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冷”市場企業更需提升曝光度

施慧瞳

參展是國內企業“走出去”、開拓外銷業務渠道的重要途徑。疫情之下,全球市場幾近“冰封”,對會展企業影響極大。筆者所在的企業主要從事國外會展業務,今年1—6月的展會大多被推遲或取消。這些展會的舉辦週期一般為一年一屆,兩場排期太近的話,企業就沒有參與慾望。也就是說,如果推遲的展會到下半年還無法舉辦,同樣存在取消的可能。就本公司來說,被延期或取消的活動已涵蓋歐洲、非洲及亞洲市場多項專業展會,行業形勢並不樂觀。

於危機中覓轉機,筆者所在公司從三大方向入手,希望與外貿企業一同,共克時艱。

在筆者看來,市場交易停擺的“空窗期”,恰恰是挖掘和培育新市場的機遇期。上月底,筆者所在的公司啟動了面向本土外貿企業的公益性直播課。在第一期,著重分享目前國際市場基本面、潛在客群以及購買偏好。

往常,多數外貿企業更多關注歐美高端市場,對“一帶一路”沿線的新興國家市場投入較少,耕耘較淺。筆者認為,這些國家市場成熟度雖有差別、體量偏小,但相較於歐美門檻低,環境較友好,甚至個別產品在非洲市場的利潤空間,實際上比歐美還要高。

疫情下市場雖冷,但換一個角度看,這是企業沉澱的好時機。外貿企業不妨開拓新陣地,多經營維繫與這些市場客戶的關係,或將實現彎道超車,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

基於此,為提升外貿企業在市場中的曝光度,筆者所在的公司還籌備出版兩本全英文雜誌,涵蓋浴室廚房、門窗五金、燈光和照明、建築材料、新材料應用及傢俱家居,面向海外市場推廣企業樣本,其中,佛山企業佔70%以上,還包含深圳、中山等大灣區企業。在雜誌主題的擬定上,我們也主要圍繞佛山優勢產業來謀篇佈局。

市場不確定性因素越多,企業越不能洩氣,只有不停“刷存在感”,才能厚積薄發。

筆者從業20餘年來,已與六大洲近50個國家相關商協會建立聯繫,希望利用這些資源,做佛山外貿企業“走出去”的橋樑和紐帶。

不僅如此,作為會展業企業,我們還在醞釀將展覽會搬到線上。該平臺還在規劃中,預計引入圖文、小視頻、AR、VR等方式,為企業搭建對外傳播的陣地。

當然,外貿企業的突圍不能僅停留在企業自救。筆者認為,在營收吃緊的情況下,企業人力成本、租金支出壓力明顯增加,同時還面臨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期待政府或相關機構加大對外貿企業的扶持力度,為企業“強心”。

(作者系佛山市浩瀚商務資訊有限公司運營總經理)

本期統籌:林東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