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有的時候想省錢反而卻花得更多?

“看的懂的叫套路,看不懂的叫謀略”,頂尖高手,把它們叫謀略,研究它們,使用它們;普通的人,把它們叫套路,討厭它們,排斥它們。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查德泰勒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理論,稟賦效應,簡單的說就是當你擁有了某件東西之後,你對這件東西的評價會變高,就好比丟了100塊錢的痛苦,比撿到100塊錢的感覺更強烈。

為什麼你有的時候想省錢反而卻花得更多?

當人們對錢包有擁有感的時候就產生了稟賦效應,讓人們覺得花100塊錢買東西的痛苦大於買100塊錢商品的快樂,所以當100塊錢的商品打折時他們才會買,因為此時獲得這件東西的快樂能夠彌補失去這些錢的痛苦。人們熱衷於購買團購券、積攢優惠券,這是利用這些來抵消心理上的稟賦效應。

有時候為了省錢,我們常常忽略了省錢的代價。

一個在國外生活的朋友抱怨當時出國留學,為了省錢,早早購買了航空公司的打折票,比正價票能夠便宜一點,不過弊端就是隻能託運一個行李箱,而正價機票可以託運兩個,他當時就想,少帶點東西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到了當地生活起來才發現,因為少帶了很多東西,都要重新置辦,而在國外置辦這些東西的價錢遠遠高於國內,甚至遠遠超過了一張正價機票的錢。

為什麼你有的時候想省錢反而卻花得更多?

現在的年輕人都追求詩與遠方,很多人都因此樂此不疲,而仔仔細細看完網上五花八門的窮遊攻略之後,會發現看起來省錢的方式其實並不省錢,有時候為了省錢會選擇廉價一點的航空機票,但是廉價航空公司通常都很任性,說取消航班就取消航班,彌補的措施可能是讓你到另外一個城市搭乘航班前往目的地,提前支付的酒店預定和景區門票可能就白白扔掉。

住宿方面,窮遊一般都會選擇比較便宜的旅店,而這樣的旅店,常常位於郊區非中心地段,雖然住的很便宜,但是交通不便,成本很高,省下來的錢在別的地方可能都補回來了。

為什麼你有的時候想省錢反而卻花得更多?

額外的代價不僅是消耗時間金錢,還會帶來精神上的折磨,所以不要相信網上的窮遊攻略,如果你喜歡旅行,請一定努力工作,多多賺錢。

香港嶺南大學教授許子東說了一個自己在德國時的一個經歷,他曾被一個留學的博士生帶著逃票,這個博士說在德國逃票被抓的幾率是1/50,所以很多人都不買票。許子東戰戰兢兢的聽了博士的話逃票,但是在接下來的整段旅行過程中,他一直都在擔驚受怕,覺得每一個迎面走來的人都像是要查票的。這恐懼的代價遠遠超過了那兩馬克的車費。

《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一書中提到,大多數人忘記賺錢本身就是為了花,但是錢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增值,用錢換來喜歡的商品,讓生活心曠神怡,才是金錢的正確使用方式。

為什麼你有的時候想省錢反而卻花得更多?

對於善於使用金錢的人來說,對錢沒有擁有感,就能輕易逃脫稟賦相應的桎梏,在他們看來錢是生錢的工具,一旦停止流動就會迅速貶值,但銷售新手寧可把貨爛在手裡也不願打折,銷售的時候生意老手會選擇快速的清倉甩賣,增加資金週轉速度。

錢和貨物只是財富的不同表現形式,錢只有被用掉了,你才擁有它的真實價值感,花錢是灑脫,懂花錢是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