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利率時代,富人是如何實現財富增值的?

在疫情發生期間,很多人的資產因為金融市場震盪而縮水。這時有人大呼“現金為王”,便一群人跟風追捧。其中不乏金融領域的專家學者。

現金在任何時期都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把現金牢牢把持在手裡才是最安全的決策。

負利率時代,富人是如何實現財富增值的?


投資者最應該明白的一句話是“錢會越存越窮”。拼命儲蓄,不如正確配置。

前不久,央行公佈了3月金融數據,數據中顯示M2增速擴大。這意味著貨幣的“閘門”即將開啟。

通俗來說,就是以後市場上的錢會越變越多!

市場上的錢變多,那各類商品、資產價格勢必會上漲。

此時手中持有大量現金,反而會被各方面價格上漲的速度遠遠拋下。讓自己的資產在物價上漲中不斷縮水,不斷貶值。如果及早把錢換成可靈活存取,且能跑贏通脹的資產,就顯得明智多了。

負利率時代,富人是如何實現財富增值的?


現在,全球因為特殊時期,提早進入了負利率世代。在這個大環境如此惡劣的漩渦中,富人是如何脫身,實現財富增值的呢?

仔細觀察身邊的富人就會發現,越是富人,他們現金和銀行存款等依靠吃利息的資產佔比越低。

富人靠的是房產類、權益類、基金類、信託類、藝術品另類資產等金融資產獲利。所以,即便利率走低,金融資產的部分仍可升值。

所以,存款佔比越低的富人越富,現金佔比越高的窮人越窮。貧富差距就是這樣拉開的。

持有現金是明智的,比如在經濟下行階段,作為普通人保留半年左右的應急資金,相對合理。

但持有大量的現金則有些弊大於利。

負利率時代,富人是如何實現財富增值的?


金融市場動盪不安,市場恐慌情緒氾濫。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上,反而不是想著如何留足現金度過危機。風險之下,儘量保持資產的流動性,靜觀時變才是上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