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億人次、475.6億元:五一部分景區受限,逛吃住型城市被熱捧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旅遊景區因限流措施遊客大幅減少,促使旅遊業改變過度依賴景區門票的發展模式,加快向全域旅遊的方向發展

1.15億人次、475.6億元:五一部分景區受限,逛吃住型城市被熱捧

圖/視覺中國

文 |《財經》記者 楊立贇 陳亮 餘樂 王靜儀


剛剛過去的五天是12年來中國內地最長的五一假期。從數據上看,“後疫情時期”的國內旅遊業還沒有恢復到正常水平,但已出現了積極的復甦跡象。同時,人們的旅遊消費模式也因疫情的影響而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文旅部數據顯示,5月1日-5日的小長假期間,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相比去年只有四天的五一假期,今年的五一雖然長了一天,但全國遊客人次和旅遊收入仍分別下降六成和四成。


遊客和收入的下降與全國各地旅遊景區尚未完全“復工”有關:大量景區、景點還處於關閉狀態,恢復開放的景區也都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採取了限流措施。截止目前,各地並未因五一假期居民和遊客出行明顯增加而出現疫情反覆情況。這為下一步各旅遊景區的進一步恢復開放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在這種情況下,那些能在景區之外為遊客提供更多選擇的“全域旅遊”型城市和地區就成了遊客青睞的對象。成都、杭州、上海等有著豐富“逛吃住”選擇的城市都在假期的旅遊目的地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外界高度關注的此前疫情重災區湖北省,因為疫情早已可控,今年五一期間也實現了有限的景區開放,共接待遊客735.8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4.53億元,人均花費約333.4元。全省22個已開放重點景區共接待遊客83.47萬人次,佔核定承載遊客304.2萬人次的27.4%。


預約+限流,景區遊客減少,體驗提高


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預約制和限流成為2020年五一假期的一大特色。全國各地都執行了文旅部和國家衛健委下達的“接待遊客量不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的30%”的規定。


景區預約制讓往年人頭攢動的景象不再,對於搶到故宮等熱門景區門票的遊客來說,今年五一反而能享受比平時更為寬鬆和舒適的旅遊環境。


根據去哪兒網的數據,今年五一期間該平臺上的景區門票業務恢復至去年的四成水平。攜程方面的數據顯示,假期前三天,通過攜程預約景區門票的人數相比清明增長176%,相比去年五一同期,門票預約人數也恢復至50%左右。


5月1日起,北京故宮博物院恢復開放,實行預約、錯峰、限流參觀。故宮此次每日限流從原本的8萬人次降低到每日5000人次。4月29日發出公告95分鐘後,故宮5月1日的5000張門票搶購一空,五一假期的全部2.5萬張門票也在4月30上午售罄。


今年五一假期遊的另一大特點是,戶外景點比室內景點更受歡迎。


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全國各地的大量寺廟、博物館等室內景點還沒有恢復開放,這也對旅遊業的恢復造成了影響。例如,山西五臺山風景名勝區只開放露天遊覽區,關閉了所有寺院景點。截至5月4日中午,五臺山累計接待遊客近1.5萬人次,僅為去年的13%。


即便是北京故宮,也只開放了前三殿、後三宮、御花園、外西路、壽康宮、慈寧花園區域的室外展區及東西六宮部分院落。珍寶館、鐘錶館等室內展廳和室內服務場所沒有開放。


故宮博物院是去年五一假期北京人流量最大的景點,今年由於故宮限流,觀山賞水的公園、動物園取代了故宮的熱度,接待了更多的市民和遊客遊覽。


五一前夕,上海的東方明珠、海昌等也重新開門迎客,但需嚴格按照不超過核定最大承載量30%的規定接待遊客,市民也主要選擇戶外景區遊覽參觀。根據飛豬數據,從上海已開園售票景點熱度來看,上榜的都是戶外風景名勝和樂園,野生動物園、海洋公園、植物園、森林公園等受到追捧。


去哪兒網平臺數據顯示,生態度假型景區、山嶽型景區和野生動物園成為遊客散心、家長們“遛娃”的好去處,成都大熊貓基地、青城山、杭州西溪溼地、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上海野生動物園、重慶洪崖洞等景區最為熱門。


好吃+好住,成都等城市受熱捧


在旅遊景區接待能力大幅下降的情況下,遊客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逛街、品嚐當地美食、以及在酒店內“發呆”等沒有預約和限流問題的項目上。因此,那些不過度依賴景區、能為遊客提供更豐富旅遊體驗的城市在假期內受到了遊客的熱捧。酒店等旅遊基礎設施的作用也得以凸顯。


同時,由於跨省團隊遊尚未恢復,以及一些地區防疫措施的限制,更多的遊客選擇短途旅遊目的地。這樣,那些本地及周邊遊客來源較多的城市相對就更受歡迎。


去哪兒網數據顯示,成都、杭州、上海、廣州、深圳最為熱門,而以往排名前列的北京則排名第十位。攜程方面的報告亦顯示,成都、三亞、上海等城市成為各地旅客最青睞的幾個目的地之一。與那些靠個別著名景點“一招鮮”的城市相比,上述城市都能為遊客提供更多的“逛吃”選擇,住宿條件也更好。除了三亞,這些城市所在的地區也都有大量的短途客源。


