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現在的犯罪劇很多都與心理犯罪有關,但真正追根溯源的卻只有這一部——

《心靈獵人》/《心理神探》Mindhunter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和其他的犯罪劇不同,本劇著重展現的不是破案過程,而是通過FBI探員跟變態殺手之間的對話,去探索兇犯的犯罪心理。

男主角霍爾登·福特,原來是FBI的談判專家。在一次解救人質中,與罪犯還沒說上兩句話,罪犯卻莫名其妙得開槍自殺了。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雖然人質沒有大礙,但對霍爾登的影響卻很大。他想不明白為什麼,行兇者為什麼犯案,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犯案。

講學過程中遇到了一個講犯罪心理的講師,他告訴霍爾登,現在這個時代,殺人早已不是為財或為情那麼簡單了,這個世界已經毫無理性,犯罪動機也隨之變得衝動隨意。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研究兇犯的犯罪心理,這引起了霍爾登極大的興趣。

如他們所說,“我們如果不瞭解瘋子的想法,要怎麼先於他們一步”,抱著同樣的目的,霍爾登和來自行為科學小組的比爾一起開始了調查研究,他們採訪的都是各地窮兇極惡的變態殺人犯。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第一個採訪對象是“女學生殺手”艾德·坎伯,他15歲時殺死了自己的祖父母,之後被送進精神病院,21歲出院後又殘忍殺死了6個十幾歲的女學生和自己的母親,砍下她們的頭,並對她們的屍體進行了羞辱,最後因為太想被抓到於是到警察局自首。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但霍爾登在監獄裡看到的他看起來又十分和善,對於霍爾登的採訪也很配合,非常冷靜地給他們演示作案手法,講述他的成長經歷,還幫著“畫重點”。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在此期間,加州薩克拉門託發生了謀殺老太太和狗的命案,而霍爾登和比爾抓到兇手德懷特,依靠的正是艾德給他們的那份乾貨慢慢的記錄。

這項調查採訪看起來十分有價值,這也讓他們從主管夏普爾那裡爭取到了繼續研究下去的機會。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與此同時,研究“反社會者與名人交集”的溫迪·卡爾博士,也對他們這項項目很贊同,隨後辭去了波士頓的工作,與他們一起研究。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第二個採訪對象是蒙特·裡塞爾,他先後姦殺了五名女性,有的被毆打致死,有的溺死,還有的被刺死......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他告訴霍爾登,是母親的刺激才讓他走向了邪路,母親把離婚的原因都歸咎在他身上,繼父又經常毆打他,如果當初跟爸爸生活在一起,一切都會不同了。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霍爾登發現,確實存在這樣一批罪犯把自己偽裝成受害者,來博取同情。

同樣蒙特的採訪記錄也幫助他們破獲了一起女性被殘殺虐屍案。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很快他們的研究引起了國家司法研究院的注意,從而獲得了2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一邊研究罪犯的心理,一邊用實際案例驗證,如果你以為這部劇只是單純地探究犯罪心理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早就一開始編劇就佈下了一張彌天大網,而所有人都在局中。

隨著調查的進行,比爾越來越暴躁、焦慮,除了對變態兇犯的厭惡,還有就是對兒子心理狀態的擔憂。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採訪過程中,他發現每個變態殺手背後都統一指向童年不幸的遭遇,而脆弱的親子關係卻一直未曾改變,直到一天發現兒子偷藏了兇案照片,終於他爆發了。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溫迪對調查採訪的方式跟霍爾登和比爾也開始出現分歧,越來越迷茫。

三個人中看起來狀態最好的就是霍爾登了,他看起來總是精力十足、自信滿滿。殊不知早在一開始,他就被艾德帶偏了節奏。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第一次採訪艾德之後,他為自己點了艾德最愛的雞蛋沙拉三明治,要知道霍爾登之前一點兒都不喜歡雞蛋沙拉。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而後,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他跟罪犯分享自己的隱私,甚至不惜像罪犯那樣說淫言穢語。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第十集他對嫌疑人說的一句話,竟然和第二集做採訪時,艾德和他說的一模一樣。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他開始變得敏感多疑,在去小學講課時,僅憑校長摸孩子們的錢的行為就預言出這位德高望重的校長可能有“戀童癖”,雖然校長的教育方式看起來不太正常,看霍爾登的做法也的確是輕率了些。

接連幾個案子的破獲讓他變得狂妄自大,先入為主地認定嫌犯有罪,審問過程中不斷下套,直到其認罪。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陷在在別人“現在福爾摩斯”的稱讚中不可自拔,藉著酒勁兒向別人吹噓自己的經歷,還罵髒話吐槽那些罪犯。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他早已不是當初那個單純的自己了,而他絲毫未知,不管周圍人怎樣不認同,他都堅信自己沒錯。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直到最後他見了艾德,艾德問他“你在吹噓的行為測寫又是什麼”,而他依舊渾然不知。

當艾德再問,我邀請了你很多次,即便這一次,我也沒想到你會來,你為什麼要來,當採訪結束,你為什麼還會接受一個變態兇犯的邀請?

霍爾登回答不上來,艾德上前擁抱了他,告訴他這就是真相。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倉皇逃走的霍爾登這才意識到,原來不知不覺中他已經一步一步靠近了變態。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故事到此結束,有意思的是,這部劇的每集開頭都會有一段小鬍子帶眼鏡的男人,或在練習打結、或在焚燒圖紙、或在寄信,每一集都會給你一點線索,把所有的特徵碎片拼起來,你就會找到答案——

他叫丹尼斯·雷德,連環殺手BTK。BTK是三個單詞“bind(捆綁)、torture(折磨)、kill(謀殺)”的縮寫,也是他的作案手法。

兇犯都是“變態之最”的一部犯罪劇,光是臺詞都讓人膽顫心驚!

這又將是第二季出現的人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