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被賜死時,拿出乾隆的“保命詔書”,翻開一看,只寫了3字

和珅被賜死時,拿出乾隆的“保命詔書”,打開一看,只寫了3字

前些年流行的一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可謂是火遍了整個中國。裡面紀曉嵐和與和珅兩個人鬥智鬥勇的片段在我們心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麼裡面的“反派”和珅和大人真的是像電視劇裡所演的那樣嗎?答案是還是很像的。今天小編給大家說一說,和珅被賜死時,拿出乾隆的“保命詔書”,打開一看,只寫了3字。和珅,正兒八經的正紅旗滿族人,姓氏是鈕祜祿。和珅其實是一個很聰明的人,小時候因為父親的去世,他和弟弟在家中的地位一落千丈,處境艱難。為了改善自身及弟弟的條件,他努力的學習,考入鹹安宮。他精通漢、滿、藏、蒙四種語言,而且還把儒家經典通讀了一遍,深受當時宮中的老師的喜愛。

後來他娶了朝廷重臣的孫女為妻,為自己踏入仕途做足了準備。因在乾隆皇帝面前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讓乾隆對他提起了興趣,他才能當乾隆儀仗隊裡的侍從,從此一帆風順。因和珅早年擔任過管庫大臣,他從中受益學會了如何打點財富的方法,得到了乾隆皇帝的看重。後來因為周圍人的種種原因,想要誣陷和珅受賄,但是和珅也不是傻子,你想整我,我還傻乎乎的留在原地讓你整。於是他使了一些小聰明,撇清了干係,不久後得到了升任,成為了御前大臣。其實要說和珅這個人在做官之初,確實是充滿著滿腔熱血和報復,想要為國家做些實實在在的事,不去理會別人的賄賂,還保持著一顆清正廉潔的心,但是後來就不一樣了。

進入到權力的世界中,感覺也會不一樣。更多人的目光在充滿羨慕的看著你,更多的賄賂也會隨之而來,人人都想找你辦事,但是同時人人也會隨之對你產生怨恨和嫉妒。和珅就是這樣的一個處境,他年紀輕輕的,職位就要比那些年長的人高,你叫那些人如何不產生怨恨感和懷疑感呢?就這樣和珅成為了某些人彈劾的對象,他心中開始對這些人最初的好感全部喪失,剩下的只有報復的心情。雖然和珅確實後期變本加厲的貪,但是他也確確實實對皇帝忠心耿耿,為國家在做事。可是皇帝似乎不是這麼想的,他覺得和珅做的確實有些過分了。在《清史稿·列傳·和珅》中和珅受到來自嘉慶的審判,嘉慶皇帝列了二十條罪狀,條條指向和珅,再加上朝中的大臣和一些地區的大臣對和珅也忍了很久,一起和嘉慶皇帝指責和珅。

就這樣和珅入獄了,並面臨著去菜市場行刑,落得個死無全屍的下場。但因和珅以前曾經是首輔而且還有兒媳固倫和孝公主和朝廷的大臣劉墉等的說情,才賜和珅白綾,自行了斷。但有這麼一說,就是由於乾隆皇帝很寵和珅,於是在乾隆在世時給了和珅一道保命的詔書,和珅一直把這份詔書當成保命的詔書。當和珅果真面臨生命危險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想起了這份詔書,打開一看,只見上面寫了3個字 “留全屍”。嘉慶皇帝知道了之後,因原本想把和珅凌遲處死的,最終改成了讓他在獄中用白綾自殺。這一個說法其實存在著疑點和出處的疑惑。但究竟是真是假,這其中就要靠歷史學家們的發現和研究,能否讓我們能夠看清歷史的真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