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寒冷嚴冬走向燦爛初夏,百場發佈會見證廣州戰“疫”歷程

今年這場全球性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座城市都是一次重大挑戰,對廣州來說,更是如此。廣州地位重要、人口稠密、國內外交往頻繁,又經歷過“非典”大考,“非典”的畢業生如何考好新冠肺炎這場考試,讓這座擁有1500多萬人口的國際化大都市平穩有序地渡過疫情,備受各界矚目。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回暖”成為廣州市第100場疫情期間新聞發佈會的關鍵詞:市民消費慾望明顯提升,熱門商家重現排隊景象,全市餐飲總營業額超10億元……透過新聞發佈會的窗口,廣州向外界傳遞了疫情防控不斷向好,疫情防控逐漸走向常態化的信息。

這100場發佈會,是廣州戰“疫”歷程的縮影,見證著廣州從寒冷嚴冬、一步步走向春暖花開、燦爛初夏。410個發佈單位、624名發佈人,從1月28日至5月5日,97天,廣州用100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勾勒出一張全面立體的戰“疫”戰況圖,記錄了廣州近4個月的戰“疫”歷程。

从寒冷严冬走向灿烂初夏,百场发布会见证广州战“疫”历程

在第100場發佈會後,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朱小燚用“發出廣州及時聲音、權威聲音、全面聲音、有影響力聲音”四個角度簡要總結了這百場發佈會。在他看來,廣州新聞發佈會已經成為廣州市疫情防控信息公開最重要、最及時、最全面的渠道,為廣州疫情防控敲響了“定音鼓”,為市民群眾提供了“定心丸”。

“這100場新聞發佈活動既是廣州一直努力踐行信息公開、打造陽光透明政府的堅定步伐,也是廣州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舉措。待到回首時,相信廣州新聞發佈也必將成為這個特殊時期濃墨重彩的一筆回憶。”朱小燚說。

廣州日報記者從100場疫情防控發佈會中,提煉出20句重磅發言,100秒,20句,濃縮廣州百場發佈會精華。快點開視頻吧!

100場、97天,從發佈會“小窗口”看防控“大進程”

從最初的一級響應到復工復產,從國際疫情形勢變化到復市復學的復甦……100場發佈會,是廣州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記錄者,為疫情防控敲響了“定音鼓”。

1月23日,廣東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一級響應。1月25日,“廣州封城”的謠言在網絡上不脛而走,向來講究“意頭”、春節伊始幾乎不出門買菜的老廣坐不住了,超市的糧油肉菜開始出現搶購,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也遭遇囤積居奇。1月28日,廣州舉辦首場疫情存續期間市場供應保障工作新聞通氣會。廣州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農村農業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交通運輸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權威發聲,從此時起,廣州新聞發佈工作進入“戰時狀態”。

从寒冷严冬走向灿烂初夏,百场发布会见证广州战“疫”历程

進入2月,復工復產的號角同樣是從新聞發佈會吹響。2月7日,廣州的新聞發佈會首次出現了“復工復產”主題。在這場通氣會上,廣州重磅發佈了“暖企15條”,緊接著,4場“暖企政策”系列通氣會,從市區聯動、減稅降費、援企穩崗等等多個層面詳解廣州這場“及時雨”,將如何推動政府與企業“共克時艱”,給企業服下“定心丸”。

百場發佈會的關注重點,在3月初再次發生了明顯變化。隨著全球疫情蔓延形勢嚴峻,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全球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廣州,防控疫情跨境輸入的壓力不言而喻,新聞發佈會也旋即開始定期通報廣州如何精準防控境外輸入。在這個階段,從守衛國門第一線的廣州市商務局等政府部門,到外國商會、留學生、異國志願者……多次成為發佈會主角。正如鍾南山院士在與外籍在穗人士座談時所言“one world one fight”,廣州也透過新聞發佈會,向世界展現“一視同仁”“守望相助”的戰疫態度。

从寒冷严冬走向灿烂初夏,百场发布会见证广州战“疫”历程

而隨著疫情防控不斷向好,正是在4月20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廣州副市長黎明發布廣州防控策略的最新調整:從前期對疫情的重點阻擊,轉向對疫情潛在風險的全面出擊,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以科學的態度實現精準防疫。

