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來》群雕、《永恆與短暫》三聯油畫……川美抗疫主題創作展中,這些聚焦平凡瞬間的作品最動人

5月6日下午,“中國力量”——四川美術學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題創作展在大學城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正式拉開帷幕。據介紹,此次展出的近三百件作品,都是從川美師生創作的千餘件抗疫作品中挑選出來的精品。

這裡就請跟隨記者的鏡頭,一同欣賞這些作品吧。

《冬去春来》群雕、《永恒与短暂》三联油画……川美抗疫主题创作展中,这些聚焦平凡瞬间的作品最动人

作品《冬去春來》。

進入川美美術館,大家首先看到的“中國力量”——四川美術學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主題創作展作品就是上游新聞·重慶晨報4月17日曾作報道的大型抗疫群雕《冬去春來》。

《冬去春来》群雕、《永恒与短暂》三联油画……川美抗疫主题创作展中,这些聚焦平凡瞬间的作品最动人

大型群雕《冬去春來》的創作現場。

大家稍加留意就能發現,在這個長達10米、高近3米的作品中,既有在一線奮戰的醫護工作者,也有騎著摩托車飛奔的快遞小哥,忙著搬運物資的志願者等普通人。“創作之初我們想的就是,希望全景式地全民抗疫這個主題。”6日下午,群雕主創之一川美副院長焦興濤一邊指這群雕裡的一個個普通人,一邊告訴記者,“就像我們說過很多次的:宅家也是抗疫,《冬去春來》致敬的是我們身邊的每一個普通人,大家都是(抗疫的)參與者。”

值得一提的是,前去參觀時請大家一定繞到群雕背後看一看,在雕塑中間偏右的位置有一組掌印格外顯眼。這並非藝術家們為作品留下的原創痕跡,這些掌印全都來自曾在湖北抗疫一線戰鬥過的、來自重醫附一院的援鄂醫療隊的抗疫英雄。

《冬去春来》群雕、《永恒与短暂》三联油画……川美抗疫主题创作展中,这些聚焦平凡瞬间的作品最动人

作品《永恆與短暫》。

在1號展廳,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龐茂錕帶來的三聯布面油畫《永恆與短暫》,以及四川美術學院重大題材藝術創作研究中心主任、造型藝術學院教授陳樹中創作的油畫《2020·春潮湧動的黎明》。

在龐茂錕的作品中,3位防護服、口罩都尚未來得及脫去的醫護人員或躺或扶牆休憩,令人心疼的疲態、倦容瞬間躍然紙上。龐茂錕表示,《永恆與短暫》三聯畫展現的3個醫護人員其實是同一個情境——在緊張的工作以後、從手術室下來或者是勞累一天以後非常困、非常勞累的一個瞬間。”龐茂錕說,自己希望從這一點去表現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也同時體現整個醫務工作者在這場戰役中對國家、對民族的貢獻。“他們的發光發熱就是一種永恆的價值體現。”

《冬去春来》群雕、《永恒与短暂》三联油画……川美抗疫主题创作展中,这些聚焦平凡瞬间的作品最动人

陳樹中介紹作品《2020春潮湧動的黎明》。

陳樹中教授本次帶來的作品名叫《2020春潮湧動的黎明》。畫面上掛著“眾志成城、同舟共濟、武漢加油”橫幅的大卡車正在一箱箱地裝載著新鮮的蔬菜,不遠處就是朝霞映襯下的蔬菜大棚;近處,忙著裝箱、過秤、登記的人群正忙得不亦樂乎。“這一幕是在山東、在河南,在我的老家遼寧,也在重慶雙福。”6日下午,站在自己這幅作品前,陳樹中這樣說到。

《冬去春来》群雕、《永恒与短暂》三联油画……川美抗疫主题创作展中,这些聚焦平凡瞬间的作品最动人

陳樹中在作品創作中。

陳樹中表示,抗疫期間最打動自己的新聞就是全國各地無論南北,菜農們在天還沒亮的黎明時分就進大棚採摘蔬菜,把最新鮮的蔬菜裝箱送上卡車馳援武漢災區。“一方面,它真的就是全民抗疫最具體的體現,;同時,它剛好發生在黎明就要到來這個時候,寓意非同一般。”陳樹中說,對抗疫來說,這就是帶去希望的“春潮”,更象徵著眾志成城。

《冬去春来》群雕、《永恒与短暂》三联油画……川美抗疫主题创作展中,这些聚焦平凡瞬间的作品最动人

觀展的醫務人員在作品《尋找我心中的天使》裡找到了自己的畫像(左上一)。

去年才到四川美術學院任教的劉暢是藝術教育學院水彩系的老師。在本次抗疫主題創作中,她帶來了紙本水彩《尋找我心中的天使》,其實就是用水彩畫的形式給10位重慶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繪製肖像。

在現場,劉暢和畫作中的醫護人員之一楊雲翔的首次相見真的好似“認親”一樣。“謝謝她,感謝她把我畫得這麼像。哈哈!”楊雲翔告訴記者,自己是重醫附一院神經外科的護士。疫情發生後,自己馳援武漢在一線奮戰了46天。“我們先是在武漢市第一醫院,後面又去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院區。”看到自己的肖像畫後,她簡直興奮得像個孩子:和畫合影,和作者合影全都來了一遍。

不經意間,楊雲翔還透露了一個感人細節。看上去留著一頭深棕色短直髮的她,其實戴的是假髮:“為了方便,不影響工作,我們去武漢之前全都剪短了頭髮。”現場不少參觀者都一遍讚歎一邊豎起了大拇指。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文字/視頻 裘晉奕 圖片 高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