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東盟使團國際媒體視頻吹風會實錄(一)

鄧錫軍大使:各位中外媒體朋友,歡迎出席此次視頻記者會。下面,我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東盟與中日韓(10+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情況。

2020年4月14日,東盟與中日韓(10+3)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領導人特別會議以視頻方式舉行。此次會議由東盟輪值主席國越南主持,10+3國家領導人,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譚德塞,東盟秘書長林玉輝與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李克強總理表示,當前疫情在世界範圍蔓延。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上倡導國際社會堅定信心、齊心協力、團結應對。東盟與中日韓應當增強命運共同體意識,凝聚共同意志和力量,拿出更大決心和行動,發出東亞國家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信號,爭取東亞地區早日戰勝疫情。

李克強總理就抗疫合作提出以下倡議:

一是全力加強防控合作,提升公共衛生水平。各國密切協調配合形成合力,遏制疫情蔓延。中國願通過無償援助和商業渠道,向東盟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疫情防控中發揮領導作用。

二是努力恢復經濟發展,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

進一步減免關稅、取消壁壘、暢通貿易、促進投資、相互開放市場,為重要和急需的人員往來開設“快捷通道”,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爭取年內如期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三是著力密切政策協調,抵禦各類風險挑戰。妥善應對疫情帶來的金融風險,為本地區提供穩定力量。採取措施保障本地區糧食供給和市場安全。

與會各方就東亞國家合作抗擊疫情、維護地區經濟發展深入交換意見,會議達成重要共識並通過了聯合聲明,對外釋放了東盟與中日韓攜手防控疫情、穩定地區經濟的強大信心,傳遞了10+3國家在共同戰“疫”中合作關係進一步深化和拓展的積極信號。


以上是會議的基本情況,下面我願圍繞會議情況與各位媒體朋友分享幾點感受:

——此次會議展現了東亞國家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友好傳統,凸顯10+3東亞合作主渠道作用。東亞國家歷史上多次通過互助合作成功共同渡過危機,這也是亞洲精神的主要體現。實際上,東盟與中日韓(10+3)合作機制就是誕生於亞洲金融危機之際,又經過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各成員國還共同戰勝了非典肺炎、高致病性禽流感、印度洋地震海嘯等災難,表現出巨大的勇氣和高度的協作精神,有力地維護了地區發展與穩定。

疫情暴發後,東亞國家政府、民眾、媒體相互援助和支持,與國際上一些“本國優先”的做法形成鮮明對比,為全球合作抗疫樹立了典範。10+3機制迅速響應,率先舉行衛生髮展高官特別視頻會議、衛生部長會議,分享信息、積極探討加強區域公共衛生合作。作為10+3合作的重要成員,中方充分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倡議於2月20日舉行了中國-東盟關於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於3月20日舉行了中日韓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視頻會議,為加強地區抗疫合作達成重要共識。

此次會議上,李總理在講話中回顧10+3成員國在中方抗疫前期即伸出援手,給予中方真誠的幫助。老撾、柬埔寨、馬來西亞等國領導人均在講話中感謝中國雪中送炭給予的抗疫支持和援助,馬來西亞總理深情地說“中國一開始就和我們站在一起”。中方在會上還宣佈將繼續通過無償援助和商業渠道,向東盟國家提供急需的醫療物資。“患難見真情”,10+3國家在疫情中的守望相助,進一步拉近了彼此情誼,也為東亞合作注入新的生機和內涵。中方相信,10+3機制必將成為地區抗擊新冠疫情的重要合作平臺。

——此次會議為10+3國家加強團結、共克時艱提供了強大政治動力和方向指引。

此次會議是東亞區域層面首次專門針對疫情的領導人會議,也是10+3合作機制成立以來首次領導人特別會議,並且是通過視頻方式舉行,在10+3發展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此次會議上,10+3國家領導人就疫情對本地區影響深入交換意見,就推動地區國家形成聯防聯控,提升東亞公共衛生合作水平以及加強宏觀政策協調、共同維護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重要議題進行討論,向國際社會發出地區國家團結合作、共度時艱的積極信號,體現了各國攜手早日戰勝疫情、增進各國人民健康福祉的良好願望,展示了我們共同維護地區和全球衛生安全的堅定決心。

當前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讚譽。李克強總理向會議分享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及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國方案”、“中國經驗”,並就東亞抗疫合作提出以下重要倡議:一是倡議10+3國家衛生、海關、交通、移民等部門加強協調,建立通暢的聯絡機制,聯合採取有效措施,阻止疫情蔓延;二是探討開展藥物、疫情研發合作。就醫療物資的生產、需求和供給保持協調,為商業採購提供便利;三是針對此次疫情暴露出儲備不足,提高地區公共衛生合作水平及應急響應能力,建議建立10+3公共衛生應急物資儲備中心。上述倡議為東亞國家加強聯防聯控、合作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指明瞭路徑,將有力推進10+3務實合作特別是公共衛生領域合作,進一步提升地區國家對重大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為東亞共同體建設不斷夯實基礎。

——此次會議為10+3國家加強協調合作、推動東亞經濟儘快恢復正常循環注入強大動力。當前,疫情對包括東亞地區在內的全球生產和需求造成全面衝擊,世界經濟面臨巨大下行壓力,疫情可能觸發的“黑天鵝”、“灰犀牛”事件更是充滿風險挑戰。10+3國家人員往來密切,經濟發展融合,有門類齊全、優勢互補的產業鏈和分工體系,合作應對疫情衝擊、穩定地區經濟、防控衍生風險是當前東亞合作的重中之重。

中方積極支持10+3加強協調合作、穩定地區經濟,並在此次會議上著眼疫中疫後區域經濟合作提出中方倡議及主張:一是倡議共同維護必要的人流物流,推動為必要人員往來設立“快捷通道”,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爭取如期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實現更高水平的區域經濟一體化;二是加強財金政策協調,共同抵禦風險。擴大本幣在區域貿易投資中的使用,完善貨幣互換網絡,發揮清邁倡議多邊化、東盟與中日韓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大米緊急儲備機制的作用,做好應對危機準備。中方上述倡議受到與會各國的高度關注和普遍歡迎。各方一致同意致力於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加強宏觀政策協調,確保產業鏈供應鏈暢通,抵禦潛在的金融風險。上述重要共識對疫中疫後區域經濟合作做出規劃,確定目標和方向,將極大提振市場信心,為穩定本地區經濟增長、保持東亞發展活力提供有力支撐。

疫情不會阻擋東亞合作與發展,中方堅信,在地區國家共同努力下,我們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以上是我對會議的一些解讀和看法,下面我願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