防控策略的調整很快收到了實效,這一點同樣由新聞發佈會的窗口向外界傳遞廣州聲音。進入5月,新聞發佈的腳步未曾停歇, “廣州人遊廣州”快樂鄉村遊專場活動、“一勞大”專場、廣東粵劇院專場、珠江夜遊專場、五一小長假文旅商貿專場……一連五場,讓人實實在在地看到廣州的市場復甦、消費回暖。

从寒冷严冬走向灿烂初夏,百场发布会见证广州战“疫”历程

這生動的一幕幕,正是廣州疫情防控不斷向好,不斷走向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真實寫照。

直面關切闢謠解惑,市長帶頭“曬賬本、亮底數”

“發佈會讓人們及時瞭解疫情的真實情況,及時解答大家關心的問題,有效地制止了謠言的產生。”正如外交部前發言人,中國前駐聯合國大使沈國放所言,發佈會首先要及時面關切闢謠解惑,做輿論場的“壓艙石”。

當廣州面臨的境外疫情輸入的壓力持續增大,輿論場上也浮現迫需解答的問題:“出現高風險國家地區輸入病例,廣州防控形勢安全嗎?”“有出租車司機被確診,還能安心搭出租車嗎?”“馬上就要復學了,怎麼確保孩子們的健康?”

公眾關心什麼,發佈會便回應什麼。4月12日,廣州市連開3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開啟了由城市主要領導“頂格發佈”、答疑解惑、安定人心的新進程。市長出席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這在全國一線城市中尚屬首次。

从寒冷严冬走向灿烂初夏,百场发布会见证广州战“疫”历程

“在穗外籍人員情況明,底數清。”在30分鐘的發言中,廣州市市長溫國輝亮出了最權威、最詳實的疫情防控“賬本”,公開了150多項有效數據。“高風險國家在穗人員已全面進行核酸篩查,廣州對境外疫情輸入風險管控有力有效”,他的發言不僅面向廣州、還面向全國乃至全球,彰顯了這座城市的抗疫擔當和信心。

从寒冷严冬走向灿烂初夏,百场发布会见证广州战“疫”历程

4月20日,廣州市副市長黎明詳解廣州防控策略從“發現一例,處置一例”到“發現一例,排查一片”的最新調整,同時宣佈對首批返校的近3萬名教職員工、16.7萬名初三和高三學生全部開展核酸檢測的新措施。“應檢盡檢,廣州有能力、盡全力!”

从寒冷严冬走向灿烂初夏,百场发布会见证广州战“疫”历程

4月23日,高三初三師生返校在即,廣州市常務副市長陳志英作為主發佈人,公開市民關心的多組數據:“全市在營運巡遊出租車司機全部進行了採樣檢測,共排查31391人,結果全部都是陰性”“對20.8萬名首批覆學師生全覆蓋開展核酸檢測,目前完成93%,已經出結果的3.8萬人全部陰性。”

據統計,全市114家新聞發言人單位中,共15位一把手、116位副職出席發佈活動。政府心中有數,百姓心裡有底!主動、及時、準確、權威的信息披露,務實、迅速、有力、高效的行動舉措,讓真相走在謠言的前面,也讓發佈會成為觀測廣州這座國家中心城市治理能力的窗口。

專業與通俗兼具,給百姓聽得懂的“定心丸”

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處置,具有高度的專業性和複雜性,這既需要專家的專業指導,也需要公眾的廣泛參與和積極配合。值得稱道的是,在廣州100場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中,公共衛生人員、專家學者等紛紛走上發佈臺,以通俗表達給出專業判斷,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普及防疫知識,提振社會信心。

从寒冷严冬走向灿烂初夏,百场发布会见证广州战“疫”历程

鍾南山院士不僅是抗疫先鋒,也是科普模範。在他參與的5場發佈活動中,他回應的無一不是當下最關鍵、甚至“敏感”的問題。幾乎每回鍾老言論一出,都會成為各路媒體報道的熱點,同時迅速佔據微博熱搜。不少市民也是透過鍾南山的發佈,第一次知道基本傳染數R0值的概念,瞭解到病毒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的區別,學到鍾老“鍛鍊心態好、不要吃太飽、早餐要吃好”的“健康寶典”,理解並配合執行當前防控最有效的辦法“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更堅定了復工復產復課的信心。

