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健少將-「詩歌」泉系列

【詩歌】泉系列·孫健

孫健少將-「詩歌」泉系列

泉之歌


•孫健

題記:濟南的泉水獨步天下,星羅棋佈,各具風采成為泉城靚麗的名片。泉是濟南的根和魂,是獨特的歷史文化遺產。在城市發展和建設中,濟南人民為了讓泉水恆流不斷付出了巨大的艱辛,親近泉、熱愛泉、珍惜泉、保護泉,生態建設和節水保泉取得顯著成就,泉與城、泉與人和諧與共,璀璨的歷史文化明珠綻放著奪目的光芒。


泉之韻


齊魯聖地禮儀之邦

黃河之濱泰山綿延

泉水盛名古今遠揚

成群坐落省會濟南

汨汨而出悠揚古韻

潤物流澤氣象萬千

獨樹一幟享譽天下

蓋世無二濼水發源


雲勇蒸騰青山黛

甘露孕育峻嶺間

溶洞縫隙水北湧

令其迴轉火成岩

依託雄偉的東嶽

快樂流動激情充滿

晝夜不停默默奔淌

見證千百年滄桑鉅變


天地造物的傑作

清閒雅緻高潔不凡

像白色綠色的翡翠

在垂楊細柳之間鑲嵌

從池底悄然升起

一串串又一團團

水霧瞬間升騰飄逸

吸入心肺闖入眼簾


水花朵朵接踵上冒

閃耀珍珠般的璀璨

泉珠滴滴凝聚一起

漸漸匯成細水涓涓

水柱奔湧竄出

一刻也不知疲倦

晶瑩剔透儀態萬方

輕盈歡快起舞蹁躚


空靈潔淨勃勃生機

真誠熱情做著奉獻

溢淌著欣暢的音符

撥動著動聽的琴絃

奏起抒情的旋律

天籟歌誦流水潺潺

合成大自然的交響

夜以繼日唱吟不斷


城的博美

山的雄健

泉的清靈

無暇可鑑

輕柔嫵媚

溫香甘甜

巧奪天工

白霧飛濺


鳥語芳馨玉樹臨風

碧池安詳如鏡面

柳葉輕揚阿娜多姿

與風共舞飄蕩泉畔

泛波千傾滄浪荷韻

微風漣漪推碧潭

泉的魂魄精神

靈動在山水湖間


婉約小橋流水

臨溪臥石幽深林園

別緻新奇人沉醉

橫橋積雨一涓清線

大小有致星羅棋佈

圈圍環繞流動裝點

穿梭在不同時空

噴湧著讓時間凝練


通幽同歸聚成流

曲水明湖緊相連

波間看玉塔

輕舟盪漾掀波瀾

亭上聞濤聲

岸邊橋上觀紅蓮

墨香留餘韻

詩心風雅情盎然


山月正來夜朦朧

桃紅柳綠水無眠

流沫之瀉翻雲湖

清斯濯纓麗水邊

粗獷而不失細膩

流經歷史包容今天

厚重而不失靈氣

獨特的歷史文化遺產


泉與城


濟南不是水城

卻處處有泉水徜徉

從地下源源不斷湧出

與城共存聲譽遠揚

古老的歷史名城

煥發青春厚德流光

深邃的文化底蘊

令世人遐思與神往


七十二名泉晶瑩剔透

處於濟南的老城老巷

泉城廣場是城市的標誌

彰顯生命力蓬勃興旺

三十八米高的隸書“泉”字

象徵的圖騰矗立在廣場中央

現代樓宇包圍中的老城

歲月印記風雨滄桑


彰顯著江南水鄉的氣韻

解放閣紅色記憶收藏

在這雄偉的城牆下

盡展硝煙散盡後的安詳

白石泉清澈甘甜

散發著綿柔的清香

黑虎泉三股水柱噴出

虎嘯震耳聲聲鏗鏘


趵突泉為天下第一

噴突如輪彰顯豪放

周圍諸多串串珍珠

燦爛晶瑩古韻悠揚

五龍潭幽深難測

碧綠盈盈蛟龍潛藏

滿城泉水匯入護城河

似母親擁抱老城的臂膀


歷史文化街區

清泉緩緩在歌唱

文化遺產聚集百花洲

詩詞歌賦餘音繞樑

泉的世界

花的海洋

花的世界

泉在流淌


老殘遊記中曾敘述

清脆婉轉的悅耳唱腔

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彷彿在青磚黛瓦中迴盪