“我們跟蹤了三亞、上海、南京、廣州、昆明、杭州、貴陽、西安等城市的旅行情況,這些城市的旅客愛去的目的地,均包含了成都、三亞、上海這三座城市。而這三座城市,近期也一直在力推相關的旅行產品。”攜程相關負責人稱。


機票的熱度也能體現出成都的受歡迎程度。去哪兒網數據顯示,截至5月5日,五一假期最熱門的三條航線目的地都是成都。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廣州-成都航線,平均票價較今年清明假期增加19%。熱度第二、第三的是深圳-成都、上海-成都航線。與清明假期相比,兩條航線平均支付價格漲幅均超40%。


洲際酒店統計數據來看,位於城市近郊或周邊景點的酒店最受追捧。四川雅安、四川峨眉山、四川眉山、四川西昌、雲南麗江的酒店滿房率名列前五。千島湖洲際度假酒店、上海佘山世茂洲際酒店、三亞海棠灣仁恆皇冠假日度假酒店入住率也名列前茅。


飛豬的數據顯示,上海居於五一旅遊出發地城市第一,同時也是目的地城市第一,這充分表明五一假期城市周邊遊是主力。


在飛豬平臺上,杭州周邊遊門票預訂比去年五一增長高達240%。周邊的度假型酒店入住率普遍在9成以上。從飛豬和高德的目的地熱度看,杭州人五一期間的旅遊目的地多為周邊景區,如西湖、千島湖、朱家尖、西溪溼地、烏鎮等。


在珠三角,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和珠海長隆海洋王國於五一前一天重新開園,前者成為廣東省熱門景區排名第一。巽寮灣、松山湖等風景度假區很受歡迎。


過去的長假旅遊熱門城市北京,則因為啟動晚,今年五一的旅遊熱度遠不及以往。浙江、上海等省市的人們從4月中旬就開始做五一旅遊規劃,北京直到4月29日公共衛生響應級別降至二級,人們的出遊熱情才被點燃。消息發佈後一小時,飛豬北京進出港機票成交量比前一天同時段增長超500%,火車票成交量增400%,城市周邊酒店和門票預訂量也迅猛攀升,最終,北京登上五一假期全國熱門出發城市前五,熱門目的地城市前十。


自駕遊+度假遊帶火高端度假型酒店


五一假期的到來,也讓因疫情而遭受重大打擊的酒店業看到了復甦的希望。去哪兒網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國內酒店訂單與清明假期相比增長2倍。


洲際酒店集團方面對《財經》記者表示,該集團大陸地區酒店五一期間整體出租率較清明假期增長60%,5月1日有近30家酒店出租率超90%。洲際在大中華區有470多家酒店,疫情最嚴重時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酒店臨時關閉。隨著行業復甦,截至5月5日,其大中華區的復工率已超過98%。


萬達方面也表示,五一假期,萬達多地酒店連續多日滿房,部分酒店實現今年首次滿房。其中丹寨萬達美華酒店連續四日滿房;成都萬達瑞華酒店和上海青浦萬達美華酒店連續三日滿房;成都萬達瑞華酒店和丹寨萬達美華酒店實現今年首次滿房。


華住集團聯席總裁金輝表示,隨著疫情對國內的影響逐步緩和, 五一國內旅客所釋放出的出遊意願較清明小長假有顯著提升,超過95%的出遊需求集中在國內遊,所以對於華住旗下酒店的入住率提升有非常大的幫助。


據華住集團統計,今年五一期間,集團旗下所有品牌酒店的日均入住率已經接近70%,相比於今年清明期間的日均入住率為60%不到,增長近10個百分點。


在各種類型的酒店中,又以高端度假型酒店的增長最為迅猛。這與遊客們因疫情影響而更願意把時間用在相對“安全”的酒店裡有關。


攜程數據顯示,“五一”遊客出行,多選大面積、坐擁山景、湖景、海景、私家沙灘的高星酒店。其中,從房型選擇上,相比往年,套房、別墅類房型銷量略有上升,親子房仍是五一遊客剛需;從酒店星級上來看,消費者已預訂的酒店中,4星、5星間夜佔比達55%,高星級酒店明顯更受歡迎;在攜程的酒店預售中,5星級酒店的間夜佔比達到了50%,選擇1000元以上酒店產品的訂單比例也在全部訂單中佔比最高。


在以度假型遊客為主的海南省,五一期間酒店業的表現超出預期,三亞各大灣區的酒店入住率都達到了近期的高峰。


“整體看海南的酒店,特別是高星級酒店的入住率都能達到60%以上,幾家有特點的酒店達到85%以上,不過五一之後又有比較大的回落,具體趨勢還要觀察。”中國旅遊集團海南區域總部副總經理蔣豪對《財經》記者說。


