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讓每個人都住得有尊嚴

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首都北京再次創造歷史,東遷進入倒計時!

從二環裡的正義路2號到六環外的通州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北京市政府向東30公里的歷史大遷移,已正式開啟。

市府搬遷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式投入使用的標誌性事件,以及帶領下全市40萬人的大遷移,序幕正式拉開。北京正式跨入“東時代”!

樓市資本論看來,北京東時代的核心就是,京冀合體共建東部繁榮圈的歷史使命!

一、40萬人大遷移巨幕拉開

1、第一批直接搬遷:2-4萬人

北京電視臺《北京新聞》此前報道,北京市委機關、市人大機關、市政協機關都將第一批完成搬遷,北京市紀委、市監察委和市“兩高”等單位將第二批搬遷。

首批搬遷的市政府辦公廳、市發改委等、25個政府組成部門、地稅局等18個市政府直屬機構、市政府直屬特設機構國資委等共51個工作部門和管理機構,預計涉及總人數在2-4萬人。

2、第二批間接搬遷:40萬人

此前官媒消息,2020年北京政府全部搬遷完成後,可直接帶動40萬人東遷。這還是“直接帶動”,實際操作層面,還必然催生“間接帶動“。

3、第三批帶動搬遷:50萬人以上

樓市資本論認為未來“直接加間接”帶動,北京市整體東遷的人數必然超過40萬人。這一點在已發佈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中也有體現,規劃指出要“落實承接中心城區40萬至50萬常住人口疏解的任務”。

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二、副中心將投資1萬億,打造世界明星城

北京市政府動遷,帶來的不僅僅是超40萬的精英高端人群,還將帶來眾多重大投資項目。

11月8日,一位接近政策層人士透露《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詳細規劃》已經通過高層審閱,並將擇日發佈。“現在我們正按照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要求修改,來上報文件,不日即將發佈實施。”

僅2017年和2018年,市委、市政府就安排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500項,投資超過2000億元。目前,北京通州境內產業園區總面積超過100平方公里。未來3年,副中心計劃實施項目1000餘個,計劃投資達到1萬億元。

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大學建設也在加緊開工。規劃總用地面積約111.33公頃的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社會與人口學院樓、北區學生宿舍一期等兩項自籌建設項目,取得了教育部立項批覆。此外,中國人民大學通州新校區土方工程和考古調查、勘探等工作也同步全面啟動。

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樓市資本論認為,通州這座歷史上因河而興的城市,如今正藉助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歷史機遇,崛起成為世界矚目的明星城。

三、韓國首爾“江南區”因市府搬遷而輝煌

縱覽全球,北京市府東遷將是首爾“江南區”區域價值成功塑造的再次上演

首爾是韓國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下轄25區。其中最繁華和時尚的江南區,位於漢江以南,面積僅39.55平方公里,卻集中了首爾絕大部分的資源與財富。必須要說,江南區的繁華正是從首爾市府搬遷進駐開始的。

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江南區的開發只是最近三四十年事。這裡原先還是大片農田, 1961 年朴正熙政府上臺,考慮到“三八線”那邊朝鮮大軍對漢城的安全威脅,決定以漢江作為天然屏障,開發江南區。

從1960年代後期開始,隨著市政部門的遷移,公務員成為第一批開發江南的外來人。

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幾十年過後,首爾新市府區域已經成為全球知名的商業區。今天,由於集聚了眾多政要、財閥和企業領袖,居住在江南區已成為身份的象徵,是無數韓國人為之畢生奮鬥的人生夢想。

以這次北京市政府東遷通州為契機,副中心正在重演江南區開發的升級使命。而且,更為重要的是,打破區域界限,帶動的是京冀邊界的共同升級。

四、北三縣成為東部繁榮圈的重心

副中心正式啟用,北京市府帶領40萬人東遷,此舉也是京冀界協同發展的一大標誌性事件。京冀合體共建繁榮圈,就成為最大的亮點!

北京正式邁入東時代,燕郊(三河)、大廠、香河北三縣也正式升級為北京的“腹地”,將身價倍增,發展潛力空前巨大。

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與此同時,根據北京市交通委14日的消息,隨著通州城市副中心詳細控規通過中央的批准和北京市行政單位搬遷,通州與北三縣整合規劃也即將出臺。按照官方的表態,樓市資本論認為具體規劃文件大概率將在年底前發佈。

樓市資本論看來,北京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統一規劃,這種“1+3”規劃統一的模式,也將為更多一體化發展的城市和區域提供示範。通俗來說就是,北三縣名義是河北的,本質卻將是副中心的。

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面對北京方面的步步推進,北三縣這邊的發展也絲毫沒有怠慢。

2018年10月23日,河北項目網發佈《廊坊-大廠回族自治縣綜合服務配套中心》信息,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活區落戶大廠,投資共計100億,共建共享教育、醫療、文體等公共服務資源。

大廠有百億投資,環京一哥燕郊也不甘落後。日前,燕郊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以建設京東硅谷為目標,燕郊正謀劃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腹地和拓展區,在機制方面,正考慮制定統一的產業指導目錄、發展引導政策、產業准入門檻和退出機制。

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一言以蔽之,根據規劃未來北京中心城區定位於“政治中心,以穩定政治環境為首要任務”,通州城市副中心則定位於“經濟中心,以快速發展為首要任務,同時輻射周邊區域協同發展”。

北三縣也要統一行政力量,樓市資本論全國首提“北三新區”概念,就是要打破三縣行政分割,集中力量搞建設,統一對接副中心。

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北京東時代的核心就是共建繁榮圈,因此,不管是副中心還是“北三新區”,都要按照高標準高水平去打造,這樣才能實現副中心建設的高目標,即打造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示範區、新型城鎮化示範區、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

樓市資本論認為,適逢中國改革開發40週年之際,北京市府的東遷也將是首都城市發展新的起點。

京冀共建東部繁榮圈,你準備好參與歷史進程了嗎?

京冀合體!北京市府向東30公里大遷移,共建北京東部經濟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