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居的外婆,離異三次的母親與獨身的我——我們為何單身?

寡居的外婆,離異三次的母親與獨身的我——我們為何單身?

《我在伊朗長大》插畫。

這是發生在一個三代單身的祖孫三代女性家庭的故事,被作者鯉魚戲稱為“百年孤獨”的祖孫三代。

因為疫情,原本各自忙碌的祖孫三代們如今被迫“關”在一個屋簷下,各自塵封的往事和相互敏感的情緒又被重新提起。

三代獨身女性,心情卻大不相同。

以下,是鯉魚的故事。

文 | 鯉魚

主播/ 夏憶 ,配樂/蔡琴《那些事那些人》、 解男 《朝霞》、 馬路通《一個人的星空》

“方片三”,外婆將撲克輕輕壓在桌上,而後用手撐著臉頰,一臉倦意地看著我和媽媽。

這是疫情隔離期間的一個以消磨時間為目的的牌局,參與者是我、媽媽,以及外婆,三個單身的女人。

01.

外婆

外婆生於40年代的一個大家族,是家中的長女。祖父的院子前有一片橘林,騎馬巡邏的祖父一旦歸家,“答答”的馬蹄聲便會將年幼的外婆從家中喚出,並嚷著要騎馬。每逢此時,祖父便會將外婆抱起放於馬背上——兩隻麻花辮在胸前擺動,外婆在青皮的橘林中驕傲又得意。

外婆在號召下成為了一名接線員,二十四小時必須到崗的她不得已住在了辦公室。夜色下幽靜的辦公樓,外婆與窗外的燃情歲月被輕輕隔開了。在十九歲那年,外婆經人介紹嫁給了我的外公,一名軍人。

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

《激情燃燒的歲月》劇照。

媽媽說外婆和外公之間是沒有愛情可言的,外婆是從小嬌慣的大小姐,自生下來就在城市裡生活;而外公出生於鄉村,且長年在部隊,粗魯的處事風格和極度貧窮家庭背景養成的小氣性格,讓他在家中彷彿總抬不起頭來。

我常覺得外婆的生活是不需要男人的,自外公去世後,她的生活彷彿一點改變都沒有,照樣是搖著蒲扇聽戲、麻將和手搓洗被子,她甚至沒有流眼淚。

執拗的外婆,甚至可以用朋克來形容——在這個5G年代,她不僅不使用包括手機在內的任何高科技用品,就連洗衣機她都不屑一顧。固執、挑剔又敏感的她,每當說起鄰里家常的時候,總是滔滔不絕,可提起外公她卻總含糊其辭,在她逼仄的家中,除了一張外公的黑白照外,幾乎再看不見一點外公曾存在的痕跡。

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

《桃姐》劇照。

媽媽提起往昔舊事,時不時會打趣外婆總是“欺負”外公,外公每每歸家總是嘲諷的時候多,而溫馨的時候少。外婆每次聽到便會大發雷霆,再一個人躲在陽臺默默流淚。

逢年過節聽親戚們說,外婆在年輕時總是獨自帶著一雙兒女,三個人生活在公社狹窄辦公樓裡,長長的電話線那頭是他人的叮嚀囑咐。那是一切都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日子,而外婆的生活裡飽含著的是現實主義的辛苦與孤獨,除了默默承受以外,她無枝可依。感情生活中一帆風順、如魚得水和美滿結局大概是編劇們的謊言,現實生活中滿是負累、羈絆與力不從心。

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

《歸來》劇照。

我放下一張“黑桃九”,突發奇想問外婆為什麼當初要嫁給外公。

“那個時候不就是別人做介紹咯……”外婆欲言又止,瞥了瞥我的牌,似乎一下子從倦意中清醒了過來。

“那你不愛他嗎?不愛怎麼能結婚呢。”

“打牌打牌!”外婆向著媽媽的方向拍了拍桌,堵住了我想繼續問下去的嘴,野蠻得一如那個年代人們的愛情。

02.

媽媽

“梅花Q”,媽媽穩穩地壓制住了我的牌,看向外婆。

媽媽生於六十年代末,青春期的她恰巧逢上一段浪漫而自由的時光。趕著《排球女將》等體育題材盛行之時,媽媽組織了小城市裡第一支女子足球隊,留著一頭利落的短髮,在翠綠的青草地裡揮灑著汗水與熱情,笑容燦爛。

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

《排球女將》劇照。

媽媽笑起來總是露出那顆被瓜子劐出小口的牙齒,上抬的高顴骨致使眯縫的眼旁多出許多紋路,好在厚厚的眼鏡覆蓋住了些許。可她總笑個不停,前仰後合的,矮小而圓潤的身軀就在那兒扭動個不停,笑聲還格外爽朗有力。

她哭也是可愛的,只是總讓人心疼。她哭的時候鼻尖總是紅通通的,往日直挺挺的背此時總會些許佝僂,發出嚶嚶聲的同時她還總是擤著鼻涕,導致眼鏡不斷地滑落,又不斷地將眼鏡扶起。她時常會因為狗血的電視劇而流淚,我曾經一直不明白是她過分敏感還是劇情真的那麼動人。而今我知曉了幾分,大概是戲如人生,觸景傷情罷了。

