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2020年以来,我国已痛失15位两院院士,包括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9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们献身科研,呕心沥血,这些“国之脊梁”,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5月3日20时33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张乾二先生辞世,享年93岁。

他早年师从卢嘉锡教授,打下扎实的结构化学基础,被称为我国人工晶体研究领域的“祖师爷”。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4月12日晚,著名的化学纤维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郁铭芳先生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食有袁隆平,穿有郁铭芳”。他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根合成纤维。从而,解决了国人的穿衣问题

我们喜欢的“的确良”就是因为他,才走进千家万户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3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卢世璧因病在北京去世,享年89岁。

中国首个“人工关节”就出自他手,从医60余年成就大国风骨。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2020年3月27日,植物资源与植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

周俊因病在昆明逝世,享年88岁。

他长期从事植物化学与植物资源的研究,率先在中国国内系统地开展植物配糖体、云南白药和植物环肽的研究 ,创立了我国植物化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3月1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李道增

,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作为我国现代剧场理论研究与设计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主持设计了新清华学堂、蒙民伟音乐厅、中国儿童剧场、天桥剧场、台州艺术中心等重要文化建筑工程。他还撰写了国内首部融贯戏剧与建筑两个学科的重要学术专著《西方戏剧剧场史》。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3月1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

宁津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88岁。

宁津生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研究,在全球和局部重力场逼近理论以及我国大地水准面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他主持完成的180阶和3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建立了当时我国自己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他在测绘教育和研究领域辛勤耕耘六十余载,为我国测绘学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对我国测绘教育事业影响重大,成就深远。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2月24日16时18分,我国著名农业工程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蒋亦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哈尔滨不幸逝世,享年92岁。

他曾带领团队于20世纪80年代突破国际公认难题,创造出水稻割前脱粒收获机器系统,解决了“落粒损失大”和“不能收获严重倒伏水稻”的难题,实现了国际首例摘脱籽粒同时将青绿稻草作青贮饲料收获技术突破,被国内外同行专家评价为“为水稻种植者造福的一项重大发展”,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工程领域内首个最高奖项)。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2月23日20时58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公路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沙庆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沙庆林院士长期从事公路工程材料、结构、施工工艺和质量管理研究,始终工作在公路科研、建设、教学第一线,卓越的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公路建设领域诸多空白。他将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祖国,为我国公路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月23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分析化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周同惠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周同惠长期从事药物分析方法学的基础研究,开展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药物代谢及代谢产物的分析与鉴定方法的研究,领导研究建立了运动员禁用的五大类100种药物的分析及确证方法,创建兴奋剂检测中心,使我国成为亚运会历史上第一个由承办国独立进行兴奋剂检测的国家。他组建国家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研究中心,为发展我国自己的创新药物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2020年2月15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段正澄因病在武汉去世。

他长期从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将机械科学与放疗医学相结合,研发了国际首台全身伽马刀,获得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由中国“原创”的世界首台大型放疗设备——全身伽马刀问世。

全身伽马刀可进行旋转动态聚焦,使伽马射线焦点对准经过精密定位后的肿瘤,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大大降低对人体正常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目前已在全国100多家医院使用,惠及近百万人。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2020年2月14日,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儒泳在广州逝世,享年93岁。

他是著名生态学家、中国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如今,“生态学”、“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等词汇早已脍炙人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等观念和表述也逐渐深入人心。这离不开一代代中国生态学家的研究教育和科普推广,也断然离不开孙儒泳等老一辈生态学人的开拓进取和播散火种。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2020年1月24日,著名物理学家、电子显微学专家,中国电子衍射及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先驱者之一李方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李方华主要从事衍射物理,高分辨电子显微学和晶体学研究。在高分辨电子显微像的衬度理论和图像处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微小晶体结构测定,原子分辨率晶体缺陷测定,以及准晶体学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曾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2020年1月19日,加速器物理学家方守贤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方守贤于20世纪60年代初,发现等时性回旋加速器中存在着一种由于自由振荡而引起的不等时性现象。1982年—1983年在西欧联合核子研究中心工作,参加新型强流反质子积累环设计、负责聚焦结构设计,发展了一种适合于小中型环形加速器的消色散方法。1983年—1986年参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储存环设计,对其理论设计作了改进。1986年—1992年全面领导BEPC工程建设、运行及改进,按期完成投入运行,整机性能在国际同能区的机器中占领先地位。此外他还从事强流质子加速器、同步辐射光源、散裂中子源等前沿领域研究。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2020年1月7日,著名神经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池志强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5岁。

池志强主要从事防治电离辐射损伤的药物研究,是防护辐射损伤特种药物研究和6003国防科研大协作组的首席科学家。20世纪70年代起,他注重军民结合,开创了强效镇痛剂和神经受体研究新方向,是国内最早开展阿片受体及其亚型高选择性配体研究并取得突出成就的科学家。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2020年1月4日,叶轮机械与动力工程专家蒋洪德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蒋洪德院士为我国能源与动力科学事业奋斗一生,在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方面成就卓著。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从清华毕业后,蒋洪德的经历可以用三句话概括:十年生产实践、十五年科学研究、十年产业化历程。2004年,他重回阔别40年的母校,开始科研教学生涯,他组织协调国内9所高校科研机构共同申请“973项目”“燃气轮机的高性能热-功转换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并担任首席科学家,在他积极推动之下,清华牵头组织的“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平台。

一生尽瘁,国士无双!今年已有15位院士离世,向他们致敬!

他们献身科研,呕心沥血,这些“国之脊梁”,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