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七老中最年輕的工藝大師——蔣蓉

紫砂壺七老中最年輕的工藝大師——蔣蓉

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吳雲根、裴石民、顧景舟、蔣蓉,這7位宜興紫砂的一代傳承者於1956年冬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導員。後人尊敬地稱他們為紫砂七老。蔣蓉,是紫砂七老中最為年輕的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

蔣蓉(1919- 2008),別號林鳳,江蘇省宜興市川埠潛洛人。1995年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蔣蓉的作品在中國紫砂工藝史上技術精湛,生動具真,別樹一格,成為中國紫砂工藝史上第一位女工藝美術大師,現任中國美術學會會員,中國工藝設計協會委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協會名譽理事。 蔣蓉作品曾在全國工業會議上評為“特等獎”,併為周恩來總理出訪東南亞等國家制作禮品。1956年,江蘇省人民政府任命她為紫砂工藝“技術輔導”,這在當時歷史情況下是工藝界的一種最高榮譽和待遇。

從事紫砂藝術已七十餘年,創作的代表作品有:《荷花壺》、《牡丹壺》、《蓮花茶具》、《芒果壺》、《南瓜壺》、《蓮藕酒具》、《蛤蟆捕蟲水盂》等,作品《荸薺壺》被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收藏。發表《師法造化,博採眾長》的紫砂專論。

右圖南瓜壺是她代表作之一,將南瓜藤蔓作為壺把、壺鈕,壺嘴,處處彰顯出作新‘做功之精妙,如此精妙之處也令人彷彿呼吸到田園間枝繁葉茂,清新怡然的綠色氛圍。一張碩大的南瓜葉子覆蓋在“南瓜”上’無論從葉子的形態亦或是捲曲皺褶都處理的一絲不苟。南瓜的形態逼真,囊囊規整。此壺是為難得一見的好壺。

女性在行業內出類拔萃絕非偶然。蔣蓉,別號林鳳,出生在江蘇省宜興市川埠鄉潛洛村的一個紫砂陶藝世家,11歲隨父親蔣鴻泉學藝,製坯摶陶。隨後的10年,是她的紫砂技藝向紫砂名工進階的基礎時期。此時距離宜興210公里的大上海,正是古董商仿製古代紫砂器紅火的時期。20歲的蔣蓉,被伯父蔣宏高(燕亭)帶到了大上海,一起專制仿古紫砂作品。後留在上海標準陶瓷公司供職,曾經為古董商虞仁恩仿製紫砂古壺。由於紮實的基本功,技藝精湛,所制產品與萬曆年間時大彬、陳鳴遠、陳子畦等名家作品相比幾可亂真。這個時期,除蔣蓉外,到上海做仿品的紫砂名匠還有蔣燕亭、王寅春、裴石民、顧景舟等。有據可查的是,這個時期二蔣和裴氏三人,都曾仿清代以制像生器著名的大家陳鳴遠的作品。

紫砂壺七老中最年輕的工藝大師——蔣蓉

後來,他們都成為了紫砂一代大師。儘管他們都不願多提及這段歷史,但上海這個大碼頭,為他們提供了藝術上的卓越見識和創作上的堅定自信。在蔣蓉的紫砂花貨作品世界裡,當年大上海所給予她的足夠自信和從容,讓她的作品,最終得以天真爛漫立世。

紫砂技藝跟書法技藝很相似。書法講究臨摹法帖,紫砂都是從仿製前人的經典作品開始起步。但臨摹再多也是臨摹,仿製再好也是仿製。藝術作品終歸要有自己獨特的存在價值。有一次,以像真作品見長的蔣燕亭製作了一個新鮮的蓮蓬。碧綠的蓮蓬裡鑲嵌著米黃色老蓮子,所不同的是,一粒粒蓮子在蓮蓬裡可以滴溜溜地活動。就此,蔣蓉領悟到:紫砂製作的真諦在於創造,是在前人基礎上的創新,模仿只能出工匠,不能出大師。