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

《中國式離婚》劇照。

我常覺得媽媽是一個很果斷的人,三段婚姻開始得斬釘截鐵,結束得也雷厲風行,我常笑她,奧運會都沒我們家男人換屆準時。

媽媽無疑是受過傷害的,當面臨小三恬不知恥的姿態、家庭冷暴力時,她拒絕隱忍,選擇抽身離開。她的忠厚與善良是她無法在感情世界裡難以自我保全的軟肋,但她的豁達與大度,以及骨子裡的天真爛漫,也是她傷痕累累還能夠平和麵對的理由。

在孩子的眼光中,媽媽總是媽媽,從懂事起便是四十歲,隨著歲月流逝,她彷彿一直就在四十來歲。我和媽媽的成長速度似乎是不一樣的,我飛也似的長高,而媽媽卻好似是緩慢地衰老。這種刻板印象帶來的結果就是,當有一天意識到媽媽已經年過半百的時候,詫異與難過都是劇烈的。

一直以來,媽媽為了讓我能夠不因單親家庭的身份受到欺侮,她幾乎傾盡了所有心血在我身上。如果說許多家庭完滿甚至家境優裕的家庭,父母是牽著子女成長的話,我的母親簡直是舉著我成長,踮著腳,還不斷地吶喊著助威著,

像她年輕時那樣,充滿著熱情。

其實說到底,她還是柔弱與天真,若非如此,也不會一次次投入感情世界再被傷害得體無完膚。但是另一方面,她又堅韌而先鋒,愛的時候盡全力愛,走的時候也果敢灑脫。複雜多變的婚姻生活向來冷酷無比,比油鹽醬醋更令人恐懼的是破碎的油鹽醬醋。在愛情世界裡,我的媽媽不是勝利者,但也絕不是失敗者。

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

《女人,四十》劇照。

我放下撲克,聳聳肩說到,“不好意思,王炸。”

03.

我和我們仨

95後的我,曾經是被稱為不可一世非主流的一代中的一員。單一的目標、純粹的環境,以及對自身的專注,讓我的情感經歷在同齡人中間總顯得特別貧乏。

我經歷過的感情大多始於自己,也結束於自己。

如果說外婆的故事是《激情燃燒的歲月》,媽媽是《中國式離婚》,那我的故事應該就是《情書》了吧。

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

《情書》劇照。

在曖昧太過輕易宣之於口的年代裡,我總是沉默著。媽媽說我不應該總是逃避親密關係,但我始終渴望總有一個人會堅定地選擇我。我並不是拒絕擁抱,可能是我過分期待古典而唯美的愛情,於是便總是在華麗的暗戀中完成了心動與心碎。

對諾言與真誠的固執,是我單身至今的原因。不是沒有努力追求過,可是“所愛隔山海,山海不可平”是自古以來卑微的暗戀者無法逃避的宿命。好在一方面我也享受著獨處帶來對自我的反思空間,疏離而無羈絆的生活讓我得以自省生命的真諦;另一方面家人也頗支持,獨身也好、婚嫁也罷,如果能過得開心怎麼樣都行。

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

《情書》劇照。

最近關注女性的新聞不少,我很慶幸人們對性別議題進行討論。

當一個又一個來自各個地方的人分享著相似又不盡相同的故事的時候,我驚訝於即使彼此陌生,即使背景千差萬別,富有同理心的女人們似乎總能找到一個敘事的切入口,共享相近的情感。

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下,看似彼此毫不關聯的故事又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在我們內心深處,是對世俗情感模式的抵抗、及對自由與幸福的嚮往。

生活誠然一地雞毛,可女人們總不願為之麻痺——在辛苦而瑣碎的日常中,外婆以近乎刻板的方式獨自堅守著家長的責任;在動盪的愛情生活中,媽媽直面痛苦,熱烈地愛也坦蕩地追求自由;在浮躁的消費主義浪潮裡,我拒絕快餐般的愛情,慎獨地生活,探索自我存在的意義。

我將撲克收羅到一起。在今晚這場角逐裡沒有獲勝者,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著博弈,用命運分配的撲克牌自我安排結局。

在特殊的時空內,我們三人的生命被劇烈地擠壓和濃縮在一起,雖然母女三代擁有不同的姓氏,卻分享著血緣,以及流動在我們之間不言而喻的共通情感。在這個寧靜的夜晚,我們圍坐在一起,享受著共同度過的怡情時光。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電影《時時刻刻》臺詞

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

《我在伊朗長大》插畫。當孫女為了離婚痛苦不堪的時候,外婆說:我還以為出了什麼大事呢。

本文作者:鯉魚,“少說兩句話會憋死”。

你和自己的母親是怎樣的關係?

虛度正在招聘

內容運營(全職)/撰稿人(兼職)

我們一起好好虛度時光

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
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
寡居的外婆,离异三次的母亲与独身的我——我们为何单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