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划分为2区3市2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中国皮衣之都”之称


浙江省划分为2区3市2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中国皮衣之都”之称


地名如人名,

一个名字代表着一个地方的特色,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渊源与意义。

地名,

就是一座城市的身世。

历史缓缓向前,

流传中,许多地名已非原意。


浙江省划分为2区3市2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中国皮衣之都”之称


南湖区

地名来历 2005年5月17日,嘉兴市秀城区更名为南湖区,因南湖而得名。


浙江省划分为2区3市2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中国皮衣之都”之称


秀洲区

地名来历 1999年6月,郊区更名时将古秀州的“州”字上加了三点水,称为秀洲区。

而之所以古称“秀州”,是以秀水为名。秀水又名绣水。相传天晴时常现五色,秀丽异常,故名。


浙江省划分为2区3市2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中国皮衣之都”之称


嘉善县

地名来历 明宣德四年(1429年)三月,巡抚、大理寺卿胡概巡视江南后,以地广赋繁奏请划增县,翌年三月二十八日敕分嘉兴县东北境之迁善、永安、奉贤三个完整乡和胥山、思贤、麟瑞三乡之部分置嘉善县,定治魏塘,隶嘉兴府。“因旧有迁善六乡俗尚敦庞,少犯宪辟,故曰嘉善”。


浙江省划分为2区3市2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中国皮衣之都”之称


海盐县

地名来历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海盐县。因“海滨广斥,盐田相望”而得名。


浙江省划分为2区3市2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中国皮衣之都”之称


海宁市

地名来历 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割吴地盐官、海盐、前京三县置海宁郡,始有海宁之名。因其地处滨海,寓祈求海港安宁之义。明朝为海宁府,清朝为海宁州。1986年11月,撤海宁县,设海宁市(县级)。


浙江省划分为2区3市2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中国皮衣之都”之称


平湖市

地名来历 明宣德五年(1430年)析海盐县大易、武原、齐景、华亭四乡,置平湖县,因其地汉时陷为当湖,“其后土脉坟起,陷者渐平,故名平湖”。1991年6月,撤销平湖县,设立平湖市(县级)。


浙江省划分为2区3市2县的新2线城市,享有“中国皮衣之都”之称


桐乡市

地名来历 清光绪《桐乡县志》记载:“县市在梧桐乡,古称凤鸣市,昔所梧桐,相传五代时,曾有凤凰来集。”1993年5月,撤消桐乡县,设立桐乡市(县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