芙蓉老街古色生香

蜿蜒曲折穿街過巷

展現在眼前的景色

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瀟灑秀麗的意境

回味著當年曲水流觴

和城市相濡以沫

寧靜安詳又有度量

不炫耀不忸怩

不矯情不鋪張

為城市錦上添花

融為一體相得益彰


大明湖像泉城的眼睛

老城區似濟南的心臟

超然樓目睹著變遷

明湖與護城河通航

打破長期的藩籬

免費向遊人開放

夜宴光影明月映湖上

閃爍著異彩流水華光


連綿起伏青山雄偉

甘泉淙淙涓涓欣暢

千佛山倒影在湖面

隨船滑動碧波盪漾

奇石嶙峋水花綻放

清渠縱橫垂柳荷塘

傳統八景依然動人

山泉湖河更披新裝


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圓了多年地鐵夢想

環境清新陰霾退卻

極大提升空氣質量

棟棟建築悄然拔地

座座國際醫療康養

尊重自然融合發展

國際元素頻頻亮相


泉水名片昭示天下

濟南的路越走越寬廣

奮鬥自信包容開放

“網紅城市”嶄新模樣

向著現代化都市邁進

讓山東經濟社會龍頭高揚

泉與城交融共鳴之中

奏出更加優美的樂章


泉與人


泉水性格造就人的性格

泉與人的故事每天上演

濟南名士多追溯亙古

動人的傳說舜耕歷山

解決生計掘井成泉

造福百姓功德無限

娥皇女英痛哭淚滴

聚成流動的濼水濼源


《春秋》中記載濼水之約

齊桓公魯襄公聚會趵突泉畔

《詩經》《大東》中見證

豐沛清冽的濟南甘泉

鮑叔牙齊國稱相

輔助桓公霸業實現

扁鵲泉水熬製湯藥

為黎民百姓祛除病患


口授《尚書》與晁錯

畢生傳播儒學經典

百花洲設伏生堂

弘揚泉城文脈淵源

曾鞏齊州任知州

不畏權勢除暴民安

整套工程興修水利

疏浚河道築建堤堰


秦叔寶慷慨仗義俠膽

賈家樓結實天下好漢

開創大唐功勳彪炳

胡國公府興建五龍潭

英勇忠烈大刀關勝

抗擊金兵大義凜然

喋血城下悲壯就義

戰馬咆哮扒地出泉


辛棄疾生性豪放

濟南人的剛烈彰顯

胸懷著滿腔報國之心

驅除金人收復河山

在青山裡高舉抗金大旗

退居江南還在憧憬酣戰

依然筆底風雷金戈鐵馬

夢裡重複青山中的吶喊


泉水的女兒李清照

賦詞婉約而不綿軟

心底來自清潔的源頭

靈魂清澈淨如泉內斂

不同汙穢合流

柔弱中彰顯剛健

木蘭橫戈過淮水

好把音書憑過雁


杜詩聖海佑古亭

無盡名士佳話傳

蘇轍暢遊百花汀

詠歌北渚明湖岸

玄燁皇帝觀漁藻

一泓清線漾珠圓

蒲留仙吟哦趵突

齊門聖地喜天顏


古代留下滄海一粟

泉與人故事續寫新篇

盡美恩銘出席一大

開天闢地神州震撼

白色恐怖中的山東省委

設在東流水街月牙泉邊

先驅雕像潭邊矗立

豐功偉績青史流傳


泉水形成特定的性格

崇尚真理執著果斷

銳意進取奮鬥不息

雷厲風行真抓實幹

崇尚文化尊師重教

傳承演繹時光千年

名士精神儒雅風度

濟南印記代代流傳


清流在默默流淌

鮮活面容泉水印鑑

取水人們絡繹不絕

接受著大自然的嘉勉

悠然自得各展泳姿

王府池子出身不凡

搏擊氤氳碧波弄潮

不分酷暑還是嚴寒


嫋嫋柳葉

吟詩水邊

朵朵花蓮

作畫泉畔

彷彿走進水墨丹青

頰齒生悟萬象世間

人與泉親近融洽

無比的和諧美滿


細雨閒開卷

院內泉聲伴

芙蓉深藏民宅處

