老基建如何焕发新活力

众所周知,产业周期分为导入、成长、成熟和衰退阶段,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便适宜不同的分析方法,由于传统基建大多属于产业成熟期甚至是衰退期,大部分行业新增需求有限,但这时候供给侧往往会出现大幅集中的情况,所以供给侧改革便是传统基建研究的重中之重。

但凡事都有例外,传统基建也一样。2020年年初以来经济受疫情影响较大,一季度GDP甚至同比下降6.8%,对此政治局会议提到“财政+货币”双逆周期,再度提到要提高赤字率,这就创造了传统基建的需求侧机会。

一、传统基建将继续受益于供给侧的改革和下游需求旺盛

(一)水泥行业作为传统基建的明星板块,一旦迎来了需求侧机会,便是如虎添翼,涨价弹性可观。

水泥行业的寡头垄断地位决定了,利润增速将明显跑赢需求端增速,带来稳定的投资机会。而水泥的需求主要来自基建、房地产和农村建设,所以可以通过对基建投资和房屋开工面积的数据分析,进行大致方向的判断。从3月房屋新开工面积降幅和基建投资降幅大幅收窄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将对水泥产生较大需求增量。

杨博光:基建投资机会(中篇)—喜新不厌旧,老基建如何焕发新活力
杨博光:基建投资机会(中篇)—喜新不厌旧,老基建如何焕发新活力

数据来源:水泥地理、数字水泥网、东莞证券研究所

水泥的成本主要来自煤炭和电力,具有三个突出的优点:海外不确定因素对其影响较小;全产业链技术国际领先;行业集中度高,对下游的议价能力较强,前10家熟料产能集中度从2008年的28%提升至2019年的高达57%。值得注意的是,水泥产品碳酸钙属性不宜保存,供给弹性低、运输成本较高,各区域基本形成了寡头垄断格局,实际议价能力远高于行业集中度表现程度。2020年有望在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情况下,进一步提升水泥行业的利润。

(二)工程机械需求稳定,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

工程机械的需求主要来自基建和房地产,所以也可以对基建和房屋新开工面积分析,从而预测工程机械。当然工程机械的需求跟水泥还有一个重要差别,即存量的更新。以挖掘机为例,上轮行业销量峰值出现在2011年,按照挖掘机8-10年的更新周期,所以当下挖掘机销量大幅上升仍然可能是存量替换的结果。

杨博光:基建投资机会(中篇)—喜新不厌旧,老基建如何焕发新活力

在自主品牌国产替代效果逐步增强,行业集中度从2012年的63%加速至如今的80%,除了产品远销海外,更形成对下游议价能力的大幅提升。2019年挖掘机销售23.6万台,同比增长15.9%,再创历史新高。2020年供需两端作用下,行业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集中度提高更是为利润跑赢销量创造了可能。

杨博光:基建投资机会(中篇)—喜新不厌旧,老基建如何焕发新活力

二、传统基建的新技术改造存在较大需求增量

除了上述典型的传统基建,技术进步在电力、轨道交通、冷链设施、市政园区、能源项目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更新需求,以下仅以特高压、轨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为例:

(一)电力资源存在错配,特高压技术成熟

由于电力资源集中于西部,负荷主要为东部沿海,长期处于失衡状态,所以长距离、大容量的西电东送需求长期存在,特高压技术可以大大提高电网输送效率。

杨博光:基建投资机会(中篇)—喜新不厌旧,老基建如何焕发新活力

除了当前已经建成的多条特高压线路外,庞大的电网更新计划也将落地,特高压投资一次设备投资额占总数25%-30%,相关细分行业标的存在确定性投资机会。

(二)轨道交通离规划仍有1.1万公里的差距

近期各地交通强省计划相继发布,城际高铁、轨交均在此前“新基建”的内容之中,2019年城轨获批复规模较大,2020年建设任务重大。尤其,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已经超过“十三五”规划目标,但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距规划目标仍有1.1万公里的差距,自然形成了许多确定性的基建需求。


杨博光:基建投资机会(中篇)—喜新不厌旧,老基建如何焕发新活力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东莞证券研究所


杨博光:基建投资机会(中篇)—喜新不厌旧,老基建如何焕发新活力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东莞证券研究所

(三)政策东风与技术成熟驱动新能源基础设施需求增长

新能源汽车近年来技术进步明显,续航里程大幅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进步也使得安全问题得到初步缓解。近期在国常会宣布新能源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基础上,财政部等三部委再公告称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消费者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这将对新能源汽车消费也将有一定提振作用。

配套的新能源车充电桩,就是本次新基建的重点领域之一。根据工信部规划,到 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5倍提升空间,建设空间广阔。截止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车桩比下降到3.5,但主要受私人桩提振,公共车桩比仍高达8.25。

杨博光:基建投资机会(中篇)—喜新不厌旧,老基建如何焕发新活力

据央视财经,近期国家电网启动新一轮充电桩建设计划,总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而国资委网站显示,未来四年南方电网将投资251亿元建设充电设施,其中今年计划投资12亿元。中国充电联盟发布《2019-2020年度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年度报告》披露,私人充电桩从2015年到2019年复合增速206.17%,远高于公共充电桩的72.89%,显见两者皆具有潜在增量。

2020年一季度国内经济同比下降6.8%,社会零售总额甚至下降15.8%。而根据当前外贸情况,预计二季度外需冲击将逐步发挥效应,疫情长期持续将导致消费低迷或为常态,所以稳定经济的希望更多是投资,特别是基建投资。

本文从传统基建的供给侧机会,讲到传统基建的更新需求,为大家揭示了部分行业投资机会。正如上篇所讲,基建投资目前仍主要是传统基建的发力,所以投资者需要从这部分出发,去挖掘机会。当然新基建也将迅速成长,需求短时间爆发也将带来大量机会,这一部分留待下篇讲解。

本文仅记载杨博光的观点与心得,不代表所任职机构的立场,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本文所发布的观点和陈述不构成对任何人或任何组织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执业证号:S0340619060008


杨博光:基建投资机会(中篇)—喜新不厌旧,老基建如何焕发新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