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天子臨峰眺,哎呀我去,外戚權宦滿朝堂

在古代的中國歷史上,君王一般掌控著國家的一切生殺大權,是整個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

古代的君王有些是經過戎馬一生的疆場征戰才取的皇位,有些事弄權於朝堂之上,最終在兄弟爭權奪利之中取得皇位。

而有一些皇帝,則是在年幼甚至襁褓的時候,就接班成為皇帝。

他們被當時各方的政治勢力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有的很幸運,最終奪回大權。

而有些則是不幸,成為了傀儡皇帝,被各種勢力玩弄於股掌。

縱觀華夏5000年,幾乎能夠順利過完一生的少年皇帝幾乎是少之又少。

少年天子臨峰眺,哎呀我去,外戚權宦滿朝堂

少年天子出現頻率最高的時代莫過於西漢與東漢。

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少年天子是我們最熟悉的第一任皇帝,秦始皇嬴政。

嬴政在13歲登基,他從小見證著自己的母親與朝內大臣相互勾結,他厭惡自己不幸福的家庭。

在他登基之後,他繼續著自己的力量,首先就解決掉了宮廷的一系列難纏的矛盾,後來又把自己的政治才能用到統一六國之上,然後成為了我國曆史上第一任皇帝。

少年天子臨峰眺,哎呀我去,外戚權宦滿朝堂

一般少年天子登基時,都會伴隨著各種各樣的矛盾。

如果處理得當,擁有足夠多的智謀與才能,那麼不久之後便能掌控天下大勢。

但若是他本人懦弱無能,那即使是天神降臨,也是回天乏術。

西漢時期的呂后就一面讓自己的小兒子坐在朝堂之上,而自己卻掌握著朝中大權,可謂是培養出了歷史上第一個傀儡皇帝。

呂后也是史料記載中第一個明目張膽干預朝權的後宮女子,她背後龐大的呂氏家族,依靠她本人的權勢,全部都成為了地位顯貴身居要職的朝廷官員。

劉家的天下想必早已變成了呂家的天下,呂氏的野心可見其大。

漢武帝也是年少時做的皇帝,由於漢景帝命不休矣,他的母親王氏非常受寵愛,所以順勢接手了皇位。。

他的祖母竇漪房扶持著他坐穩了皇位,之後就把大權交給了他。

少年天子臨峰眺,哎呀我去,外戚權宦滿朝堂

漢武帝吸取了呂后的教訓,以及自己和母親的經歷,他規定下一任皇帝如果是庶出的,那麼他登基的時候,他的母親也必須死去。

漢武帝的這個措施也有效地避免了外戚干政。

但是在東漢時期,由於是新的朝代,外戚干政事件更加明顯,幾乎年少做皇帝的層出不窮,甚至有一兩個月大的嬰兒。

少年天子臨峰眺,哎呀我去,外戚權宦滿朝堂

說起少年天子就不得不提到兒皇帝,兒皇帝並不是字面意思理解的那樣,可不是因為是少年時做皇帝。

兒皇帝來源於在五代時期向契丹臣服的石敬瑭。

作為一個朝代的天子,石敬瑭卻向周邊的小國稱臣,並且把自己的地位降低,這簡直是辱沒了整個漢族的顏面,像這種賣祖求榮的皇帝,我們把它稱為兒皇帝。

清朝的溥儀也是如此,全然不顧整個國家的利益,只貪圖自己的安危與享受。

所有事情都有正反兩面,少年登基的天子,年齡是對他們的考驗。

如果通過了考驗,成就千秋功業不在話下,若走錯了路,那麼便是遺臭萬年的罪過了。

少年天子臨峰眺,哎呀我去,外戚權宦滿朝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