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攀比心太重,二嬸將好好的日子,折騰得一地雞毛難收場

01

我二嬸這輩子,成也好強,敗也好強,真的是一言難盡。

每次回想二嬸的事,總讓我想起在《知否》原著裡看到的一段話:“人類的幸福感往往是通過比較得來的,如果周圍人人都比你慘,哪怕你吃糠咽菜也會覺得十分愉快。可若是周圍人過得都比你好,你一定會覺得自己悲慘極了。”


因為攀比心太重,二嬸將好好的日子,折騰得一地雞毛難收場


我二嬸不是我自己家的親二嬸,而是我三奶奶家的兒媳婦,年輕的時候就是個有骨氣不服輸的女人。聽說她是和二叔在外打工時認識的,沒有任何彩禮,也沒有任何嫁妝就跟了二叔。

聽我爸媽說,二嬸當時嫁到我們村裡的時候,因為是外地女人,二嬸被大伯母和小嬸簡直欺負得不像樣子。本來三奶奶在的時候,是給三個兒子,每人準備兩間屋的,還有一個大廚房和豬圈是共用的。

結果大伯母和小嬸,看到二叔打工去了,二嬸又懷孕了,乾脆把二叔屋裡的糧食和房子都據為已有。而二嬸實在沒辦法,懷孕挺那麼大肚子,卻只能在廚房邊上擺張床住下。坐月子的時候,連個雞蛋都沒得吃,更不要說吃雞吃肉了。

要知道,那時候二嬸才19歲啊。這要是換了別的姑娘,早跑得無影無蹤了,可二嬸卻留了下來。

02

二嬸是在生了頭胎女兒一年之後,才用二叔打工的錢,買了一塊地皮在村裡蓋了三間磚瓦房的。


因為攀比心太重,二嬸將好好的日子,折騰得一地雞毛難收場


那時別的女人,都恨不得自家男人一年多在家裡呆幾天。可二嬸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一定要爭氣,一定要多掙錢才能讓別人瞧得起。

二叔那時剛開始做瓦匠,學徒工工資很少,但還是偶爾會寄點錢給二嬸母女做生活費。但二嬸一分錢都捨不得花,她不但把家裡的田地全種上了,還趁著農閒幫茶農家摘茶葉,天冷的時候,就挑著籮筐去別的村裡收雞蛋,賺取差價。

二嬸後來又生了兒子,在農村兒女雙全,也算湊了一對“好”字。而二叔熬了幾年,再加上自己能吃苦愛鑽研,工錢已經是大工中級別最高的了。一家人,齊心協力,也算是苦盡甘來。

與對自己和二叔嚴格要求一樣,二嬸對一對兒女的學習同樣抓得很緊。她不讓他們做家務,也不讓他們跟別的小孩一樣瘋玩,只要求他們一定好好唸書,將來找份好工作,讓村裡的人都瞧瞧。

03

可以不誇張的說,二嬸的苦心都沒有白費。二叔雖然做的是瓦工的活,但一年掙得錢至少有20多萬。而她的一雙兒女,也不負眾望,考上了理想中的大學,找的工作也不錯。房子,車子也都買了(車子因為怕耗油,很少開,充當門面的)。


因為攀比心太重,二嬸將好好的日子,折騰得一地雞毛難收場


可有時人就這樣:貨比貨,得扔;人比人,氣死人;命比命,氣出病。

這幾年,村裡的人出去打工的打工,做生意的做生意。過年時一個個回來都人五人六的開始吹牛逼,也不知是真是假。

可這下小嬸心裡不平衡了,她這些年很少出門,壓根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她就覺得,憑什麼別人家兒子大學都沒念,掙得比她讀了研究生的兒子還要掙得多?憑什麼別人家丫頭還沒她女兒長得漂亮呢,卻找了城裡有幾套房子的好人家?憑什麼別的女人沒她能幹,卻找的老公一年輕輕鬆鬆就掙大幾十萬,當大老闆的?

《聖經》上說,上帝要使人滅亡,必先使人瘋狂。小嬸就是這樣變得瘋狂的,她在逼老公孩子的同時,也把自己的福分逼沒了。

04

因為太渴望成功的光環,小嬸先是逼著她兒子辭了事業單位的工作,然後又聽別人的蠱惑,幫她兒子找了一份高薪的工作。


因為攀比心太重,二嬸將好好的日子,折騰得一地雞毛難收場


只可惜最後誤打誤撞,她的兒子進入所謂的金融公司。一分錢沒掙到不說,還因為公司違法,被判了一年半。最關鍵的是,以後會落下終生的職業汙點。

而二嬸的女兒,明明戀愛談得好好的。可二嬸一跟別人家對比,就覺得女兒太虧了,最終胡攪蠻纏,拆散了二嬸女兒和那個男孩子。導致二嬸的女兒鬱鬱寡歡,後來也不知道具體什麼原因,就發展成抑鬱症。

至於我二叔,本來做瓦工(大工),每個月穩穩的小兩萬。可就因為二嬸嫌棄打工不體面,非要讓二叔借錢承包活做包工頭。結果承包的活不但沒掙到錢,還出了事故賠了小兩百萬。


因為攀比心太重,二嬸將好好的日子,折騰得一地雞毛難收場


現在的二嬸,把家裡的房子,車子都賣了。可債務也許終有一天會還清,但破碎的親情,又該如何恢復如初呢?

書上說:“毀壞的一切需要重建,失去的卻不一定能夠找回,在生活中我們慢慢歷練,曾經痛入骨髓的,最終會雲淡風輕,我們承擔,我們成長,我們學會了笑著忍耐,沉著等待,默默努力解決自己的問題,而隨著一個又一個問題的解決,我們就會逃離險境,走到安全的地方。”

只希望二嬸能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一點點積攢和老公孩子的感情,找回曾經被她弄丟的幸福吧。


-END-


歡迎關注 ,一起用心生活,不辜負這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