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小微支持叫“融資租賃”


有一種小微支持叫“融資租賃”

現代金融對於我們這樣一個金融供給不平衡不充分國家的意義是什麼呢?

可能是一家江蘇的金融機構、一位普通的業務人員、一次堅持的投放,讓遠在西藏的一家傳統印刷廠生存下來、轉型升級。接著便是,二十多位殘疾人士有了穩定的工作,附近學校學生有了印刷質量更好的書本,區域製造業開始知道有一種小微支持叫“融資租賃”……

這家金融機構就是江蘇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蘇租賃”),這位業務人員便是江蘇租賃的資深業務經理牛長健,這家印刷廠則是西藏福利印刷廠。

跨越近4000公里距離,穿過江南水鄉、穿過皚皚雪山,江蘇租賃的一次業務拍板,正撥動著這座海拔3650米之上日光城中製造業融資轉型的琴絃。

牛長健說:“要把業務做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在第六個國家扶貧日到來之際,小編給各位講述一則江蘇租賃服務西藏福利印刷廠的故事。

01當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被西藏觸碰

西藏拉薩,在觀光客心中是獨一無二的旅遊勝地,但在金融從業人員心中卻是不願涉足的地區——因為業務成本太高,利潤回報太少。

金融機構到底能不能為西藏這樣的地區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務?

有著10餘年金融租賃業務經驗的牛長健,第一次面對西藏客戶時,心裡也沒有底。

2018年牛長健在一次行業協會上認識了西藏福利印刷廠負責人張海水,在聽完其介紹後,心裡最柔軟的那一塊被觸碰了:江蘇租賃支持小微,難道不正應該支持這些地區的小微嗎?自己學了多年金融、搞了多年金融,難道不正應該幫助這樣的企業嗎?

彼時,西藏福利印刷廠使用的是舊有機器,已經運行了近10年,機器老化、產能跟不上來,而更換新機對廠裡來說成本高、壓力大。

更關鍵的是,自西藏福利印刷廠成立以來一直僱有殘疾員工,如果按照這樣發展下去,很難保證工廠正常運行,從而影響二十多位殘疾員工的收入和生活。

牛長健暗下決心:“要努力創造條件為其服務!”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讓牛長健傻眼了。

因為,在西藏,幾乎還沒有人知道“金融租賃”是幹嘛的?這和銀行貸款一樣嗎?真的能幫融資?真的能幫換機器?真的能提高產能?

牛長健進入的是一個“空白區域”。對金融租賃公司來說是業務空白,對當地製造業廠商來說是認知空白。

怎麼辦?

牛長健用了最笨的辦法,一次次和西藏福利印刷廠溝通,向工廠管理層解釋金融租賃的業務的模式和益處。

整個業務過程,只有牛長健和他的團隊知道“做吃螃蟹的人有多麼不容易”。

讓牛長健記憶最深的是第一次去西藏給西藏福利印刷廠盡調。在從南京飛往西藏途中遭遇了強氣流與沙塵暴,飛機不僅嚴重顛簸,最後更是無法在跑道上降落,以致於整個行程用了近14個小時才最終落地。下了飛機後,革兆東、楊揚起了高原反應,身體嚴重不適。儘管如此,兩名同事一邊忍受著身體打顫,一邊完成了對項目的考察,仔細翻閱了公司的財務數據,並實地探訪了公司的廠房,與企業負責人交流設備使用目標與未來發展情況。

而回到南京後,在向公司上報這個項目時又遇到了挑戰。江蘇租賃向來風控嚴格,由於這一項目是首次在這麼偏遠的地區做業務,過審時在江蘇租賃內部經歷了激烈的討論。為了儘快完成這個項目,牛長健與團隊不斷完善前期資料,項目終於通過評審。

“其實這筆業務真的掙不到什麼錢。因為公司要求每年必須實地回訪兩次,光是來回拉薩的機票就要好幾萬元。但我們當時就有一個信念,既然印刷廠資質沒有問題,就一定要把企業最需要的設備送到他們手中。”牛長健的同事表示。

02始終牢記做金融業務是為了什麼

最終,這筆業務順利得到執行。

在江蘇租賃的幫助下,西藏福利印刷廠通過“直租”方式引進了一臺價值840萬元的膠印機,解了發展的燃眉之急。

很快,西藏福利印刷廠感受到了與江蘇租賃合作帶來的諸多益處。僅僅4個月後,西藏福利印刷廠再次通過江蘇租賃購置了一批輔助生產設備,價值400餘萬元。

西藏福利印刷廠廠長謝傳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到與江蘇租賃的合作,語氣中難掩激動:“購置了新的機器,整個公司的產能擴張與產品品質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公司的設備在迭代升級後,全部都是電腦控制,自動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對體力的需求。這對我們的殘疾員工來說,完全可以進行有效操作!”

謝傳江提到,在業務過程中,最讓他感動的是:“江蘇租賃的團隊對行業與設備非常瞭解,我們只要提出需求,他們就能精準匹配到最適合我們的機器;同時服務反應也很快速,定期回訪。”

記者瞭解到,牛長健和他的團隊隸屬於江蘇租賃高端裝備事業部的印刷設備條線。作為江蘇租賃最早開拓的領域之一,公司在這一行業名氣很大。牛長健說:“一直以來,團隊不僅是懂金融,而且要懂行業,現在更要懂得我們做金融是為了什麼。”

西藏福利印刷廠的示範效應已經顯現,僅僅過去半年,區域中就有越來越多的製造商前來了解金融租賃的模式,試圖通過這一模式轉型升級。

蝴蝶扇動它的翅膀,風從長三角吹到喜馬拉雅。

這不僅是一單業務,還是一次金融理念的輸入,更是一次祖國最需要地方,金融對產業的支持。

撰稿:蘇匯 審校:蘇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