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線密碼1:用不好均線是1種認知障礙!


均線密碼1:用不好均線是1種認知障礙!

前面跟大家聊過我個人對於裸K的一些探索和認知,今天開始聊下另1個技術工具-均線,提到均線,很多人可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曾經學過的各種均線技術,比如金叉死叉、顧比均線、葛蘭碧8大法則、纏中說禪等等,當然更多的人可能是不屑一顧,心想:“均線?呵呵,滯後、遲鈍、騙人的”,似乎大多人數對於均線的態度,就像對待道氏理論一樣,充滿了鄙視,根本原因還是因為多數人對均線的認知還停留在最原始的初級階段,比如金叉死叉、上多下空、單邊爆賺、震盪爆虧的初始印象。

於是,均線雖然是很多人交易路上的第1個武器,但是最後都會被無情地刪除和拋棄,為什麼?因為當你在幾次盤整中頻繁止損、砍到手軟的時候,就會懷疑它,棄用它,另尋奇淫巧技,淺嘗輒止。

所以均線在眾人眼中就是趨勢的累贅,單邊好用,震盪血虧,出場那麼滯後,震盪那麼頻繁,從此這顆金子就這樣靜靜地躺在地裡,等著有緣人去發現它。

那麼均線到底應該怎麼用?它的算法怎麼來的?估計沒幾個人知道,更多的時候人們只會倒騰金叉死叉、上多下空這些操作。如圖所示:

均線密碼1:用不好均線是1種認知障礙!

上圖是棕櫚油1小時的單邊行情。


均線密碼1:用不好均線是1種認知障礙!

上圖是棕櫚油1小時的震盪行情

均線密碼1:用不好均線是1種認知障礙!

上圖是螺紋鋼日線的2015-2016單邊行情


均線密碼1:用不好均線是1種認知障礙!

均線密碼1:用不好均線是1種認知障礙!

上圖是螺紋鋼日線的2017-2018震盪行情

可以看到,如果拿1根均線來操作,遇到單邊行情的時候牛氣沖天,人人喊你大神,遇到震盪行情的時候虧到吐血,人人叫你騙子,在我身邊不少人在2016年的黑色板塊上實現爆發式增長,用的就是均線金叉死叉這種趨勢跟蹤策略,10萬變50萬,50萬變幾百萬的很多,但是呢大部分人在2017開始出現快速回吐,利潤吐完還虧本金。

為何會這樣?這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結果,原因還是在於人們對技術分析存在天然的的認知缺陷,或者說對均線存在認知缺陷。比如不少人一進入某個品種就碰到了歷史大行情,比如2007年和2014年的股市牛市、2015-2016的螺紋鋼單邊上漲行情,不管你用金叉死叉還是上多下空,還是其他趨勢跟蹤的方法,在單邊行情的時候一定是順風順水、重倉爆賺,以為自己找到了葵花寶典,走上了發財致富道路,然而噩夢就要開始了,人一旦走得太順利必然變得自以為是、脆弱不堪,對於最壞的情況並沒有經歷和準備,遇到後面的震盪行情就頻繁止損、砍到手軟,必然驚慌失措,虧急了就開始瞎做,心態崩掉,失控和崩盤就開始了,最後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很多人用均線的過程中並不會意識到自己的認知障礙,即使虧損了也只會歸根於運氣不好,認為均線不好用,而不會去深入思考均線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裡?怎麼才能更好地駕馭均線?往深層次去解剖就是主觀認為技術無用,而用不好技術分析的人最大的心理障礙是沉溺於碎片化的局部研究,而不是系統化的整體考量,也就是說90%的人一生都在追求完美的、確定性的技術,追求絕對標準和唯一答案,而不是辯證思考和探尋本質。

比如趨勢的定義、方向的判斷,再往深處就是倉位、收益、風險之間的關係,往更深層次地琢磨就是對交易的本質以及交易系統的運作過程和整體大賺小虧的盈利原理的深入理解和領悟。

均線密碼1:用不好均線是1種認知障礙!

均線密碼1:用不好均線是1種認知障礙!

比如就拿上圖中的單邊和震盪來說,當時我們看得出來是單邊還是震盪麼?看不出來?只有神仙才知道,只有事後才知道,那在當時用什麼來指導我們交易呢?我自己用的是概率,因為交易本身就是在不確定中去賭大概率事件,我只能硬著頭皮去試,怎麼試?用確定的止損金額去試,順著趨勢的大方向去試,也就是在約束倉位、限制虧損的前提下去試探,如果對了可能捕捉到我們想要單邊行情,俗稱大利潤,錯了則小虧損退出重新等下一次機會,只要整體總盈利大於總虧損就夠了,而不用太在乎在一時的得失,也不用害怕連續虧損,這個過程就是交易本質的體現,整個過程我完全跟著客觀行情走,不需要主觀猜測和感覺判斷。

講到這裡,上述均線的缺陷問題也就有了清晰的解決方向,對於均線我們不應該一棍子打死,而是應該是一分為二來看,既然適應單邊,不適應震盪,既然單邊和震盪無法預測,那麼我們的注意力為什麼不轉移到如何應對不適應期的問題上?

也就是如何應對震盪虧損期,或者說如何適當優化震盪行情,注意是優化,不是迴避,震盪你是永遠無法迴避的,因為震盪和單邊互為一體,相互轉化,或者說根本就不存在震盪,事後看,震盪只是趨勢的組成部分。

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聊的主要內容,當然關於均線一口氣說不完,有太多的話題值得去探討。

總之,

均線得到很容易,駕馭很難,

均線入門很容易,精通很難,

如何把簡單的均線,做到極致?

今天先到這裡,後面有空再繼續聊


更多實戰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理塘的白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