紫砂壺七老中最年輕的工藝大師——蔣蓉

1945年,經歷了大上海文化和藝術洗禮的蔣蓉返回宜興,從事陶塑玩具和假山石景等製作。1954年被聘為紫砂生產工場技術輔導員,開始邊帶徒弟邊創作的悠然生活。

蔣蓉擅長花貨塑器製作,作品以陳設觀賞性為主。她善於將動物、植物、花景等自然形體,經過藝術提煉、創作,運用於紫砂作品之中。她的作品構思奇特,配色巧妙,施藝精細,形象逼真,生意盎然,自成一格。

造型逼真帶來的親切感,設色高飽和度帶來的喜悅感,惟妙惟肖形態帶來的滿足感,讓蔣蓉作品在紫砂花貨世界裡,渾然天成,一派田園豐腴欣喜之色。當然,這背後的功力來自大師對紫砂泥料配色的嫻熟運用,高超的造型能力和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敏銳洞察力。

紫砂壺七老中最年輕的工藝大師——蔣蓉

1955年在全國陶瓷工業會上被評為特種紫砂工藝品的荷花壺,便是蔣蓉的一件名作。這年夏天的

紫砂果品,是蔣蓉的“拿手菜”。運用五色斑斕的紫砂泥,巧妙地製成核桃、花生、西瓜子、烏菱、荸薺、板栗、茨菰、白果和葵花籽,表面紋理、形象色澤,都巧奪天工,栩栩如生。這九件紫砂果品,1957年曾被選為總理出國禮品。

荷花壺、牡丹壺、百果壺、荷葉壺、荸薺壺、蛤蟆蓮蓬壺、南瓜壺、西瓜壺、芒果壺、蓮藕酒具、肖形果品等,成為蔣蓉不同時期的代表作。

枇杷筆架,是蔣蓉像真文房雅玩舉重若輕的名作——狀如連枝帶葉剛採摘下來的兩隻枇杷果,墨綠色的枇杷葉上,筋脈畢現,連結著一根褐色的短拙的果柄,附著兩隻鮮黃可人的枇杷,表皮飽滿富有生命的光澤。整個工藝造型,渾然天成,自然雅趣,無人為雕鑿之態。

紫砂壺七老中最年輕的工藝大師——蔣蓉

1986年,67歲的蔣蓉又把目光投向了荷塘,用三個多月的時間,反覆揣摩、修改,創作了荷葉蛙聲壺。以墨綠泥為原料製作,濃綠中微泛藍。造型呈扁圓形。壺身由一片荷葉鼓腹分層,沿荷葉邊上構成波浪起伏的動感曲線,如荷葉在清風中搖曳,飄逸。壺身上部紋理為陰線,下部為陽線,上下筋紋完全重合,似一片荷葉。三隻螺螄為足,一片嫩葉成蓋,一隻目光炯炯的青蛙為壺鈕。壺把由荷梗曲捲而成,把上佈滿點點莖刺。用荷葉捲成壺流,為陽紋曲線。荷莖、梗芯、莖刺等精細入微。與年輕時候的荷花壺相比,荷葉蛙聲壺在寫實中瀰漫著灑脫之氣。

紫砂壺七老中最年輕的工藝大師——蔣蓉

也許是江南的荷塘寄託了蔣蓉太多的情感,1995年,蔣蓉的多色荷塘月色壺問世。整壺用色凝重、形態規則。那是一位深愛大自然、深愛江南的老人的紫砂沉思落眼處。

2008年,蔣蓉大師病逝。在紫砂的世界裡,她讓五色泥定格為大自然本真的笑逐顏開。蔣蓉用紫砂花器,帶給這個世界以形形色色、天真爛漫的存在。

紫砂壺拍賣交易

拍賣行由文物局審批,免費鑑定,符合要求的即可交易。

李先生《①七六 九八一〇 ⑧二八三》轉換為數字添加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