航空+自駕成主要出行方式


飛友科技的數據顯示,4月30日至5月5日,中國內地航班平均執行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五成以上。以4月30日為例,當日執行航班量為7425班,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63.88%。五一小長假最後一日,航班執行量為8361班,恢復至去年同期(2019年五一小長假最後一天)的70.16%。


從各航空公司反饋的數據來看,春秋航空的客座率在五一小黃金週期間提升到70%以上,此前清明假期春秋航空的客座率為60%。吉祥航空(603885.SH)客座率近7成,累計承運近10萬名旅客。


去哪兒網專家告訴《財經》記者,飛機用時比高鐵短,疫情衝擊下價格低,加上民航局此前介紹中國載客飛機幾乎全部裝配了高效空氣過濾器,能夠有效過濾掉病原微生物,大大降低病毒在飛機上傳播的可能,讓航空出行變得熱門。


在疫情下,自駕成為出門遊玩更為主流的方式。僅到4月21日,去哪兒網五一租車訂單量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的一半。出遊結構中以家庭為主,SUV(運動型實用汽車)和商務車車型訂單佔比分別為41%和27%。


相比航空和自駕,鐵路運營的恢復速度較慢。受疫情影響,2020年的五一小長假比去年多了一天,客流量卻少了一半多。


五一小長假期間(4月30日至5月5日),全國鐵路共發送旅客3385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564萬人次,而去年的4月30日至5月4日,全國鐵路共發送旅客7270萬人次,日均1453萬人次。


中短途出行是鐵路出行的關鍵詞。五一期間全國鐵路出行量最大的是長三角區域,珠三角其次。國鐵集團上海局集團公司統計,五一期間長三角鐵路共發送旅客796萬人次、約佔全國總數的24%,其中短途客流佔比為83%。上海局集團公司分析認為,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黃山、寧波等城市旅遊客流增幅明顯,本地人遊本地以及周邊遊成為主流。


全域遊+減免門票,疫情促使旅遊業擺脫對景點收入的依賴


旅遊業的完全開放和恢復,尚需時日。今年五一期間全國通用的限流政策,不僅僅是為了防止小長假中人員過於密集,在五一之後也將繼續應用。


5月6日,上海迪士尼度假區宣佈從5月11日起重新開放。上海迪士尼方面強調,重新開園後,將實行限流、要求遊客提前購票及預約入園,在樂園的排隊區域、餐廳、遊樂項目和其他設施安排安全距離。另一方面,園區內開放區域也將有所限制,兒童遊玩區、劇院演出等有頻繁互動的景點和體驗暫不對遊客開放。


跨省團隊遊至今仍未確定恢復日期,這也會影響旅遊業的復甦速度。旅遊業資深人士沈韻對《財經》記者說,恢復跨省團隊遊將有助於提振出行意願。“國內遊之中團隊的比重不大,但旅行社能夠恢復跨省旅遊,就說明跨省流動是安全的。”


蔣豪認為,疫情後跟團遊市場會有一些變化,家庭遊或定製遊等以小團隊為單位的旅遊將成為一二線城市遊客的首選,自由行和碎片化服務將會成為更為明確的趨勢。“原有大型團隊旅行團的市場會有一部分被替代,但對三四線市場的客源來說,有保證的大型常規團隊還是首選。”他說。


後疫情時期的旅遊業,傳統熱門景點的恢復無法一蹴而就,這就促使各地向全域遊方向發展,擺脫單純依靠景區收入的發展模式。杭州西湖的“免費模式”曾經令全國旅遊業側目,長久以來被業界探討能否在其他地區複製和落地。疫情衝擊後,在新的語境下,這一模式或許可以為行業重新打開思路。


“免費西湖”模式的探索,始於2002年。《瞭望東方週刊》報道,當年國慶節前夕,西湖景區裡的老年公園、柳浪聞鶯公園、少兒公園和長橋公園的圍欄被拆除,曾經各自孤立的小公園,打通成為環湖大公園,24小時免費開放。由此,西湖成為國內首個免費開放的5A級旅遊風景區。接踵而至的國慶長假期間,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熱情,西湖邊每天都是人山人海。


2003年,“西湖十景”中的花港觀魚、麴院風荷等景點加入免費行列。西湖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的資料顯示,目前總面積約60平方公里的西湖景區擁有各類景點約130處,其中收費景點僅17處,免費開放的景點數約佔總數的85%,免費開放面積約15平方公里。


“免費模式”的本質是以景點的免費促進周邊消費。免費的西湖,帶動了杭州城市旅遊在食、宿、行、遊、購、娛等相關服務業的發展。免費之後的收益明顯。


近年來,多個省市先後加入景區限時免費或永久免費的行列。疫情之後,景區減免門票更是成為了大勢所趨。


有業內專家指出,隨著全域旅遊時代的到來,景區擺脫門票依賴症,以免費惠民、升級景區服務等方式吸引更多遊客,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大勢所趨。在旅遊快速發展的今天,“零門票”模式已經證實可拉動全域旅遊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