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失败最终都是因为人不行!学会这三招将“人才”变成“人财”

这篇干货只需1分钟阅读,让您高效率收获搞定人的技巧,从而把“人才”成功变成“人财”!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正如刘强东所言:最讨厌心灵鸡汤,失败最终都是因为人不行。既然人才是企业的生命所在,那么如何搞定人?只要懂得如何招人、用人、留人之道即可。

创业失败最终都是因为人不行!学会这三招将“人才”变成“人财”

一、 如何招人

通过4S模型提升找到杰出人才的命中率

▲ 标准(Standard):看重学习能力、激情和文化匹配度;高标准,严要求,持续提升基准

▲ 搜寻(Sourcing):锁定目标人群,主动搜寻;突出企业品牌,让员工成为伯乐

▲ 筛选(Screening):运用有效的测评工具;严格规范面试官的质量管理及审核过程

▲ 巩固(Securing):聘书阶段,关注感情投资,以情动人;融入阶段,管理期望,提供机会

二、 如何用人

▲ 权——对中层的"授权"以及对事情的"授权"

对于中层干部不予以授权,就会出问题。您想他们担责,又不给予其权利,或是事必躬亲,或是跨级安排工作,则会导致"空心"。中层干部会陷于"等待指令"状态,出现不主动担当和无作为的状况。

创始人和管理者通常都偏爱"结果",认为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然而结果往往会不免于偏向后果,还耽误了时间。为了高效率,创始人和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能"授人以渔",能充当"教练"角色,授予思路和方法,使得员工主动往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并高效率完成工作。

▲ 责——责任要清晰,且又不要太清晰

责任不清

一件事情交代多人去做,结果就会不了了之或无限制拖延。因为没有人会去担责,或是推诿耍赖,或是只负责交代的小部分,不重视最终目的。

责任太清晰

如果过于强调每个岗位的职责,就有可能会形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氛围,而"灰色地带"的工作或者外部变化导致的新增任务则会出现没人来做的状况。

▲ 利——舍得,舍了才有得

任正非说过:钱给够了,不是人才都是人才。只有利益得到满足,人才会"自主奋斗"。如果是"没有给够钱"却又不断企图"压榨"人才的劳动力和利益,这会导致企业不可持续发展,人才也会流失。

三、如何留人

▲ 打造利益共同体

有竞争力的报酬并不等于重金、高薪。在小米创业初期,雷军定了一套组合方案,在邀请任何人加入的时候都会给三个选择条件,他们可以随便选择:第一,你可以选择和跨国公司一样的报酬;第二,你可以选择2/3的报酬,然后拿一部分股票;第三,你可以选择1/3的报酬,然后拿更多的股票。

实际情况是:有10%的人选择了第一和第三种工资形式,有80%的人选择了第二种,小米工资"2/3的报酬"也是不低的数字,足够员工照顾生活。由于他们持有股票,非常乐意与创业公司一起奋斗,共同成长,战斗力也会很足。

▲ 将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创业公司都清楚人才重要,所以很重视内部培训与提升,但是往往做不好。

主要问题是没有设置专项的培训费。没有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部不会当成专门的事情来做,也没有办法引进好的讲师和好的课程,而落实培训工作,必须有专门的预算和专人负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企业有绵绵不断的执行力、创造力。

▲ 用人,要懂得包容

大多创业者找到人以后,会有一个新问题出现。企业在发展,而创始人追求的目标总会比在岗人员的能力要高很多,就会发现很多岗位的人都不合适,然而又付不起很高的价钱来请人,只好小马拉大车。

如何让小马能够拉大车,核心就是宽容。要容忍下属现在的能力和他身上一些不完美的东西,且要拿放大镜看其优点,告诉他其实可以达到怎样的高度。不过,光看到这个人有学习能力还不够,关键还得给他足够的培训和方向指导,一步一步让他提升能力去适应。

创业失败最终都是因为人不行!学会这三招将“人才”变成“人财”

无论招人还是用人,最终都是想把"人才"变成"人财";但如果花大成本招人进来,却没有用好、留好,就是为竞争对手培养了人才。

更多的商业之道敬请关注,我们将会继续提供更多优秀的商业之道与案例!

创业失败最终都是因为人不行!学会这三招将“人才”变成“人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