一曲溪流繞庭間

暴殄天物隨心動

滿城清水裹柳煙

橋亭樓閣浮雲外

悅耳歌聲飛泉畔


多麼愜意的生活

房前屋後流淌名泉

市井生活餘味悠長

或立或坐秀麗水邊

汲取一桶清冽液體

白玉壺中濃香一片

清幽芳茗沁進心脾

天下之事盡情笑談


鬧市隱匿碧綠潭潭

令人神往獨特景觀

泉水噴出動人故事

陶冶精神春風拂面

對泉水的熱愛崇敬

濟南人得到回贈無限

和泉一起沐浴天光

人與自然和諧畫卷


泉之殤


泉是濟南的靈魂

泉是月亮和太陽

泉是亙古留的恩惠

泉是大自然的獎賞

泉是城市的象徵

泉是人們自豪榮光

泉是美好的標誌

泉是幸福和吉祥


一旦失去了泉水

能變成什麼模樣

當泉水淌盡流絕

光明被黑暗掩藏

秀麗姣好景觀逝去

泉城將名存實亡

幸福的花朵枯萎

留下無盡追思憂傷


曾經的過度索取

使水位不斷下降

趵突曾沉睡了548天

牽動著泉城人的心房

泉停噴城市沒了精氣神

泉停噴人們焦灼恐慌

城市建設付出代價

有些泉不知何處去向


屋中泉

牆中泉

院中泉

同院落房屋一同消亡

香泉

中央泉

杜康泉

城建中被掩填埋葬


還有尺子泉永安泉

花果飄零的縣西巷

古老街市風情不現

痛處不已的心傷

十八處市井泉地下長眠

難見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別了那裡的泉水

一同逝去的老街老巷


早年不惜水帶來惡果

當今卻要進行還償

嚴重的現實教育大眾

喚醒泉城人節水思想

保護不能再生資源

恢復失去的天堂

祛除陰霾氣象新

重見溫暖的春光


節水保泉

功德無量

嚴控建設生產活動

防止地表滲漏影響

守護著泉的靈魂

維護景觀區域視廊

泉群叮咚魅力重現

清澈靜幽流著瓊漿


生態補泉

充滿希望

溼地修復固本強基

五庫連通渠道開創

南部山區補給潤澤

黃河母親無私滋養

趵突泉連續15年噴湧

璀璨明珠重放光芒


永恆的泉


讚頌泉

頗負盛名天下無雙

親近泉

擁抱自然恩賜褒獎

珍惜泉

象自己的眼睛一樣

愛護泉

綠水青山至高無尚


置身於美輪美奐中

泉畔佇立思緒徜徉

溫潤甘甜氣息撲鼻

叮咚潺潺歌聲飄蕩

錦渡芳汀寧靜幽處

賞心悅目荷香仙邦

瑞靄詩韻花木裹影

造化靈秀天下共享


泉城續寫動人故事

和諧敦睦深情守望

碧宇雲浮遙嵐勝境

眶斂清漪神采飛揚

世世代代愛泉保泉

祈福濟南泉水無疆

日月同輝地久天長

名泉名城萬古流芳


(初稿於2019年1月。)


孫健少將-「詩歌」泉系列

作者簡介:孫健,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政委,少將軍銜。曾任總政宣傳部副局長、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宣傳中心主任兼高級編輯、中國軍事廣播學會會長等職。獲得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中國廣播影視大獎、亞廣聯廣播新聞獎等重大獎項十多個。曾被表彰為全國語言文字先進工作者和全軍優秀黨務工作者。著名軍事記者、將軍詩人作家。《中華國魂詩書畫選》顧問、華語紅色詩歌促進會名譽會長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