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以色列營救人質瓦斯曼失敗

背景

瓦斯曼是以色列一名士兵,具有以色列和美國雙重國籍,他的父親出生於以色列,而母親則出生在德國流離失所者營地,並從布魯克林移民到以色列。瓦斯曼成年後自願加入了戈蘭尼旅的精銳突擊隊,在奧列夫戈蘭尼服役。

歷史上的今天-以色列營救人質瓦斯曼失敗

歷史上的今天-以色列營救人質瓦斯曼失敗

綁架

休假期間,部隊指示瓦斯曼在以色列北部參加為期一天的培訓班。他在安息日之後的星期六晚上離開,告訴他的父母他將在1994年10月9日星期日晚上返回。他最後一次被朋友見到是在他完成訓練後被送往Bnai Atarot,那是一個以色列中部人口高度稠密的地區,他在那可以乘公共汽車或搭便車,這是以色列士兵前往耶路撒冷的常見做法。

在他搭乘的公車裡,他遇到了穆罕默德·德伊夫,他是哈馬斯綁架瓦斯曼的行動指揮官。

人質膠帶

1994年10月11日,以色列方面收到了一段錄像帶,武裝激進分子拿槍指著瓦斯曼,他們要求從以色列監獄釋放謝赫·艾哈邁德·亞辛和另外200人。如果他們的要求得不到滿足,他們將在星期五晚上8點處死瓦斯曼。

歷史上的今天-以色列營救人質瓦斯曼失敗

營救嘗試

以色列軍方抓獲了吉哈德·亞爾默,他是綁架瓦斯曼的汽車的駕駛員。詢問亞爾默時,他們得知瓦斯曼被關押在Bir Nabala村,該村是處於以色列控制範圍,距離瓦斯曼在耶路撒冷Ramot附近的住所僅十分鐘路程。拉賓總理授權進行軍事救援。

10月14日星期五,伊扎克•拉賓,西蒙•佩雷斯和亞西爾•阿拉法特宣佈他們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當佩雷斯被問及哈馬斯迫在眉睫的最後期限和在奧斯陸實現的“和平”的看法時,他回答說和平進程涉及“不可計算的風險”。[6]

在最後通碟的當晚20:00,以色列IDF突擊隊特種部隊執行了一項行動,想拯救釋放瓦斯曼。人們認為瓦斯曼被關在鐵門後面,但實際上那是一扇堅固的鋼門,第一次爆炸只是使門陷了。就是這錯誤的誤差,給了瓦斯曼的綁架者時間將其槍殺併為即將來臨的交火做好準備。突擊隊準備了第二批炸藥,一分鐘多後終於炸開了門,在與持槍手在樓梯間等待大量交火後,突擊隊到達了第二扇鐵門,不得不再等四分鐘才將門打開。

在這段時間裡,突擊隊大聲要求內部的持槍者投降,而持槍者則回答說,瓦斯曼已經死了,他們寧願死。團隊闖入大門後,在房間固定之前又發生了一次交火。共有3名槍手被殺,2名被俘,突擊隊的隊長尼爾·波拉茲(Nir Poraz)被殺,九名突擊隊受傷。瓦斯曼被發現死在房間裡。他的屍體躺在椅子上,穿著卡菲耶和便服。他被槍殺在近距離的喉嚨和胸部。約拉姆·耶爾將軍親自將其去世通知了瓦克斯曼一家。

葬禮

1994年10月15日,星期六,瓦斯曼被埋葬在赫茲爾山軍事公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