廣州進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控階段後,疾控中心通過流調明確了境外輸入疫情高風險國家及高風險航班,並在排查中梳理出重點場所,從而發現本地關聯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

“無症狀感染者是傳染病防控的隱患點。” 市衛健委主任唐小平坦言,“我們的持續排查工作讓隱匿在人群中的無症狀感染者被‘挖’出來、被‘撈’出來,也恰恰說明防控風險得到了更好的控制。”

从寒冷严冬走向灿烂初夏,百场发布会见证广州战“疫”历程

“為什麼同桌吃飯的一家人中,有3人沒有被傳染?因為這3人飯後就回到自己房間,與其他成員交往較少。”“我們對環境有大量的監測,普通市民所處的環境是非常安全的。”廣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周斌以詳實的個案釋疑,讓公眾對新冠肺炎的傳播途徑、密切接觸的定義有了更深的瞭解。

讓百姓聽得懂的專業發佈,才是真正的“定心丸”。專業由不失通俗的表達,讓廣州發佈會成為微博熱搜榜“常客”。 據不完全統計,近50個相關話題登上社交媒體熱搜榜單、7次登上熱搜榜首,國內外主流媒體累計開展相關報道逾2萬篇次,累計總閱讀量逾60億次。

復工復產時進車間,文旅復甦時遊珠江

記者統計發現,在100場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新聞發佈活動,廣州市政府新聞辦先後40多次帶領媒體走出廣州市新聞中心,踏進生產現場,直擊文旅一線,用腳步丈量出鮮活、有溫度的故事。“現場版”發佈會佔到新聞發佈會總數的1/3。

从寒冷严冬走向灿烂初夏,百场发布会见证广州战“疫”历程

要了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有什麼比觀察生產一線更直觀、更鮮活呢? 2月18日,在黃埔,廣州市新聞通氣會第一次響起生產車間的機器轟鳴聲。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供應鏈副總裁陳森林先生坦言:“安利已經恢復了7成生產線,安利將繼續保持‘中國優先’政策,我們對中國有信心。”

2月20日,在南沙,廣州省市重大項目明珠灣大橋工程、廣州港南沙港區近洋碼頭相繼復工,彰顯了廣州“攻城拔寨”再提速!南沙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謝明說:“我們有決心和信心實現南沙一季度的經濟正增長,完成主要經濟指標年初的計劃任務,把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从寒冷严冬走向灿烂初夏,百场发布会见证广州战“疫”历程

3月末4月初,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在珠江遊復航的同日,廣州文旅“十二條”在新聞通氣會上正式公佈,真金白銀助文旅企業抗風險、渡難關。多場發佈活動相繼走進海珠溼地、白雲山“雲道”、T.I.T 創意產業園、花都區塱頭古村和珠江水晶號遊船,文旅文創從業者共聚一堂,探討發展實招;記者由報道者變身體驗者,見證廣州文旅復甦的脈搏。

从寒冷严冬走向灿烂初夏,百场发布会见证广州战“疫”历程

除了走進一線,廣州發佈會還邀請了各行各業的基層代表講述身邊事。

在文藝志願者戰疫專場,廣東美協副主席、廣東畫院院長林藍坦言,“在國家民族大事前,我們不僅僅是文藝工作者,更是文藝志願者。”

在郵政快遞業專題通氣會,快遞小哥劉廣祥深情地念出了自己寫的詩,他的話質樸卻感人:“我們不需要什麼表揚讚美,只希望兄弟們能夠平平安安,待春暖花開時,帶上家人到武漢吃上一碗熱乾麵!”

在外國商會專場,多哥中國商會會長佐仕林感嘆:“病毒是我們共同的敵人,我們要找方法把病毒趕走。”

從一線社區工作人員到頂尖醫學專家、疾控專家、生物醫藥科學家,從參與戰疫的企業家到快遞小哥、環衛工人,從在穗留學生到外國在穗商會會長,624名發佈人相繼發聲,正是他們,讓廣州新聞發佈成為疫情防控的時代強音。

廣州日報五號樓工作室出品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燕 駱昌威 方晴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方晴 申卉 黎慧瑩 王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