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自知之明”,如何面对人性,先看清自己的人性

有关人性的讨论从未淡出过我们的世界,从普通大众百姓到各路明星大咖对人性都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但是真正对于人性的绝对定义或者准确结论却也无从查找。

那么人性到底是什么?是贪婪?是欲望?是患难与共,同舟共济?还是两面三刀,精于算计?

《三字经》告诉我们:“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是不是意味着:人性是善良的,只要通过良好的教育,这种善良就一定能够持续维持。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太多的现实事例告诉我们,善良与受教育程度没有绝对的直接关系。那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所谓的人性呢?

没有“自知之明”,如何面对人性,先看清自己的人性

笔者认为实在是因为人性本就是一个矛盾综合体。就好比我们通常所讲的: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人是主观情绪化的生物,面对同一件事情,在不同的情绪主导下,往往会做出形式各异的表现。不过在一般情况下,只要能控制好情绪,就会对人性的阴暗面有所压制。通俗一点将就是:人只有在正确认识自己的情况下才能相对控制好自身情绪,继而对人性才会有较为稳重的对待

笔者曾经在情绪极其低落的状态下遇到一位老大爷问路,最初只是随意的用手指了一个方向,多少还显得有些不耐烦。但是当笔者转头看到老大爷佝偻蹒跚的背影之时,心头顿觉一阵内疚,于是赶忙追上前去,详细地向老大爷说明了如何前往他所询问的位置。当然这只是人性一个非常微小的缩影,但如果一开始笔者的情绪是正常稳定的话,就不会对“举手之劳”这种人性表现的那么敷衍

没有“自知之明”,如何面对人性,先看清自己的人性

有一句话是笔者一直以来所坚信的人生金句,那就是出自著名哲学作品《道德经》里的:“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这句话其实与人性无关,但笔者认为每一个人只有具有了“自知之明”,才能把自身情绪控制到相对稳定的一个度,才能较为理智地面对人性。

《受益人》这部电影里的吴海,从一开始跟朋友合作“唱双簧”对酒驾司机进行讹诈,再到与朋友合谋想要通过骗婚淼淼,诱其签保而后将其杀害以达到骗保的目的,好从中获取分利。纵使其事出有因(为了医治患有哮喘的儿子),但也终究对被讹司机和被骗人淼淼显露出了人性的丑恶面。

没有“自知之明”,如何面对人性,先看清自己的人性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最初的吴海就是因为失去了本应具有的自知之明,在情绪较不稳定的情况下(毕竟一想到自己患有哮喘的儿子,他的情绪必然是低落郁闷的)被朋友诱导入局并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其可以瞒天过海,暗度陈仓,导致其未能正确面对人性。幸好在关键时候其重拾明智(因为这个时候他意识到如若自己不选择明视自身,失去的不仅仅是自由之身,更会失去淼淼以及深爱的儿子),才得以将人性的光明重新释放出来。吴海的这种“自我释然”正是体现了自知之明对正确认识人性所起到的宝贵作用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就是吴海为了有效医治患有严重哮喘的儿子选择铤而走险,试探法律,虽然其这种做法实不可取,但这其实显露了人性的舐犊之情,我们可以称之为“善”,然而却因此想要以剥夺淼淼的生命去达到目的,此又为人性的“恶”

。所以说: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善恶共存本就是人性矛盾的一种体现

没有“自知之明”,如何面对人性,先看清自己的人性

笔者一向认为人性的存在是为了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事,而如何“把事情做好”和如何去

做“好事”,必须要对自身情况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认知。否则,你怎么在面对人性的“贪念”之时可以明确的选择“量力而行”?或者你怎么判断你所认为的人性的“助人为乐”不是在给别人帮倒忙?甚至是在遇到“不公之事”时,面对内心深处人性的“正义感”,怎样抉择才能较为稳妥地平息事态而又不因此带给家人伤害或者危及他人。“人贵有自知之明”,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实则蕴藏着大智慧。我们只有在对这句话有所参悟的情况下,才知道怎样相对合理正确的去面对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